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戴口罩成习惯 武汉市民细节中展现文明新风

A-   A+
发表时间:2021-12-15 09:52    来源:湖北文明网

  

公益人陈玥和大学生志愿者陪老人罗远秀打太极拳。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微信群里发出征集通知,志愿服务名额几分钟就报满;走在街头巷尾,“红马甲”的服务温情暖心;上班骑共享单车、坐公交车,吃饭分餐、打包不浪费;出门戴口罩,排队保持1米距离……这些文明生活新风尚已经悄然走进武汉市民生活,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在生活、消费中的自觉选择。

  文明,体现在每位市民的理念、行为上,展现在城市每个角落。从细微处更能看到文明建设、文明实践的成效。

  每5个武汉人就有1名志愿者

  武汉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志愿者之城”。截至今年11月,武汉共有实名认证志愿者260.89万名,占常住居民人口的21.16%,平均每5名武汉人中就有1人是志愿者,注册志愿团体8000余个。

  这里既孕育了“红巷爷爷”志愿者队伍、“长江大保护”、“乘地铁 游武汉”等一批志愿服务团队、全国首创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也涌现出吴天祥、华雨辰、胡昇等一批全国志愿服务先进典型。

  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都是主人翁。每遇急事、难事、大事,“天使白”“橄榄绿”“守护蓝”“志愿红”迅速集结。

  这里有参与社区治理的“南湖大妈”志愿者,有每天保护学生安全的“警校家”义务护安保畅队,有践行环保的社区环保志愿者,有市社会福利院济民医疗志愿服务队等。

  一位位贴心的志愿者、一支支活跃的志愿服务队伍、一个个暖心的志愿服务项目充分展示出武汉市志愿服务的独特风采。“做志愿服务”的文明之根也在这座英雄的城市愈扎愈牢。

  近年来,武汉市厚植文明实践的群众基础,不断探索志愿服务新机制,广大市民参与志愿服务的动力不断提升。武昌区南湖街道已连续4年举办“了不起的居民”志愿服务众筹大赛,吸引了20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培育了上百家社会组织,形成“人人争当志愿者,邻里就是志愿者”的文明风尚。

  1米文明线随处可见

  2020年6月,武汉市2020年倡导推行分餐制活动启动,全面推行分餐制,自助餐、位份菜、营养盒饭、分餐公勺公筷等模式在全市餐饮企业铺开并落实。

  这种卫生、健康的进餐方式得到越来越多市民认可。陈立萍女士一家每次外出就餐都会使用公筷,甚至还会自带筷子、勺子。她说:“餐馆或为每名就餐者配备一副公勺公筷,或给每份菜、每份汤配置一副公勺、公筷。这样既可以减少疾病传播、减少浪费,又方便食客把握分量、合理搭配饮食。”

  武汉还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开展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提升行动。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在城市各个角落流行。

  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松懈,“出门戴口罩”已成为市民共识。在商场、文化场馆、公共交通等公共场合,不仅有防控知识宣传,而且大家几乎都戴着口罩。由于市民坚持戴口罩,呼吸道感染患者比往年减少三成。此外,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等良好卫生习惯也蔚然成风。

  在餐饮、旅游、社区等城市细节管理上,排队1米线随处可见。在位于汉口江滩的“知音号”码头,取票处、景区入口、登船口等处均设有“1米线”标识,游客按照标识有序排队,文明有礼从售票环节就已体现。

  吃饭“光盘”节约低碳

  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武汉走在全国前列。

  武汉餐饮业协会会长刘国梁介绍,武汉餐饮业协会在全国餐饮业中率先推出“光盘行动”三大举措:一是提倡“N-1”点餐模式,菜品数量比客人人数少1个;二是推出半份菜和小份菜,满足两三个人的就餐需求;三是提供打包盒,鼓励客人将剩饭剩菜打包带走。目前,已有多家餐饮企业响应并推行这些举措。在万松园美食街、江城明珠豪生大酒店、洪山宾馆等餐馆、酒店,“节俭用餐”“节约养德,不剩饭不剩菜”等提示语成为“标配”,客人勤拿少取、按需点餐蔚然成风。

  今年8月,全国首个“碳中和”生活平台——“碳碳星球”在武汉正式上线运行。上班乘公交车、坐地铁,去超市自备购物袋,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这些都可换积分、兑礼品,市民积极参与平台的活动。

  从低碳出行到节能节约,这些举措在市民中有效推动了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正能量。

  在蔡甸区永安街炉房村,100余户村民用沼气做饭,200多个屋顶装配太阳能热水器供水,全村退耕还林150余亩。炉房村是“全国环境整治示范村”,低碳生活成为村民新风尚。

  在武汉街头,随处可见共享单车、新能源汽车,乘坐公交车、夜间加油等绿色出行渐成生活时尚。越来越多的市民自觉地参与到了环保事业中,为城市贡献一份力量。(长江日报 记者钟磬如)

责任编辑:李欢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