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发展综述

A-   A+
发表时间:2021-02-08 15:52    来源:湖北文明网

 

2020年5月22日,宣恩县李家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农技服务分队举办培训会,通过现场实地教学,助力白柚科学种植。 (本报恩施图片库 刘亚丽 摄)

 

鹤峰县以“最美评选”为抓手,实施“全民榜样”工程,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 (资料图片)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是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是培养时代新人和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是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

  文明引领风尚,实践检验真知。恩施州坚持边实践边探索,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有效发挥了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重要作用,取得了初步成效和宝贵经验。

  遍及城乡的理论宣讲,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极具特色的志愿服务,蔚然成风的善行义举,催人奋进的好人评选……

  一颗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在恩施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悄然融入百姓生活。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载体、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途径、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截至目前,恩施州共建立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8个,乡镇(街道)实践所91个,覆盖率100%;行政村(社区)实践站2311个,覆盖率91.9%。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在服务群众中凝聚引导群众,全州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正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凝聚起党群同心、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

  坚持群众视角 构筑精神家园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的阵地就建到哪里。”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2019年5月召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推进会,统筹文明实践顶层设计。

  州委书记、州委文明委主任柯俊多次在州委常委会、州委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会等会议上,部署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张淼多次到县市调研该项工作,并进行现场指导。

  各县市统筹规划中心建设和工作开展,县市委书记任中心主任,建立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规范化组织领导体系,整合宣传、组织、文化、教育、卫生、科技、农业、工青妇等部门力量,出台县市实施方案。

  州及县市将文明实践工作纳入政绩目标考核、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和改革项目考核范畴,在机构、编制、资金等方面真重视、真投入。

  两年多来,我州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坚持“群众视角”,围绕“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总目标,推动阵地建设从扩面向提质、从聚人气向聚人心转变。

  鹤峰县作为全国、全省试点,建立“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实践岗”四级体系架构,实践所、站覆盖率达100%,创新设置100个文明实践岗,推进文明实践与“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等志愿服务项目结合。非试点县在阵地建设上稳步推进,文明实践延伸到社会各个层面。

  精神文明有了“实体店”,为广大群众构筑了身边的精神家园。全州各县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因地制宜,创新方式,积极传播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深入开展志愿服务、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文明之花”结出累累硕果。22个村镇获评全国文明村镇,90个村镇获评省级文明村镇,386个村镇获评州级文明村镇,县级及以上文明乡镇占比90.7%、文明村占比52.3%。农业农村部发布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优秀典型案例,恩施市盛家坝镇二官寨村入选,全省唯一。利川市南坪镇黄田村等3个村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释放志愿热情 播撒文明种子

  1月23日至30日,由507人组成的120个义工小组分赴全州35个乡镇的188个村,将960份爱心物资送到困难群众手中。

  “慈善情暖万家”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慰问对象,包含恩施市义工协会长期资助的605名困境儿童。

  这是恩施市义工协会持续开展春节慰问活动的第七年。参加今年慰问的义工中有7名在校大学生,他们在恩施市义工协会的关注和帮助下顺利进入大学学习。如今,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爱心接力棒。

  2020年7月,来凤县整合报到党员、退休职工等力量,在5个社区成立“张富清先锋队”。他们走街串巷,帮扶群众、调解矛盾,处处弘扬“张富清精神”。

  通过老英雄精神引领,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截至目前,这支队伍扩大到3860人,实现该县196个村(社区)全覆盖,让志愿服务成为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一张新名片。

  新时代文明实践,既是为了群众,也要依靠群众。各县市搭建文明实践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广泛招募志愿者,初步构建上下贯通、供需对接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体系。截至目前,全州共建立志愿服务总队8支、志愿服务支队222支、志愿服务小队5000余支,各类志愿者线上注册人数超过40万人。

