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新颜入画来——宜昌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工作纪实

A-   A+
发表时间:2020-12-28 09:54    来源:宜昌文明网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乐坪镇白岩坪村鸟瞰

  农家小院特色各具宁静温馨、水泥路通村达组干净宽阔、五彩斑斓的墙画扮靓乡村传播文明、设施齐全的广场成为村民休闲的乐园……这一幅幅优美画面,不仅带来了山青水秀、路畅灯明、村容整洁,更提升了全市乡村的“颜值”和“气质”。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2018年,宜昌市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加快建设“绿、净、齐、富、厚、和”美丽乡村。经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目前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容村貌显著提升。2019年度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宜昌位居市州第一、枝江市荣膺2019年度全国村庄清洁行动示范县、当阳市入列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100个示范县市……一项项殊荣,彰显了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走过的坚实足迹。

  高位推进,夯实整治底盘

全国百强县市宜都市美丽乡村一角 

  宜昌市下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等文件,明确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措施,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加快建设“绿、净、齐、富、厚、和”美丽乡村。明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书、路线图、进度表、责任单位、责任人、明确“为什么干、干什么、怎么干”,统领整治工作,形成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的浓厚氛围。

  强化统筹协调,宜昌市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和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严格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和分级负责制,坚持党政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分管领导具体抓、专班督促协调、部门协作的组织领导体制。明确市直各部门在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中的责任、工作目标,坚持每季度调度,形成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格局。强化督导通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暗访检查,逐项逐条考核,查缺补漏,通过打分排名、设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监督举报服务平台等方式,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高速度、高质量推进。充分保障人居环境整治资金投入,全市三年累计落实农村“厕所革命”奖补资金2888.96万元,人居环境整治暨美丽乡村建设资金26310万元,“消危减土”资金8125万元。

远安县董家田野公园 

  坚持规划先行,宜昌市高起点编制村庄布局规划,按照乡村振兴乡村分类要求,以县域为单位编制完成县域村庄分类布局规划,为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提供依据。科学编制务实管用的村庄建设规划,充分体现城乡差异,保持乡土特色,保护和传承好乡村的传统文化、农耕文化和生态文化。按照“点子农民出、本子专家写”的思路,编制让农民看得懂、能接受、用得上的村庄规划,全市已完成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或修编828个,占62.31%,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实现应编尽编。

  群众没动力,政府决心再大也是“一头热”。全市各级各部门通过发放告知书、倡议书,悬挂横幅,广播播放、微信发布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发动、鼓励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形成了“人居环境整治人人参与,整治成果户户共享”的良好氛围。

  多管齐下,提升乡村“颜值”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生活垃圾治理、“厕所革命”、污水治理是三大难点和关键领域。

垃圾分类亭遍布各县市区村头地角 

  宜昌市采取三条措施,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以健全体系为抓手,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常态化。三年来,全市按照“五有标准”(有完备的实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完善的监管制度、有长效的资金保障),建立农村生活垃圾集运处置体系的乡镇达100%、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率在90%以上,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全覆盖。以源头减量为目标,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全市164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和455个整治村率先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正在成为农村的新时尚。以清理存量为重点,推进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全市有非正规垃圾堆放点4处,现已全部完成整治销号。通过持续开展农村存量垃圾清零行动,全市存量垃圾全面清零,垃圾围村现象一去不复返。

三峡库区秭归县郭家坝镇的垃圾收集车 

  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宜昌市发力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一是增加生态农业含“绿”量。重点实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行动,巩固江河湖库围栏围网拆除成果,推广绿色健康生态的农业种养模式,不断增加农业的含“绿”量。全市化肥、农药使用量保持零增长,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5.3%,长江、清江网箱养殖全部“清零”,夷陵区成为第一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二是抓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宜都等5个县市被列为国家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全市建设化肥减量增效示范样板65个,围绕柑橘、茶叶、粮油等主导产业创建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片区100多个,成功创建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2个,全市绿色防控覆盖率达49.36%,“十三五”以来农药化肥年均减幅在4%以上。三是抓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市废旧农膜回收和综合利用率达82.7%,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0.88%、95.81%。

