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潜江市文化工作综述:风景这边独好

A-   A+
发表时间:2022-01-07 15:49    来源:湖北文明网

  农家书屋、村口公园,文墨飘香、丝竹交响;城市广场、口袋公园,乐声阵阵,舞步翩跹;曹禺大剧院、潜江剧院、曹禺戏楼,各种文艺演出接连不断……近年来,潜江市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文化事业迎来百花争艳、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群众文化百花齐放

  “退休以后跳跳广场舞,既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还能强身健体。”跳广场舞是白鹭湖管理区退休职工白女士最大的爱好。她说,社区里经常组织各种文艺活动,为老百姓提供了很多展示的舞台。

  近年来,潜江市不断探索群众文化活动新形式,打造群众艺术新标杆,多个群众性文艺活动品牌搭建起“微”平台,让群众唱主角,激活民间文艺资源,走出一条“民间参与热、社会反响大、群众受惠多”的文化惠民新路子。

  一月一场的“潜江大舞台”文艺展演,村民自发开展的“农民文化艺术节”“趣味运动会”等,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延伸到基层末梢。

  “2021年以来,我市持续打造‘三送三进’惠民文化品牌,组织花鼓戏下乡演出100余场、皮影戏下乡演出30余场、放映电影10余场、送流动图书下乡3万余册。”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服务科科长黄庆倩表示,在新的发展阶段,潜江市致力于繁荣群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除了优化阵地建设,还常态化开展公益性群众文化辅导,让“村村有文化种子,人人有文化底子”。

  “非遗”保护成果丰硕

  听一出花鼓戏,吟唱峥嵘岁月、铿锵历史;赏一折皮影戏,洞悉时代力量、人民心声……经典与现代融合,传承与发展共舞的时代画卷,一直在水乡园林上演。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去年以来,我市组织荆州花鼓戏、江汉平原皮影戏、剪纸等各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走进园林一小、市机关幼儿园、金陵寺社区等20多个学校、社区开展免费培训,培训人员1万余人次,惠及群众3万余人。2021年11月,市二实小、园林一小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潜江文化底蕴深厚,“非遗”项目熠熠生辉,一批又一批的文化工作者呕心沥血,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挖掘、保护、传承起来,最终收获累累硕果。

  去年以来,潜江市先后完成了9部43集潜江传统经典皮影戏的复排、录像以及剪辑制作,对杨礼福等四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其作品进行全面系统的记录保护。“潜江灯会”获批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龙湾镇(潜江草把龙、鼓歌)获评“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原创现代花鼓戏《河西村的故事》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

  “2021年是潜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极富挑战的一年,一项项成果,一个个荣誉,凝结着众多‘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非遗’工作者的心血。”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施毅告诉记者,下一步将持续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红色旅游遍地开花

  潜江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如何以红色文化带火红色旅游?答案是:厚植红色基因。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程伦嵩告诉记者:“我市以革命老区为基点,将革命遗址修缮保护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红色旅游相结合,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丰富的平台资源,也为红色旅游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021年,潜江市依托优秀红色旅游资源,打造了袁桥村“两李”故居、渔洋拖船埠古街、熊口红军街等精品红色旅游线路。“五一”“十一”假期,潜江市红色旅游遍地开花,袁桥村“两李”故居游人如织,拖船埠古街成为网红打卡地,越来越多的游客爱上红色旅游。

  “重走先辈足迹,我深切感受到了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气概,体会到当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所担负的责任和义务。”游客李先生走完熊口红军街后,满怀深情地说。

  植根历史沃土,造就文化百花齐放;着眼砥砺征程,培植文化葳蕤蓬勃。回顾过去,潜江市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收获了成果,收获了喜悦,收获了艰辛,更收获了信心。展望未来,潜江市还将继续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相信有着深厚历史沉淀的潜江文化,定会因发展而更加繁荣。(潜江日报 记者 刘小静)

责任编辑:李欢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