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微变化”彰显城市“微观”文明

A-   A+
发表时间:2022-04-18 15:01    来源:湖北文明网

  城市文明,见微知著。近年来,潜江着眼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加强软硬环境建设,一系列精细化治理润物细无声地改变着城市面貌,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点滴变化,形成城市经络中的“微观”文明。

  微更新:城市功能精致化

  四月芳菲缱绻,春光浸染潜城。13日傍晚,记者漫步至城东街角的禁毒主题公园,园内草木葱茏,花团锦簇,莺歌燕舞,满园春色尽收眼底。标准的多功能球场和儿童乐园内,不少市民正在享受运动的快乐。

  “以前去公园要走好几公里路,现在不管是健身还是散步遛狗,都方便多了。”附近居民苏先生说道。

  把百姓的家安在一个舒适、健康、自在的环境中,生活才更幸福。近年,潜江市先后投资6000万元,对城区边角、零碎闲置地等小区域进行改造,通过拆墙透绿、拆栏建绿、见缝插绿,相继建成“口袋”公园15个,增加绿地面积71200平方米。

  去年,潜江市持续开展各项提升工程,刷黑整治道路21条,对背街小巷120多处“盲区暗点”进行补光;完成城南片区易涝点综合改造、潜阳路东延“东大门”景观提升工程,保障安全井盖全覆盖;建立9条餐厨垃圾收运线路,城区公共机构及相关企业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100%。

  眼下,随着私家车保有量持续攀升,停车难成为市民集中诉求的重要领域,也是治理市容市貌的重难点。对此,我市筹集资金近1亿元,修改建停车场11个,增加停车位7266个。同时,建成“智慧停车系统”,施划收费停车位6003个。为让公共资源利用效率更高,还打起机关单位的“主意”,计划将企事业单位停车场、开发城市空置地等并入系统,向社会有偿开放,实现社会共享。

  微治理:管理服务网格化

  良好的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解决好群众身边事,则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作为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社区是最活跃最复杂的基层“细胞”,社区工作连着千家万户,推进社区共建共治势在必行。

  几年前,泰丰街道小南门社区制药厂小区长期无人管理,居民们争抢地盘、圈地种菜、违法搭建,车辆时常被盗,小区环境脏乱差,居民之间矛盾突出。

  困局何以破,民怨怎得解?该街道创新推行“红管家”项目,将大工委、大党委、“双报到双服务”单位、业委会、物业、综合执法单位、社会组织成员单位纳入“红管家”团队,明晰职责定位,构建起组织联合共建、小区联合共治、难题联合共破的多元党建工作架构。

  方案实施后,小南门社区将支部建在小区里,服务送到家门口,组建5支志愿服务队伍,一楼一户开展群众问需会40余场次,征集基础设施改造、环境提升、便民服务等意见建议89条。

  有事大家议、小区我来管。社区在日常管理中采取“三事分流”的决策办法,不定期召开“小区议事会”,多方配合下,大到“飞线充电”、屋面漏水,小到邻里纠纷,问题全面扫清,百姓得以解忧。

  这仅仅是社区文明创建的一个缩影。眼下,各地掀起“红色服务”热潮,激活小区治理的“一池春水”。与此同时,社区图书室、老年活动中心、儿童服务站等便民设施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居民调解、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优质服务,让百姓有了实打实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微改变:文明意识常态化

  在吃穿不愁的时代,生活怎样能够变得更有意义?这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今年3月,一年一次的公益课堂又开放了。坐落在曹禺大剧院的市民群众文化艺术馆内,舞蹈、书法、乐器、手工、茶艺等16个免费培训班,吸引了千余市民参加。

  据了解,去年,潜江市积极创新思路,推出线上公益课堂,开放文化活动场所12个,通过线上线下两手抓,使得荷塘、草坪、公园,到处都成为群众舞台,让广大市民在享受高水准公共文化服务中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并内化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精神力量。

  之所以有公益,正是因为在潜江有大量热心公益的志愿者群体,他们不光是要过好日子,还想生活更有意义和价值。

  在社区,他们陪伴、守护留守儿童和老人;广场上,他们利用一技之长传道授业解疑惑;交通路口,他们兢兢业业劝导文明出行;街头巷尾,他们随手捡起地面散落的白色垃圾;火车站前,他们为困难人士准备“爱心餐”……满城涌动的“志愿红”,浸润着城市文明的土壤。

  目前,潜江已组建志愿服务队伍1000余支,注册志愿者近17万人。勤俭节约、诚信经营、礼让行人、邻里友善等文明意识悄然刻入潜江人的血脉,人人都成为了文明城市的参与者、创建者。

  细微之处见文明。潜江不大拆大建,保留原有历史肌理,完成城市美丽蜕变;党群一心,致力精细管理,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成为常态,文明力量无限传递。一项项“绣花功夫”,让文明城市创建之路细处增辉。(潜江新闻网 记者曹以成)  

责任编辑:李欢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