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头盔佩戴百分百 文明典范齐用力

A-   A+
发表时间:2021-08-19 08:30    来源:宜昌文明网

宜昌公安交警多措并举提升头盔佩戴率

 

  为使摩托车、电动车驾乘人员安全头盔佩戴率达到100%,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创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连日来,宜昌公安交警精心部署、强力整治、大力宣传,向头盔佩戴率百分百全力冲锋。

  持续开展路面整治

 

民警查处未佩戴安全头盔的驾驶人,依法给予处罚。 

  宜昌公安交警采取重点攻坚和常态整治相结合,根据电动车、摩托车出行规律,以7时-9时,17时-19时为重点时段,在通行量大的重点路口设置执勤卡点,加强对电动车、摩托车驾驶人未佩戴头盔的查处力度。

  行动中,坚持路面与监控相结合,依托卡口识别预警、视频追踪等方式对驾乘摩托车、电动车不戴安全头盔的违法行为精准打击。监控抓拍的电动车违法,落实专班进行查处,并通过新媒体平台,定期对驾驶电动车、摩托车不佩戴安全头盔的违法驾驶员予以曝光,形成查处一个,震慑一片的效果。

  8月18日上午,平湖交警大队在夜明珠路与夜明珠转盘交叉口设立执勤卡点,加大对电动车、摩托车不戴头盔、不按道行驶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10时许,市民王先生驾驶电动车经过此路口时,未佩戴安全头盔被执勤交警拦下,交警向王先生科普“一盔一带”安全知识后,依法给予20元的处罚。

  8月以来,共查获不佩戴头盔违法行为580起。

  多种形式当面教育

 

 

驾驶员签署安全驾驶承诺书。 

  “虽然戴头盔的人多了,但依旧有极少部分人没有重视,认为不戴头盔也没什么大碍,或者干脆用太阳帽、衣服帽子充作头盔。”在五一广场桔城路路口,执勤交警说。

  为使这一批经常违法的驾车人受到教育,宜昌公安交警利用路口岗亭开设教育课堂,制定面对面宣传教育“套餐”。通过观看违法视频、讲危害后果、写心得体会、学交通法规、答安全问卷、做劝导志愿、签署电动车安全文明驾驶承诺书等方式,对违法驾驶员进行警示教育,提升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同时,针对二次以上不戴头盔的驾车人,还安排辖区大队民辅警进入社区、家庭开展源头教育,从身边人提醒、社区志愿者劝导等方式消除这些群体不戴头盔的陋习。

  8月12日上午,伍家交警大队在五一广场桔城路设立查处执勤点,为向电动车司机普及电动车交通安全知识,切实提升头盔佩戴率,采取了新的执法形式,违法当事人可以选择填写问卷,学习电动车交通安全知识,经交警教育后不进行处罚予以放行。“这种方式生动多了,也让我们在答题时,学到很多交通知识,让人印象深刻。”刚填写完问卷的李阿姨说。

  重点行业落实责任

  紧紧抓住物流快递、外卖、商场、工地等地重点人群,积极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协会引导企业,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发挥重点行业的示范引领。

  8月16日下午,长阳交警大队组织外卖行业从业人员集中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倡导“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安全出行”的文明交通新风尚。

  长阳交警大队大队长何波介绍,“外卖、快递小哥”作为奔跑在城市中的“移动名片”,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流动窗口”,应该争当文明交通的实践者、传播者和推动者,自觉维护交通法规,杜绝交通违法行为,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畅通的交通环境,快乐穿行在打造“县强民富城美”新长阳的奋斗路上。龙舟坪中队中队长杨代军宣读了《致广大驾驶人和交通安全参与者的倡议书》,针对外卖行业使用超标配送车辆、“争抢”时间乱穿乱行、不佩戴安全头盔等影响交通安全的问题,倡议从业人员认真学习道路交通法律法规,自觉遵法守法,做到安全文明配送。

  发放头盔示范引领

驾驶员在做交通安全知识试卷。 

  在常态化开展路面整治的同时,宜昌公安交警还以答题送头盔的方式,进行“一盔一带”交通安全宣传。驾驶员在参与交通安全知识问答后,只要全部回答正确,便能获赠一个新头盔作为奖励,让交通参与者在答题过程中,提升交通安全意识,并以点带面、辐射带动,营造自觉正确配戴头盔、系安全带的氛围。此活动也得到了群众的积极响应,接近百余名群众领取了交警赠送的安全头盔。

  此外,针对农村地区常见的骑乘电动车、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等违法行为,宜昌交警、路长深入辖区各乡村,围绕骑乘电动车不戴头盔等违法行为,扎实开展进农村“送头盔”交通安全宣传活动。路长通过道路交通工作的常态化开展,选择车流量、人流量较大的农村街道小巷,对骑乘电动车不戴安全头盔的村民进行教育劝导,以典型案例为素材、以法律法规为警示,说明佩戴安全头盔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通过现场说法、发放材料等方式,面对面地向过往群众着重讲解驾乘车辆系好安全带、电动车佩戴头盔的重要性及如何正确佩戴安全头盔和使用安全带,此举进一步拉近了警民距离、提升了农村电动车驾驶员的安全防护水平,提高农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三峡晚报 通讯员胡金媚/文 刘梦竹/图)

责任编辑:乔奇 王炯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