共建共享同心同行 武汉黄陂全城动员共赴“文明之约”

A-   A+
发表时间:2022-08-15 08:43    来源:武汉文明网

  行走在武汉市黄陂区街头巷尾,“文明”印记随处可见。亮丽整洁的街道、安全有序的交通、文明有礼的居民、遍地开花的文明实践活动……一件件民生实事在这里落地开花,文明城市创建与百姓美好生活正在实现同频共振。

  培育践行主流价值 理论宣讲“润物无声”

  黄陂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创新打造“文明实践·周三有约”品牌。自2019年黄陂区“文明实践 周三有约”志愿者文艺宣讲队获评中宣部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以来,形式和内容不断深化拓展。项目持续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以理论与文艺融合为理念,以青年志愿者为理论宣讲的中坚力量,以百姓为“学员”和“考官”,每周三线上线下开展宣讲,五力并举,把基层宣讲阵地建设成为团结教育引导基层群众的精神家园。

  用活露天广场,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创新理论宣讲方式,将湖北大鼓、渔鼓、楚剧联唱等接地气、有当地特色的形式,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黄陂话”“乡里话”“百姓话”,从情感上拉近党的创新理论与百姓之间的距离,不仅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也让党的理论深入百姓心田;同时,“文明实践 周三有约”走进文明实践直播间线上平台,黄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邀请全国道德模范、“木兰红枫”宣讲团等先进典型,从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好人文化、弘扬文明乡风等方面进行“云”宣讲,推进“武汉以我为荣”文明实践活动进校园、进企业、进田间,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2022年5月至今,“文明武汉”微信公众号开辟“文明实践看黄陂”专栏,同步直播宣讲内容共计13期,线上受众达20000余人次,让文明实践“理上网来”。

  持续深入移风易俗,深耕文明乡风文章

  “此条约,村民立;同遵守,都受益。争先进,相互比;谁违反,众人弃。……”在黄陂区六指街新博村,村民们对120字的村规民约耳熟能详。在新博村,一栋栋整齐的白墙民居露出灰色的瓦檐,颇有古韵。村委会和村文化广场前,“村规民约”和“村规民约考核细则”相对呼应,分别展示在这里的“C位”。

  乡风淳,乡村兴,树立文明乡风必须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如何让村民理解并主动配合移风易俗工作?新博村给出的答案是:村规民约。

  翻看新博村村规民约考核细则,可以发现共有37条考核条目,考核内容涵盖生态保护、公共设施、商业服务、村湾环境、民主议事、乡风文明等。实行“月评分、季通报、年考核”工作机制,由两委班子成员、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等人组成的检查小组按照条目进行检查,发现不合格的当即提出整改建议,如果未按照要求整改,就会扣分。

  新博村通过兑换社会服务、实物礼品等奖励方式和批评教育、邻里帮扶等引导举措,让村民在爱村建村中与村湾手牵手、心连心。考核优秀、合格、基本合格的每户都会获得100—200元不等的实物礼品,奖励费用则来自于新博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随着村规民约工作的推进,如今的新博村,杂物随意堆放、衣物随意晾晒、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情况少了,村风民风淳正向善,实现了“乡风民风日日新、村湾民居日日美、村治民治日日和”的乡村新面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风文明才能生活富足,村规民约里,寄托着村民共同富裕的期望。

  榜样典型示范引领,涵养精神助力文明

  “种子催芽前需要先晾晒2天,再用温水浸种、消毒”,在黄陂区农厚蔬菜种苗专业合作社蔬菜大棚里,梅兰芝正在查看大棚内香瓜的生长情况,为合作社负责人朱农厚讲解当前作物种植管理的注意事项和电商平台的销售技巧。

  作为黄陂区农业信息中心一名普通的农业工作者,多年来,梅兰芝通过下基层、访农企,了解黄陂农业种植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情况,鼓励农业企业充分发挥“互联网+农业”信息传递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电商销售,畅通销售渠道。梅兰芝将农科理念“撒”在了黄陂的田间地头。在2022年首批“黄陂榜样·最美人物”评选中,梅兰芝荣获“最美农业人”荣誉称号。

  榜样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落地的具体表达。黄陂区坚持把培育、选树、弘扬先进模范作为文明创建和文明实践的价值引领。2022年,黄陂区组织开展“黄陂榜样·最美人物”系列评选活动,上半年深入挖掘、广泛宣传并评选出50名群众身边思想美、行为美、形象美、平凡普通、默默奉献、感动人心的先进典型,通过培植更多的身边好人,传播他们的嘉言懿行、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为地域发展注入丰润深厚的道德内涵。

