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兼修 涵养气质 持续书写文明进步的“大冶答卷”

A-   A+
发表时间:2022-02-15 15:30    来源:湖北文明网

  “城市由‘城’和‘市’两部分组成。城者,盛民之所;市者,买卖之地。‘城’与‘市’互相支撑,相互促进。”8日,大冶在大冶湖高新区召开文明创建项目拉练会商会,全面推介该区常态化文明创建“轮值制”工作经验,大冶市委宣传部部长张居勤要求,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坚持精准精细常态长效,内外兼修,涵养气质,努力推进“城”“市”一体、共融共生,持续书写文明进步的“大冶答卷”。

  文明大冶的必然选择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也是一座城市的内在灵魂。

  大冶是全国百强县市,是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一个资源型城市,要实现物质精神两个文明建设“双轮驱动”,其难度可想而知。

  “富了口袋,更要富脑袋。”大冶市委领导清醒地认识到,文明城市是一个地区现代文明程度、城市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创建文明城市,是推动大冶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大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总要求,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开辟农村与城市“两个战场”,拉开了大冶城市文明创建的大幕……全体市民万众一心,不创则已、创则必成,挂图作战、久久为功,不断推动创建工作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特别是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坚持把巩固和提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果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用心用情用力纾民困、解民忧,把党的初心使命、为民宗旨、群众观念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创建惠民的重大举措

  人以城聚,城以人兴,人城一体,荣辱与共。

  为了让文明创建深入人心,多年前,大冶就探索推出了“三定四有五到位”常态化管理工作机制,定路段、定人员、定任务标准,突出重点领域,用“绣花”的功夫,着力解决出店经营、占道经营、乱停乱靠等城市管理中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变“软约束”为“硬约束”。据大冶市城市文明创建中心主任金艳介绍,大冶每年将新增财力都用于民生改善,先后成功实施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城乡医疗一体化、城乡路网和电网改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重点工程项目。同时,大冶还以城市“双修”工程为抓手,积极推进“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重点实施路面刷黑、人行道及盲道修复,沿线雨污管网改造等工程,努力解决路面破损多、易积水、行路难等难题,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没有旁观者,没有评论家,在城市文明创建活动中,大冶全市同心同向,深耕细作,久久为功,把人民群众的“幸福清单”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责任清单”,把争创行动变成全市人民的“大合唱”。

  如今,无论你身处大冶何处,你总能与“红马甲”不期而遇:公交站前,他们伸出友爱之手搀扶老人上下车;交通路口,他们伸出文明之手进行交通劝导;社区家园,他们伸出友善之手指导垃圾分类……长期扰民的马路市场被取缔,横冲乱撞的“黑的”“摩的”不见了,杂草丛生的边角空地成了小游园……城区环境一天一个样,买菜有了新去处,停车不再那么难,道路变得整洁通畅……

  “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

  资源型城市,普遍面临着生态环境难题。

  “呼吸不到洁净的空气,喝不到干净的水,坐奔驰宝马又有何用?”大冶市委领导扪心自问,发人深省,良好生态环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问题,表面上是环境问题,实际上是发展方式问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更是民心所向。2014年7月,大冶一改过去单以GDP论英雄的考核模式,创新出台了差异化政绩考核办法,建立了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把生态保护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对领导干部从“审钱”的经济责任审计,延伸到“审天”“审地”“审空气”的生态审计。

  “成如容易却艰辛,生态修复的过程艰苦卓绝。治山、治水、治土、治气,哪一项都是利益的博弈。”据介绍,在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下,大冶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信心,宁可放缓经济发展速度,也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严格按照“十个一律拆除”要求,在当好“环保警察”的同时,也要当好“环保医生”,对“五小”企业实施毁灭性打击……

  春风解花语,暮霭忆乡愁。如今,漫步大冶城乡,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曲径幽林、流水潺潺、树木苍翠、鲜花遍野……铜都大地处处皆画,全域是景,湖光山色里、青山绿水间,荷花水榭轻歌曼舞,花戏楼台楚韵悠悠……

  和谐社会的创新之举

  一座城市生生不息,离不开丰润的文明滋养。

  为了让社会主义核心主义价值观入脑入心,大冶以打造“好人之城”为目标,创新地组建了“好人先锋团”,出台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大力开展“践行价值观·文明我先行”系列活动,持续掀起“最美社区、最美小区、最美家庭、道德模范”星级评比热潮。张居勤说,为了让“好人效应”浇灌城市文明之花,积极引导市民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大冶创新地设立了“道德银行”,大张旗鼓地表彰道德模范,持续深入地开展“尊崇礼遇慰问月”活动,努力营造“学好人做好人”的良好社会氛围,先后涌现出中国好人9人、湖北好人(荆楚楷模)22人、湖北道德模范(提名)1人、黄石道德模范(提名)16人、黄石楷模56人、大冶楷模126人……这些楷模用向善向美的凡人善举,以厚德流光传递人性温暖,演绎崇德向善、精神富有的大爱乐章,汇聚成文明创建的强大力量。

  伸出援助之手,奉献自己的爱心,成就最美的大冶。大冶以传递“爱与温暖”为纽带,采取多种方式,充分发动全城各类志愿服务人员,点亮一盏灯、簇起一团火,在疫情防控、在基层治理、在社会风险防范等方面,为城市发展赋予了生生不息的力量……

  同时,大冶以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为契机,发扬首创精神,成立了城市文明创建中心,按照“六有”标准核定编制,设立专项资金,并充分利用“冶邑之火”——大冶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网络平台作用,将志愿者注册、招募和实践活动发布、派单、接单、评单、志愿者星级评定等功能“一网打尽”……到目前,大冶组建各类志愿服务队伍935支、注册志愿者14.3万人,先后建成了1个文明实践中心、14个文明实践所、379个文明实践站,构建起上下贯通、左右联动、一体作战的三级文明实践组织体系,努力把文明“送”进大冶城乡,让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文明城市,因爱而美。小巷总理、爱管闲事的徐大姐、爱心老爹陈彥珍、“托举哥”刘志强……这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道德典型,已经成为大冶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

  无需提醒的自觉、无处不在的温暖……在大冶,文明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汇成了一篇篇美妙的乐章。

  文明创建,永远都在路上。大冶市委要求,按照省委“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加力不能松劲、只能加紧不能懈怠”要求,大冶将严格对标史上最严版的2021《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谋划城市文明图景,建立精准精细常态长效机制,以“八大行动”为抓手,严格按照“清单化、项目化、工程化、责任化”要求,压茬推进“文明提升行动”,啃骨头、去顽疾、补短板,既要“兴”城,更要“旺”市,进一步促进“人、产、城”和谐共生,擦亮文明城市“金字招牌”,让文明融入城市肌理,让城市绽放文明风采,为大冶奋进全国县域经济50强贡献文明力量。(黄石日报 记者 殷珂 通讯员 程良友 陈雯君 实习生 柯睿)

责任编辑:李欢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