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从“面子美”到“里子美”

A-   A+
发表时间:2022-05-26 10:17    来源:湖北文明网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既要创好“面子”、又要建好“里子”,用“里子”支撑“面子”,用“面子”呈现颜值。十堰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坚持内外兼修,城市“面子”日日新、惠民“里子”实打实。

  提档升级以“心”换“新”

  老旧小区改造事关居民切身利益。十堰市以“心”换“新”,以老旧小区改造的实际成效赢得民心。今年,十堰市城区共改造老旧小区92个,涉及居民18341户。改造过程中,通过推行“四改四增”工作法,着力解决老旧小区设施老化、功能缺失、环境恶劣等问题,群众认同感、自豪感显著提升。

  集贸市场建设关系着居民生活质量。今年2月份,十堰市将老虎沟市场、光明市场、顾家岗市场、夏家店市场、花果犟河市场等五个农贸市场整体租赁给湖北省市井荟公司,由该公司实施全面升级改造。

  停车难是困扰居民的痛点。十堰市大力推进免费停车泊位施划工作,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

  “空中蜘蛛网”和“飞线”充电影响城市容貌,存在安全隐患。十堰市成立专班,分批次推进空中缆线整治,解决强弱电不分、线路架设不规范等问题,让群众居住环境更加安全、舒心。

  阳光栖谷过街天桥、郧阳中学过街天桥等过街设施投入使用,美盛大道、浙江路M天下微循环道路等打通启用,方便了群众出行,提高了城市道路通行效率。

  新建一批街头游园、“口袋公园”,改造提升道路绿化景观,满足了市民休闲、娱乐、健身需求。

  今年,市创文办把“补短板、消隐患”工程作为重点,突出抓好社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农贸市场、主次干道等基础设施更新改造,清理建筑物外立面,规整空中缆线,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精耕细植涵养气质

  十堰市推行“路长制”“门前三包”“敲门行动”等城市管理常态手段,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对111个社区(村)进行全面摸排,与2324个产权单位、17950个门店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启动人民北路、公园路、白浪中路、解放南路等4条市级“门前三包”文明示范路建设,印发《十堰市城区“门前三包”考评办法》。将城区划分为2977个巡查网格,建立网格员日巡、社区周查、街道月核、市区季督的四级日常巡查制度。发布城管考核红黑榜,及时通报约谈履责不力“路长”,推动“路长制”“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地见效。

  建立公共设施短板问题数据库、城市管理日常巡查数据库、文明观察团(市民投诉)数据库,充分发挥智慧化信息数据系统作用,从问题发现到整改销号实行一网管理,所有工作通过智慧化信息数据系统进行动态监管,真正将“闭环管理”机制落到实处。

  德法兼治提升素质

  将污水泼在人行道上,将垃圾丢弃在马路上……2月24日上午,茅箭区五堰街道综合执法中心对3起不文明行为展开“敲门行动”,其中一家商铺被批评教育,另外两家商铺被处以20元罚款。

  日前,市公安交管局机动大队民警开展突击检查,对5名斑马线前不礼让行人的驾驶员给予罚款100元、记3分的处罚。十堰市持续开展“路口革命”,让文明从脚下起步,斑马线前人车互让已成为全社会行动自觉。

  5月21日,茅箭区城管执法局在二堰街道吉祥社区召开垃圾分类示范点工作推进会,讲解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垃圾分类难题,倡导市民培养健康文明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今年,十堰市大力宣传实施《十堰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给城市文明行为划出底线,打出一套奖惩“组合拳”,促进广大市民提升文明素质。截至目前,共查处不文明行为658起,整改问题1305个,开展不文明行为“敲门”行动340次,批评提醒1.5万人次;非机动车上牌14301辆;通过媒体曝光专栏和单位微信公众号、宣传橱窗、电子显示屏公开曝光不文明行为1132次。通过正面宣传教育、反面曝光警示、行政执法处罚等手段,扎实开展不文明行为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十堰日报 记者 闵波)

责任编辑:王炯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