  文明实践“搭台”,志愿服务“唱戏”。全州各县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行“菜单式”志愿服务,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内容列成“菜单”,各志愿服务组织“备单”、群众“点单”、县乡村调剂“派单”、志愿者“接单”上门服务,从而实现群众文明实践活动需求和志愿组织提供志愿服务项目的无缝对接。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这种供需对接更好地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政策宣传、卡口执勤、义剪义洗、免费送餐、公益车队……一件件“红马甲”活跃在疫情防控一线。“我们社区人口多、面积广,疫情防控压力大。志愿者不计小我、奉献大爱,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真是为社区帮了大忙!”恩施市航空路社区大党委书记张勇动情地说。

  “真没想到,平时一些微不足道的行为竟然可以换领一瓶沐浴露,我今后还要多多做好事。”宣恩县高罗镇歌乐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红马甲”志愿服务小分队志愿者陈敏,尝到了善行义举带来的“红利”。

  宣恩县在城市社区设立65家“爱心商家联盟”志愿服务站,建始县茅田乡出台“四色管理”文明积分方案……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文明超市”“积分银行”等奖励举措,释放社会各界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让“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理念深入人心。

  志愿服务蓬勃开展,孵化培育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品牌项目。鹤峰县致力打造“恒久志愿、恒温鹤峰”志愿服务文化品牌,成功举办两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有效推动了志愿服务项目化发展。各县市打造“希望伴飞·让爱回家”、“村花”志愿服务、“四点半”学堂、“公益顺风车”等志愿服务特色品牌,进一步擦亮了助力基层治理的志愿服务名片。

  弘扬时代新风 汇聚道德力量

  “插花过程中,下部应尽量密集,上部花材不宜过多,注意上疏下密……”2020年11月10日,恩施市小渡船街道办事处机场路社区,州妇联“家家幸福安康”项目落地生根,社区花艺课精彩开讲。

  50余名社区居民聚集一堂学习花艺知识,创作出各具特色的插花作品。欢声笑语中,居民放松了心情、陶冶了情操,业余生活得到丰富,品质得到提升。

  2021年1月17日,来凤县革勒车镇二龙山社区居民杨友香乘车前往30公里外的白果村。在那里,10多名村民在等着她一起跳广场舞。

  “说是一起跳,其实是手把手地教。”杨友香笑着说,此前,白果村没有一个人会跳广场舞,教村民跳广场舞,已成为二龙山社区先锋队队员的一项“任务”。

  先锋队队员龙金云回忆,2020年6月,她到邻村走访亲戚,看到很多留守妇女在打麻将。一番闲聊,发现村里无人会跳广场舞,她就萌生了教大家跳舞的想法。

  “起初还担心大家不愿意,跳了一次后,热情被点燃了。”龙金云说,村民非常喜欢跳广场舞,经常主动邀请她们“下乡走基层”。

  先锋队平时还在各村表演传统民间艺术——三棒鼓,丰富百姓娱乐生活,自导自编歌词,宣讲党的政策和精神,让村民更容易理解。

  新时代文明实践不是另起炉灶,而是盘活存量、做优增量。通过对资源的再配置、再优化,闲置的场地被利用起来,沉睡的器材被重新唤醒,分散的文艺队伍得到集结,激活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池春水。

  文化惠民深入推进,“精准扶贫·文化惠民”“送文明到山乡”“红色文艺轻骑兵”等活动广泛开展,“三农”题材的文艺作品不断涌现,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全州广泛开展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从农村基层挖掘培育了一大批先进楷模,带动了更多群众见贤思齐、向善向美。

  一个个身边模范争当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说书人”,用“生、鲜、活”的身边故事,讲“短、小、微”的百姓故事,极大激发了群众主动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的热情,焕发了乡村文明新气象。

  好事有人夸,坏事有人管,乡村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全州2300多个行政村全面修订村规民约,普遍成立红白理事会、乡风文明理事会,移风易俗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如今,更美的城乡环境、更优的文化服务、更高的生活品质,引导全州人民形成自觉向善的价值观,焕发积极向上的精气神,描绘出一幅幅环境美、人文美、风尚美的生动画卷。(恩施日报 杜瑞芳 通讯员 邓 恒)

责任编辑:王炯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