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过亿 宜昌纳凉公交为何这么“火”

A-   A+
发表时间:2022-07-22 09:04    来源:宜昌文明网

平时车流和人流川流不息的云集路,中午12时的高温时段,路上不见一位行人。纳凉公交暴晒在烈日下,格外显眼。 记者谭廷 摄

  最近一段时间,宜昌纳凉公交经宜昌各媒体平台报道后火爆全网,网友们点赞不断。新华网、新华每日电讯、半月谈、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网等纷纷发文为其点赞。初步统计,截至7月20日,关于宜昌纳凉公交的点击量已过亿,其中新浪微博的阅读量就达7000万+。

  纳凉公交为何会这么“火”?这一事件折射出怎样的社会心理和价值观?

  契合热点

  高温下城市建设者急需纳凉

  近段时间以来,我国多地遭遇持续高温天气。

  7月7日,中央气象台布高温黄色预警。与此同时,宜昌气象台也多次发布高温黄色预警。7月8日,宜昌中心城区气温达35℃,7月9日气温达36℃,7月10日气温高达37℃,且随着时间推移,气温还在不断攀升。

  随着气温不断升高,网络上关于纳凉的话题也不断升温。

  有宜昌市民通过微博建议,高温下,希望宜昌市将移动营业厅、爱心驿站、零工驿站、便民纳凉点对外开放,方便市民纳凉。

  还有网友通过微博、抖音晒出自己的高温生活。7月8日,宜昌网友“爱丽儿的仙境”通过抖音发布视频:“今天参加校外服务中心的志愿服务活动,一路上40多度高温的体感,让人觉得快蒸熟了。还好有朋友送来冰咖啡和冰杨梅,数不清这是第几次了。夏日炎炎,情意浓浓。”

  也有建筑工人、外卖骑手、快递员通过不同方式,晒出他们头顶烈日工作的场景。最热的中午时分,他们却不得不在马路边、树底下席地而眠。

  “就在广大市民都在热议、探讨高温下工作、生活状态时,宜昌公交集团推出“纳凉公交”,就像夏天一股清泉,深深滋润着广大市民的心田。纳凉公交的启动,契合了当时的天气环境,并引起广大高温下劳动者的共鸣。同时,也为市民找到高温下可议、可分享的话题。”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胡丹说。

  引发共情

  送清凉送到户外劳动者心坎上

  户外劳动者承担着城市运转必不可少的工作,为城市建设发展蓄力。如何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清凉,是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夏日限定”考题。

  近年来,宜昌相继推出了爱心驿站、爱心小屋等,但还是不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城市流动作业者高温阶段的纳凉问题。

  “附近银行也是城市推出的爱心驿站,这么热的天,您怎么不到附近银行去纳凉。”环卫工人黄大姐接受记者采访时就开诚布公地说:“我身上很脏,汗臭味很大,在爱心驿站里觉得特别别扭。另外,也有损银行形象。”

  采访中,记者发现有黄大姐类似想法的户外工作者并不是个例,他们宁愿自己苦一点、累一点,也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

  “高温下,城市建设者之所以还在努力工作,也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胡丹说,纳凉公交的出现,关注到高温下迫切需要纳凉的那批人,解决了困扰他们多年的午休难题。同时也是尊重劳动、关爱劳动者的一种表现。纳凉公交车的出现,精准击中了他们的痛点,并在社会上产生共情。

  从城市治理角度看,纳凉公交也生动地说明了:真正贴心的、受欢迎的公共服务,往往是那些送到需要的地方和需要的人群中去的。

  一个善举可以激发另一个善举,一个治理良策可以带动更多意想不到的力量加入。因此,才有后面“担心鞋底将公交车弄脏,大叔脱鞋进公交纳凉”“爱心不停!宜昌孩子为建设者送水”“大学生志愿者接力献爱心 为城市建设送清凉”的善意和爱心源源不断的传递。

  正是他们用最朴实的行动表达着爱,用点点滴滴的真情温暖宜昌这座城。

  绝非作秀

  行善举量力而行才能同频共振

  纳凉公交的缘起纯属偶然。

  7月4日中午12时许,烈日似火。城区汕头路和桔乡路交会处,高架桥刚好遮住阳光。十几名身着桔黄色工作服的工人,午饭后躺在高架桥下午休。有的身下垫着纸片,有的垫塑料袋,也有人直接躺在滚烫的水泥地面上,还有人躺在附近草坪上……车流从他们头顶和身旁呼啸而过。

  这一幕正好被宜昌公交集团副总经理王杰看到,勾起了他的回忆。

  10多年前,宜昌公交车还主要以柴油车为主,这种车没有空调,驾驶位旁边凸起的发动机舱噪音大温度高,夏天车厢就像个大火炉,司机要用毛巾不停地擦汗,不少驾驶员中暑,至今想来犹如梦魇。而让人感动的是,每到夏天,都有不少好心市民惦记着公交驾驶员,为他们送西瓜、送毛巾、送饮料。

  王杰老家在襄阳农村。大学毕业前,王杰的暑假都是在庄稼地里度过的。他体会过窝在密不透风的庄稼地里那种简直要虚脱的痛苦,也深知高温下一丝清凉对劳动者多么的重要。

  “他们是城市最基层的建设者,为城市发展作出了贡献,值得我们尊敬和善待。”王杰说,另外,夏季中午是公交车运营低峰,抽调部分富余车辆作为纳凉公交,既不会影响公司正常运营,也没有明显增加成本,所以可行可持续。

  纳凉公交是爱心的双向奔赴,也是从实际出发顺势而为的务实举措。这样的善举,受到城市建设者的衷心感谢和欢迎,受到人们的普遍赞誉,也就毫不奇怪了。(三峡晚报 记者谭廷)

责任编辑:乔奇 何霄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