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恩县椿木营乡:让“美丽乡愁”成为振兴力量

A-   A+
发表时间:2022-04-01 17:07    来源:湖北文明网

  “药材之乡”“竹节参之乡”“民歌之乡”“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这些是宣恩县椿木营乡远近闻名的地理标签。这个土家族、苗族、侗族聚居的高山乡镇,在新一届乡党委、政府领导下,真抓实干,立足本土优势资源,让“美丽乡愁”成为振兴力量,使椿木营乡在乡村振兴路上更添动力、更有活力、更具魅力。

  基层治理 倾注温情乡愁

  椿木营乡以乡风文明领域突出问题治理作为导向,坚持党建引领,巧借外力,激活内力,探索出共建共治共享、互融互促的乡风治理新路径。

  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以“五个到户”为工作载体,设置党员先锋岗,划定党员责任区,组织党员志愿者320人结对全乡4506户农户,推进“五必访,五必问”工作机制,重点围绕生态环境、产业发展、文化挖掘、文明创建等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贡献党员先锋力量。自“五个到户”开展以来,椿木营乡为群众办理实事达2200余件,化解基层矛盾42起。

  农村基层治理,群众认可是关键。椿木营乡瞄准屋场这一重要的交集交往功能平台,与村民息息相关的大事小事都在这里议定,放在这里开讲。开讲的人中,有村里党员干部,有专业宣讲团,还有乡贤能人、普通村民。土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用方言、土话和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台上台下你来我往,有效互动,各项政策、理论以接地气的方式“飞入寻常百姓家”。

  “家是大家的家”,充满人情味的椿木营乡,让乡里乡亲认同感和归属感越来越强烈。

  文化振兴 孕育多彩乡愁

  “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椿木营乡党委、政府立足将文化优势转化为振兴优势,组建乡文化传承与保护专班,以文化振兴为重心,推进文化润心、文化静心、文化凝心。

  大力挖掘民俗文化能人、培养传人,壮大文艺队伍。全乡现有业余群众文艺队伍11支,成立民间文艺演艺队1支,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3人,州、县级非遗项目传承人4人。此外,该乡文体部门还联合乡民族中小学开展文化“蹲苗”行动,推进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培育小小文化传承人。

  文艺活动花开遍地。薅草锣鼓、高腔山歌、陪十姊妹等演艺活动,高山露营节及庆元旦、迎新年文艺汇演等文化活动频繁开展,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2013年7月,该乡高腔山歌被纳入宣恩县民俗文艺培训项目。

  打造系列精品。椿木营乡多次选编民族文艺节目参加国际国内文化节。2017年9月,椿木营乡民间文艺表演队9名队员参加马来西亚举办的国际风筝交流会,将高腔山歌等民间文艺节目真情奉献给马来西亚人民。2016年7月,椿木营乡民族文化传习所7人组成的山民歌演唱队参加“十三寨女儿谷·首届武陵山山(民)歌擂台赛”荣获银奖……下一步,椿木营乡党委、政府将以乡村振兴为纽带,以薅草锣鼓、高腔山歌等为载体,打造1至2个含金量高的民俗文艺节目,为恩施高山片区生态旅游输出文化精品。

  建设“书香椿木”。农家书屋是农村重要文化阵地,椿木营乡立足“书香椿木”建设,推进各村规范升级学习阵地,乡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已成为土苗侗族文化讲学、为留守儿童服务、供留守老人和妇女学习的多功能图书室,“书香椿木”浸润群众心田。

  产业兴旺 搅活绿色乡愁

  椿木热土,无山不美,无山不秀。乡间行走,悠悠白云、绿色山峦、弯弯溪涧、块块良田,充满“山水相依,静谧柔美”的恬适。

  为了保护生态,椿木营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理念,将可持续发展融入乡村振兴全过程。

  以不破坏优美生态环境为前提,该乡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明确“山上种林木、山间套药材、荒地养畜禽”的产业发展模式,以做大做强“药烟林畜菜”为目标,念好“山地经”,打好“生态牌”。

  目前,全乡名贵中药材、道地中药材、优质烤烟、无公害错季节蔬菜、高效经济林、生态畜禽等为主导的农业特色产业进一步培育壮大,农业专业合作社得到扶持发展,涌现出一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全产业链增值效应目标逐渐落实。如今,全乡拥有紫油厚朴2万余亩、草本药材1万余亩、优质烤烟1万余亩、错季节无公害蔬菜8000亩、生猪3万余头、山羊800余只、生态土鸡3万余羽,通过与安徽亳州、四川荷花池、河北安国等地市场主体签订订单,种养行业呈现勃勃生机。(恩施日报 通讯员 郑家云 唐秀明)  

责任编辑:李欢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