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漳县:党员群众齐动手 干干净净过新年

A-   A+
发表时间:2021-02-22 11:46    来源:湖北文明网

  春节期间,南漳县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对该县城镇、乡村、大街小巷以及沟渠等卫生进行全面清理,同时积极向群众宣传保护环境以及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共同打造了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清洁家园美环境

  2月17日,农历正月初六,在南漳县凤凰大道,环卫工人骑着垃圾回收车在商户门前进行垃圾分类回收。

  节日期间,产生的生活垃圾要比平时多几倍,为确保环境干净整洁,该县坚持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对大街小巷、村庄四周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各类垃圾进行及时清扫,按时开展生活垃圾上门回收,确保垃圾日产日清。“每天环卫工人都会主动上门回收垃圾,看到市容市貌干净整洁,居民们想不讲卫生都不行。”南漳县城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以来,大家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上班,都自觉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沐浴着暖阳,记者在九集镇看到,道路干净整洁,看着一排排整齐的房屋矗立在道路两旁。村里路灯、文化广场等硬件设施完善,处处呈现出生态良好、环境宜人、村容整洁、生活舒适之美。

  清扫道路、清除垃圾死角、清理乱堆乱放、清除野广告、清理汪塘等活动,规范垃圾清运,健全日常巡查管理机制,提升环境整治管理水平,为确保给群众提供一个干净洁美的人居环境,九集镇正积极行动。

  九集镇已建成运行的垃圾压缩站有三座,进行市场化运作。在九集垂直压缩站,一辆辆垃圾运输车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卸载。据了解,这个压缩站主要收集九集镇15个村(社区)和街道的生活垃圾,每天进行消杀,登记每个村运输过来的垃圾量,在垃圾产量高峰期,平均每月处理垃圾720吨。

  据介绍,南漳县12个镇(区)、283个行政村落实垃圾处理领导责任制,实行镇领导包片、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环卫保洁员包地段的层级负责制度,做到领导、人员、工作、责任、落实“五个到位”,县、镇、村三级“网格化”治理模式已基本形成。

  党员带头作表率

  据南漳县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结合爱国卫生运动,以“城乡清洁家园”活动为契机,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区、村镇、农贸市场等地全面开展城乡环境整治行动,将治理范围从城区街道向城乡接合部、居民小区、单位院落和房前屋后延伸,做到全覆盖、无死角,实施全域化治理。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卫生,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环境治理中。

  为开展大清洗、大扫除、大整治,抓好重点区域、薄弱地带、群众身边的环境整治工作,九集镇230多名党员干部、志愿者拿起扫把、畚斗、簸箕等工具对社区道路、河道水体等公共区域进行环境整治。

  张胜丹是九集社区的一名年轻的党员,也是一名新时代文明志愿者,过完年后,他忙着和其他党员干部、志愿者一起对社区的人居环境进行集中清理,以崭新的面貌开启新的一年。

  九集镇党委书记金权申说:“在九集镇,乡村环境变好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增强了,老百姓日子过得更加轻松舒坦,这就是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要达到的效果。”

  群众参与树新风

  “以前大家习惯随地吐痰,大多数居民都没讲卫生的意识,垃圾随手乱扔,现在地上一个烟头都看不到了。”在清河管理区黄莲树社区,70岁的尹光明感慨乡村环境治理带来的变化。

  节日期间,清河管理区各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活动。每个村庄都发动干部、群众开展垃圾清理、道路平整,全面提升村庄环境,以崭新面貌开始新一年的生活。“村庄是我家,环境靠大家”。新年伊始,在武安镇安集社区洪山寺村,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和村庄清洁行动。村组织村“两委”干部、村民和志愿者集体参与,为美好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十堰读大学的小房回到家中看到村里招募志愿者,她积极报名,有清洁活动马上行动。她说:“参与乡村环境整治,让我感到这个假期过得格外有意义。”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关键要让村民自觉参与。“自从村里家家户户的小院里种上了小桂花树、紫薇花,大家休闲时候都爱到处散步,看着心情都变好了。”看着村里的变化,郑家畈二组的村民郑元宝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据了解,郑家畈村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内容纳入村规民约范畴,通过开展环境整治竞赛和“最美家庭”评选,激发了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

  村干部每天通过村广播进行“提醒”喊话,呼吁大家加入到家庭整洁和村庄清洁的活动中,引导村民由“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引导全民行动,共同创造干净整洁、卫生健康的人居环境。现在村民自觉行动起来,积极参与支持环境整治,房前屋后总能见到村民们忙碌的身影。

  该县动员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实现人居环境明显提升,村容村貌明显改善,文明村规民约普遍形成,群众清洁卫生意识普遍提高,环境卫生长效机制逐步建立。(襄阳日报 见习记者 彭月娇 通讯员 沈朝军)

责任编辑: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