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入画来——罗田县付家庙村乡村振兴见闻

A-   A+
发表时间:2021-05-10 11:04    来源:湖北文明网

  一塆一落皆美景,美丽乡村入画来。5月6日,罗田县白庙河镇付家庙村一幅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一幢幢漂亮别致的小楼掩映在绿树之中,房前屋后花草树木姹紫嫣红;清澈的八儿河蜿蜒流淌,河畔500亩羊肚菌种植大棚连成一片;清水湾500亩水产养殖场波光粼粼。

  步入村部党员活动室,省级生态村、市级文明村、县“五星级”基层党组织等牌匾让人目不暇接。

  付家庙全村264户2635人,分布在大河东西两岸,以传统种植农业为主。曾几何时,这里农田荒芜,村庄破败,处处是垃圾,村集体收入是负数。近几年,村里围绕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思路,全村蝶变为集水产养殖、果蔬采摘、生态种植、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画里乡村”。

  树立党员旗帜

  行走在刚建成的生态大道上,漆黑宽敞的柏油路面向前延伸,道路两旁栽植的紫藤、樟树、桂花和箱式路灯格外吸引人眼球,小花坛里栽植着各种花草,那些常见的柴草垛、垃圾堆不见了踪影。路边有不少辛勤劳动的“红色”身影,正忙着清洁道路,捡拾绿化带垃圾……

  每月5日是付家庙村党支部的主题党日,每到这一天的上午8点,不论阴晴雨雪,所有党员都齐聚在支部参加学习,这已经成了一项雷打不动的制度。在鲜红的党旗下,党员们重温入党誓词,诵读党章,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得深入,“做”得扎实。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发挥党员干部的“头雁”带动作用,持续叫响“我是党员、向我看齐”。村里党员三五人一组,自愿组成常态化保洁队伍,轮流值日,每天在村子各处清理卫生死角,从未间断。

  “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不仅自觉把垃圾倒进垃圾箱,看到路边有废塑料袋、纸屑等生活垃圾,都主动捡起来放到垃圾箱里,党史教育于细微之处见成效。”付家庙村党支部书记张伯海说。

  近年来,付家庙村以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将厕所改造和污水管网同步推进、同步建设,建设村级污水处理站,铺设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全村改水500多户、改厕438户,改塘42口……付家庙村人居环境发生大变样。

  “现在整个村就是个美丽的公园,我的家就在公园里。”村民张国民骄傲地说。

  发展特色产业

  漫步在付家庙村,500亩羊肚菌基地、500亩精养鱼池、300亩桃李采摘基地、五层楼房的生态养猪场……一个个特色农业基地“争奇斗艳”,不仅为大地增添了色彩,还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土地流转有“租金”,做工可以挣“工资”,入股能够获“分红”,一个产业就成为撬动农民增收的一个引擎。

  2017年,付家庙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外婆桥生态农庄,精心打造集种植养殖、农业观光、农耕体验、餐饮住宿、乡村旅居、研学培训于一体的亿元生态农业园区。

  2018年,外婆桥生态农庄试种羊肚菌,第一批30亩示范园,精加工后投放市场,反响不错。目前,外婆桥生态农庄羊肚菌基地亩均产值达到5万元。

  付家庙村党支部探索“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村企共建”发展模式,与外婆桥生态农庄达成合作协议,为全村羊肚菌种植户提供菌种、销售、技术等全方位服务,极大调动了农户种植羊肚菌的积极性,带动200多农户嵌入羊肚菌产业链各个环节,真正做到了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

  “人人有活干,户户有收入、有分红。”九组村民潘学中说。潘学中曾是村里的贫困户,被安置到外婆桥生态农庄上班,月工资3000元,加上土地流转费,很快脱贫过上了好日子,前不久还买回了一辆小轿车。

  付家庙村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将村产业扶持基金40万元入股外婆桥生态农庄,每年为村集体保底分红4万元。原来村集体经济薄弱,现在村集体收入连续3年实现“三级跳”:2018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为10.5万元,2019年增长到18.7万元,2020年超过20万元,未来3至5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有望达到50万元。

  培育文明乡风

  文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付家庙村定期开展“最美庭院”“脱贫致富标兵”“好媳妇”“好婆婆”等各类评先评优活动,设立了善行义举榜、家风家训榜、乡贤文化榜和文明展示榜,倡导文明和谐新风尚,促进村风民风的好转。

  “村里将乡村文明摆在了美丽乡村建设的首要位置。”村党支部书记张伯海介绍,个性化的《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言行举止,引导村民争做“四有新人”;精心开展“道德模范”“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评选活动,用身边榜样不断引领好人风尚;依法治村,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引导村民自觉做到学法、用法、守法;推进移风易俗,成立红白理事会,严禁大操大办、赌博酗酒、迷信活动等不良行为,倡树文明新风。

  村志是村落文化建设的基础文化工程,有了村史村志,才能讲好家乡的故事。村委会筹资编纂全县第一部村志《付家庙村志》,还规划建设村史馆,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村民,让村民“记得住乡愁”,以文育人。(黄冈日报 通讯员 刘世民 付炎坤)

责任编辑:李欢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