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县塘湖镇擦亮乡村振兴“红”底色

A-   A+
发表时间:2022-05-05 11:55    来源:湖北文明网

  走进通城县塘湖红色小镇,河岸草木青翠,河道清澈见底;旅游公路上,时不时有一队队骑行爱好者穿梭而过;村头文化广场上,体育健身、娱乐设施一应俱全;村组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绿树成荫。

  近年来,塘湖镇强化党建引领,以红色旅游资源和富硒土壤资源为依托,以招商引资建产业为抓手,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大力实施乡村振兴,乡村更美,产业更强,村民更富,人民群众获得感持续加强,幸福感显著提高。

  建联合党委 当好乡村振兴“掌舵人”

  “‘一馆四址’生动展现了革命年代通城人民的英雄不屈,是通城有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通城秋收暴动纪念馆解说员正在向前来参观的旅游团讲解道。

  通城秋收暴动纪念馆位于塘湖镇,“一馆四址”即该馆融入通城秋暴纪念馆和湘鄂赣省委党校旧址、通城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红河革命烈士纪念碑旧址、“革命母亲”黄菊妈墓地旧址等主要红色内容。

  “我是新时代通城县好少年,站在黄袍山这片红色沃土上,庄严向同学们发起如下倡议:学党史、跟党走,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好少年!”正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城县实验学校学生句句铿锵,引来旁边的游客阵阵掌声。

  随着近年来红色旅游的兴起和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塘湖镇红色资源优势愈发明显。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以全国红色美丽村庄的荻田村为核心,和周边同样富有红色历史资源的望湖村、雷吼村、大埚村成立黄袍山红色旅游产业互助联合党委。在联合党委的统一谋划下,兴建了“红色文化大讲堂”“文化长廊”“一馆四址”“红军路”等红色旅游景点,组团前来学习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游客络绎不绝。截至目前,已累计接待团体、游客突破300万人次,旅游年收入突破4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5万元。

  塘湖镇“红色小镇”旅游名片声名远播,联合党委乘势进行产业招商和亲情招商,吸引能人回乡创办民宿、特产加工销售、中药材种植等,同时利用联合党委的联合议事机制,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计划,合理规划各产业布局,优中选优,为片区发展当好家、做好主。

  借资源优势 打造产业振兴“新引擎”

  “野生干笋60元一斤,干豆角38元一斤,山里人卖不出去,得亏有彩云帮我卖。”大埚村3组的吴爹从刘彩云手中接过294元,脸上笑开了花。

  像吴爹这样卖干菜给刘彩云的特产店,是附近几个村村民的收入来源之一,有些种菜比较多的农户,一年下来能卖出3000多元,村民的“钱袋子”渐渐鼓起来了。

  塘湖镇黄袍山片区的望湖、大埚、雷吼等村都是黑土地,曾经专业检验,土壤含硒量高达0.66mg/kg,最低也有0.29mg/kg。

  2021年,刘彩云将坐落在大埚村传统村落中心的黄庭坚故居——鲁直第修葺一新,取名“鲁直民宿书苑”,同时成立“黄袍山富硒特产基地”,将一袋袋富硒土菜,仔细分拣、打包、装箱,一件件包装印刷精美的黄袍山富硒特产游客“伴手礼”就此制成。闲暇之余,刘彩云还在基地里当起网红,直播带货,粉丝破万。“白天直播带货接订单,直播结束就去周边的望湖、雷吼等村农户家里收花生、豆角、辣椒、竹笋、腊肉等本地特产,晚上付工资请人打包、装箱,次日就去发货,销路不断扩大。”刘彩云信心满满地说。

  近年来,塘湖镇凭借富硒土壤资源,昔日上不了正席的干笋、豆角、马齿苋等土菜,成为游客专程到塘湖吃“富硒餐”时必点的“高端菜”。游客觥筹交错间,对“富硒餐”赞不绝口,末了还会再买上几斤当地农户家种的黑皮花生、甜玉米、红薯干带回家。

  像这样打起富硒“主意”的创业带头人,还有望湖村的夏杨军等党员。曾在外务工的夏杨军,在塘湖镇招商引资各项政策的引领下,回乡建起了一座富硒农特产加工厂——湖北黄袍山硒丰穗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还在工厂旁边承包了几亩地做果蔬种植基地,聘请了近10名脱贫户在工厂和基地务工。

