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人讲身边事润物有声——武汉市新洲区轻骑兵宣讲团活跃田间地头社区企业

A-   A+
发表时间:2021-11-12 09:12    来源:湖北文明网

  

新洲区轻骑兵宣讲团到三店街开展文艺节目宣讲。

  三两个人,骑着摩托,或是自行车,说走就走,目标是田间地头,或社区、企业。这不是三五“驴友”之间快活逍遥的“自驾游”,而是新洲区轻骑兵宣讲团惯常的出行方式——轻车简从,灵活机动。

  发端于2010年“百姓宣讲”的新洲轻骑兵宣讲团走过了11个年头,从宣讲的内容到团队规模,无不发生着改变,唯一不变的是宣讲模式: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

  今天,“新洲轻骑兵”已发展为拥有区、街(镇)、村(社区)三级宣讲网络共200多支宣讲队伍,成员包括区内受到国家、省、市表彰的各类模范,德艺双馨的文艺爱好者,非遗文化传人,红色故事讲解员等,年宣讲场次逾千场的宣讲团队。“你点单、我宣讲”,他们进村湾、进社区、进工厂,或讲自己的故事,或讲身边人的故事,以小故事诠释大道理,春风化雨,润物有声,为新洲区建设“四区一高地”、做强长江新区副城凝聚起磅礴力量。

  “楷模”“好人”宣讲

  抢占道德建设高地

  今年以来,“稻田中学”愚公接力的故事在新洲,在武汉,甚至在全国,不断被人传颂。新洲四中三代师徒张利华、吴仲宏、尹奇兵扎根武汉最偏远的“稻田中学”,为乡村教育薪传火继,愚公接力,经媒体报道,师徒三人一时成为“网红”,今年初获评“中国好人”。

  师徒三人今年6月加入新洲区轻骑兵宣讲团,深入机关、学校,讲述他们奉献乡村教育的心路历程,激励大家艰苦创业,爱岗敬业。

  新洲是一个英模辈出的城区。邵桃荣,魏剑英,邱应发……一个个闪光的名字刻在新洲道德建设的高地上。他们同样是新洲区轻骑兵宣讲团成员,用自身的故事为文明新洲建设言传身教,影响深远。

  今年5月30日傍晚,2个月大的婴儿掉进武汉地铁8号线列车和站台间缝隙中。紧急关头,一名白衣小伙下到轨道内将婴儿救起,悄然离去。第二天,白衣小伙被找到,他就是在武汉打工的新洲人、30岁的李俊杰。

  在新洲,还有18.21万名注册的志愿者,注册人数全市第一。新洲区志愿服务活动遍布城乡,参与志愿服务成为全区新风尚。

  红色故事宣讲

  凝聚做强长江新区副城磅礴力量

  “新洲区档案馆藏有一张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时期的‘借粮证’,泛黄的宣纸上,字迹清晰可辨……”这是新洲区档案馆讲解员郭翚讲述的《刘邓大军的“借粮证”》。

  这张“借粮证”是1947年11月新洲区凤凰镇毛家冲村熊家两户人甘冒生命危险,偷偷向千里挺进大别山的刘邓大军送出1000斤稻谷,该部独立旅供应科向送粮的熊毓南、熊华先堂兄弟开出的一张借粮证。此后,熊家三代人64年接力保管这张“借粮证”。为了保管好这份珍贵的历史资料,新洲区档案馆对这份“借粮证”进行收藏。

  新洲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新洲区积极追寻革命英烈足迹,不断挖掘红色样本,整合红色资源,将该区20多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汇编新洲红色地图,便于党员干部、普通群众学习熟悉。红色地图中包含涨渡湖抗日根据地、刘邓大军指挥部旧址、凤凰镇烈士陵园、徐古革命烈士纪念碑、三店人民抗日杀敌纪念碑等基地。

  所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讲解员也被纳入新洲区轻骑兵宣讲团。在他们的讲述中,魏淌星火、涨渡烽火、李紫苏区,往昔峥嵘岁月里一个个引人入胜的爱国故事、一篇篇感人至深的英雄事迹呈现在大家面前。

  红色故事宣讲令人倍感振奋,凝聚起新洲做强长江新区副城的磅礴力量。今年,仅前往徐古街革命烈士纪念碑参观的就有近8000人次。

  文艺演出宣讲

  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日前,在新洲旧街,新洲楚剧团大型原创楚剧《好一片绿洲》上演,观众掌声不断。

  《好一片绿洲》是新洲楚剧团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创作的大型楚剧。该剧以全国人大代表、新洲潘塘街陈玉村书记张文喜,武汉楷模、新洲凤凰镇毛冲村党支部书记程纲全等人为原型,以村支书促进古河村现代农文旅融合发展为主线,让观众在扣人心弦的剧情发展中,深刻领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新洲文化底蕴深厚,仅省、市、区三级非遗文化项目就有40项,新洲楚剧团改编的《驭马记》2018年首次访欧,创造了楚剧首次以整台大戏出国演出交流先河。新洲区积极整合、开发各类文化资源,将一批德艺双馨的艺人、非遗文化传人纳入新洲区轻骑兵宣传团,利用楚剧、牌子锣鼓、皮影戏、善书等艺术形式深受群众喜爱的特点,到田间地头、工厂企业演出。反腐倡廉题材的《悬鱼太守》,扶贫题材的《蘑菇与鲶鱼》,抗疫题材的《向白衣天使深情的敬一礼》,快板《众志成城抗疫情》《老两口说党史》,湖北大鼓《枕头风》等一大批文艺节目深受群众喜爱。

  文艺节目宣讲,通过讲、演结合的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长江日报 文:李亦中 程新刚 刘慧 侯睿 闫庆 图:叶东辉)

责任编辑:何霄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