夷陵区分乡镇百里荒村农村公厕 当阳市北控垃圾处理场 

  “一个坑两块板,三尺土墙围四边”。几年前,在宜昌市广大的农村地区,蚊蝇飞舞、臭气熏天的简陋旱厕比比皆是。小厕所关系大民生,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全市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村“厕所革命”。在“厕所革命”进程中,市农业农村局多次邀请中国疾控中心和省爱卫办农村改厕专家来宜办班授课,加强建改技术指导。坚持质量与进度并重,强化建改过程监督,市农业农村局及时发布质量标准,确保建改一座、达标一座,把好事落细落实。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 “小三格化粪池+人工湿地”、“水旱交替”、“大三格化粪池+微动力处理”、“大五格化粪池”等建改模式,受到农民的认可,为顺利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奠定了基础。

  “厕所革命”改变了乡村环境,也为普通农家带来了卫生观念及生活方式上的大变革。”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安华介绍,2018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建改农村户厕31.14万座、公厕1404座,全市卫生厕所普及率在90%以上。

  在长阳龙舟坪镇全伏山村,“小三格化粪池+人工湿地”农村“三水共治”处理模式,让困扰该村多年的粪污分流、雨污分流难题迎刃而解,有效解决了部分村民粪污和洗涤等生活污水排放难题。全伏山的可喜变化,是宜昌市积极探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显著的一个缩影。宜昌市出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全市相继开展并完成了农村污水治理现状调查、调查数据平台填报,县市区农村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基本完成。积极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农村改厕同步推进,开展“三水共治”(农村厕所粪水、生活污水、厨房泔水)试点示范。全市32座生活污水处理厂完成一级A排放标准改造并投入运营,51座新建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厂站、主管网已全面建成,累计完成干支管网639.48公里,接户13.4万户。全市建有集中式、分散式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或纳入全市城镇污水管网的行政村比例达到50.53%,农村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得到有效管控。

  健全机制,永远留住“乡愁”

枝江市董市镇平湖村一角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做到一时净易,难在时时净、持续净。如何确保整治效果,实现管理长效化?

  “长效管理和强力整治一样重要。”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周京说,只有群众在环境整治中唱“主角”,主动参与到环境整治和管理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农村人居环境的良性发展。伍家岗区南湾村利用星级家庭评比、划片包干等方式,引导村民改陋习,共同维护农村环境。“现在村里环境干净多了,得自觉爱护现在的居住环境,日子才能越过越好。”在村里住了大半辈子的村民汤华,愈发爱惜改善后的环境。

兴山县昭君镇金乐村 

  宜昌市立足市情实际,建立健全乡村环境整治长效机制。目前,全市建立“五有”管护长效机制乡镇达100%,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内容纳入村规民约的行政村达100%,建立农民群众投工投劳等参与机制的乡镇达100%。健全管护队伍,宜昌市采取多种方式培育管护队伍,以当地村民为主,配备责任心强、精干高效的管护人员。当阳市整合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员、通村公路养护员、水利设施管护员职能,成立一支全市农村“三员”队伍,定村庄、定路段、定标准、定时限负责农村环境保洁清运。健全管护制度,因村制宜,制定具体实施办法、管理制度,明确村内分管负责人、卫生区域责任人,实现环境卫生闭环管理。宜都市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家庭诚信档案,开展美丽庭院评选、环境卫生光荣榜、积分榜等评比活动,广大农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动性、积极性明显增强。创新管护办法,宜昌市鼓励村成立环境卫生理事会、户培养环境卫生“当家人”,做到村有人抓,户有人管。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不仅清除了飘散的白色垃圾,改善了居住环境,更涤荡着村民落后的思想观念和不良的生活习惯。“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步入常态化,诗人孟浩然所描绘的美丽乡村,今后将越来越多地在宜昌的大地上涌现。宜昌广阔的沃野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三峡日报 通讯员刘娟 董舰峰)

  

责任编辑:乔 奇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