  “我在这个工厂主要负责做豆制品,年收入5万多元,上班就在家门口,还省去了租房、伙食等开销,比出去打工强多了。”望湖村5组的张宝、夏扬九、夏扬华、汪龙香等曾经的贫困户,靠着长期在加工厂务工,已经完全脱贫致富。还有一些在种植基地做除草、采摘等农活的脱贫户,日工资有130元。

  “基地里面的果蔬通过我旁边的加工厂进行深加工、品牌包装,然后在线上远销或者放在线下的特产交易中心展销。”夏杨军所说的线下交易场所,正是坐落在旅游公路旁的“黄袍山农特产品交易中心”,里面的货架上,不仅摆满了各种富硒干菜,还有一件件包装印刷精美的“富硒三宝”、“望湖洞”富硒稻米、“常青琳”富硒贡米、“本草天香”油茶籽油、“硒丰穂”土鸡蛋等富硒品牌产品,前来购买特产的游客,经常要排队付款。

  近年来,塘湖镇凭借富硒土壤资源和“一馆四址”等红色旅游资源带来的巨大客流量,举办一年一度大盘山赏樱节、黄袍山帐篷节、自行车户外挑战赛等特色旅游节,有效带动黄袍山特色餐饮民宿、富硒特产等产业的发展。2021年7月联合党委成立以来,共发展富硒大米、富硒花生、富硒茶油、富硒蔬菜、富硒水果农特产品种植近700亩。目前富硒农产品“线上”销售额达170万元,“线下”销售额近300万元。

  强基层治理 绘就乡风文明“新画卷”

  “以前路面车一经过便尘土飞扬,街道生活垃圾成堆,自从有了乡风文明积分兑换礼品的活动,大家都自觉地把房前屋后打扫干净了。”荻田村2组村民黄忠勇边说,边拿出新摘的清明茶。茶经山泉水一冲,茶香便弥漫出来。

  黄忠勇坐在家门口,剥着即将下种的花生种,打开了话匣子:“以前图省事,泡茶用一次性塑料杯,喝着都有一股塑料味,有了积分超市,可以兑换陶瓷杯,用来泡茶,茶更香了,喝着也更健康了。”

  “积分超市,是将环境卫生,乡风文明等按照打分形式给予评分,评分积累到一定分数,可以去超市兑换生活物品。”塘湖镇党委副书记吴宇星介绍说。

  走进荻田村乡风文明“积分超市”,肥皂、沐浴露、牙膏等生活物品应有尽有。

  “每月都接近满分,终于换了个大家伙!”四组村民胡女士抱了个电饭煲回家,笑得合不拢嘴。

  截至目前,荻田村乡风文明“积分超市”开展积分卡兑换日用品的活动,累计已兑换价值4万余元的礼品,有1200余人次参与,群众参与热情高涨,人人爱干净、家家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已经形成。

  荻田村委会前,一溪碧水静静流淌,几只悠闲的白鸭游了过来,溪水泛起圈圈涟漪。微风轻拂,夹岸盛开的月季飘落下几瓣花瓣,随着流水飘向远方。村民蹲在石墩上,一边闲聊,一边浸泡着即将下种的水稻,好一幅静谧的乡村生态宜居图。

  “将房前屋后打扫干净,好比每日需要洗脸刷牙一样,不然怎么见人!”塘湖镇龙印村党员金绪国的获奖感言引得村民纷纷鼓掌。

  金绪国是一名党员中心户,也是“最美家庭”的获奖者。

  塘湖镇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和党员中心户的带动作用,先后3次进行“最美家庭”“最美村湾”“最美婆媳”等一系列乡风文明评选网络投票和表彰颁奖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周边村民自觉维护村组环境卫生,自觉抵制打牌赌博、大办丧事、燃放烟花爆竹等陈风陋习。

  “以前丧事大操大办,一通锣鼓一通鞭,又要钱来又要烟,一搞就是三四天。现在有了红白喜事理事会,一家有事,合屋场帮忙,邻里更加和睦,更有人情味。”去年经历祖父去世的黄奇(化名)感慨道。

  环境美了,乡风淳了,塘湖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更足了。

  红色是塘湖最亮丽的文化底色,绿色是塘湖最生态的质量成色。以红色和绿色构成的塘湖镇乡村振兴图,老百姓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提升,村容村貌和村风民风的“双赢”不断提升。“唱响‘游红色塘湖、吃富硒食品’文化旅游名片,实施‘经济强镇、旅游名镇、宜居新镇’三大战略,全力打造富硒产业示范镇和红色旅游示范镇。”塘湖镇党委书记王琛描绘着发展蓝图。(咸宁日报 通讯员 胡雄文 李七来)

责任编辑:王炯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