  全国道德模范孙东林组建的信义织梦志愿服务队,邀请刘培、刘洋、马旭等黄陂籍全国道德模范为荣誉导师,携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在汉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利用暑假在多个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文明礼仪、国学传承、科普教育等多类义教活动,服务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2000余人,为他们实现健康快乐成长助力;中国好人、武汉市道德模范杨玲在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一天内跑遍黄陂盘龙城经济开发区20余个核酸检测点,检查各点位的采样、消杀和防疫工作,在强化工作人员疫情防控技能、指导各部门将防控措施落到实处等细节上下足功夫,将小事做精,将细事做好。先模们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打头阵、立标准,为涵养精神文明助力。

  志愿服务自成特色,文明成果共建共享

  黄陂区积极探索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新路径,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架构纵向发力,结合群众需求,建强883支、18977人涵盖300余个专业服务的常态化志愿服务队伍,打造“一周一发布”文明实践、部门轮流值班志愿服务等多个特色品牌项目。全区实名注册志愿者人数近30万人,平均每4个人中就有1个志愿者。我们身边的“四分之一”穿行于黄陂街巷,影响广大人民群众在美好生活共同缔造中唱主角、挑大梁,持续推动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不断激发文明实践新活力。

  今年5月,黄陂区发起文明旅游“公益一小时”主题活动,全国道德模范孙东林、刘培带头宣读文明旅游倡议书,号召广大市民“文明旅游从我做起”;18支志愿服务队进入18个A级景区,带动游客开展清洁环境、文明引导、关爱互助等志愿服务活动。

  持续打造“公益一小时”品牌活动,各文明实践所站围绕群众最现实关切的问题,培育发展文明交通、科普教育、绿色环保等便民志愿服务项目,引导更多居民成为“武汉以我为荣”的参与者、文明生活的践行者。

  前川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广泛动员社区党员干部及志愿者积极参与入户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向商户、居民、行人宣传文明创建,引导居民主动参与其中;天河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普及科学知识 弘扬科学精神”志愿服务活动,弘扬科学精神,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武汉百联奥特莱斯“爱心先锋志愿服务队”不定期在社区开办志愿服务“集市”,图书漂流、爱心理发、爱心义诊、家电维修、家居服务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满足不同居民需求;武湖街汉北社区“和谐帮帮团”志愿服务队志愿者魏爹爹从园林行业退休后发挥余热,在小区内自费建设一处公共园艺景观带,供居民参观小憩,并开设了“常青藤”绿植小课堂,义务讲解绿植相关知识……深刻把握文明实践有效路径,黄陂区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文明实践和文明创建的联建共建,让志愿精神扎根人心、文明实践蔚然成风。

  媒体融合数字赋能,打造文明“流量IP”

  “晒”陋习、“晒”规则、“晒”美好、“晒”出文明新风尚,黄陂区充分发挥“两个中心”融合作用,在黄陂融媒视频号推出“文明晒场”专栏,以场景化、故事性与趣味性手法,展示区域文明实践成果、宣讲文明行为与风尚,对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共服务中存在的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引导市民“做文明人、办文明事”,增强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10期文明晒场传播声量逾45万次,获得稳定曝光,点击与评论成为该视频号中的“顶流”。

  “文明晒场”从市民身边的小事“晒”起,由点及面,由表及里,“晒”出文明新风尚,让文明生活理念沁润人心。不仅如此,“文明晒场”还广泛征集热心市民成为文明形象大使,“群演”们纷纷走进社区、校园、公园、银行、电影院等场所,围绕文明旅游、文明观影、文明出行等主题进行文明行为的模拟再现,让市民零距离体验,切实感受文明行为带给城市的美好。“文明城市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市民刘女士说,“看了‘文明晒场’后我才发现小事不小,我会带着家人一起用行动为文明城市增光添彩。女儿悠悠跟着‘文明晒场’学防溺水手势舞,一次就记住了,还嚷着要和小伙伴一起报名参加文明晒场拍摄呢。”

  作为文明“爆款”,文明晒场形成的“流量池”增强了人们对文明的认同和理解,拉近了与市民、与其他区县的距离,将黄陂的文明品牌有效地向全市、全省扩展。

  如今,在武汉黄陂,生动宣讲铸魂,志愿服务暖心,楷模引领溯源,文明实践聚力,绣花织网惠民,云上宣传赋能,多重叠加释放更大效应,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武汉文明网 黄陂区委文明办)

责任编辑:文玉 李欢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