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提升农家书屋服务效能 构筑农村精神文化新高地

A-   A+
发表时间:2020-12-03 14:48    来源:湖北文明网

  作为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的公共文化惠民工程之一,农家书屋一度面临开门难、管理难、活动难等现实问题。如何更好发挥农家书屋的服务效能,打通文化惠民的“最后一公里”?

  黄石争做先行者!今年以来,按照“三个一批”要求,黄石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探索数字化激“活”、精细化“暖”心的“双化驱动”工作模式,强力推进全市863个农家书屋标准化建设,目前已打造遍布城乡的13家阅读示范基地、22家阅读示范品牌、310家农家书屋数字阅读示范点,着力构筑农村精神文化新高地。

  从田间到云端,阅读更时尚

  2日上午,大冶市保安镇沼山村,张继军忙完地里的活计,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点开“数字农家书屋”APP,找营销书籍看。“今年受疫情影响,桃子销量比往年差一些。还是得多学习,多找新渠道。”

  沼山村因狗血桃闻名,每年来看桃花、采摘桃的游客不少,村里的狗血桃种植、农家乐是支柱产业。

  与张继军不同,“湾里湾”农家乐老板娘张翠凤喜欢看菜谱。“一到花开果熟,来的人可多了,要多学几个菜,好让他们下回再来。”张翠凤说,去年她从“数字农家书屋”上学了几个菜,游客都喜欢,最高峰一天接待了42桌。

  打开手机,点开“数字农家书屋”,成为不少沼山村村民闲暇时常做的事。这个让村民爱不释手的程序,是省委宣传部联合中文在线,在大冶、宜都、赤壁等8个市县试点建设的湖北数字农家书屋大数据平台。3万余册电子图书、3万余集有声图书,一键触达,可读、可听、可视。

  尤其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了让村民安心宅在家里,既能充分了解防疫抗疫知识,又能享受来自“云端”的文化服务,该平台及时上线防疫类书籍,推出线上培训课程,让农民群众“不出家门学农技,云平台上忙春耕”。

  “以前农家书屋图书种类少,对村民的吸引力有限,一到农忙,哪有时间去借书?”沼山村党支部书记张远兴说,现在通过“数字农家书屋”随时随地在线借阅,“在家就能看,又方便又时尚。”

  近年来,黄石注重探索农家书屋网络化发展、数字化阅读的有效路径,加快数字化建设步伐,搭建农家书屋智慧阅读平台,通过三级联动,争取黄石市级资金向全市6个县(市)区的310家示范书屋赠送数字阅读终端机。指导大冶市开展数字化农家书屋全覆盖工作,该市370多个村(社区)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项目已列入预算,逐步实现全覆盖;大冶市保安镇作为全省数字化阅读试点乡镇,28个村2个社区已全部实现了数字阅读的高效管理和使用,镇文化馆安装了三级监控平台,全镇农民只需在手机或电脑上安装“数字农家书屋”APP,即可享受数字化阅读的便利服务。

  目前,大冶市数字农家书屋用户数已达7.6万人,下载访问总量超过116万,在全省8个试点县(市)中位列第一。

朱铺村晒书节(资料图) 记者 张成 摄

  从平台到品牌,阵地更坚实

  11月30日,久违的太阳露面。大冶市殷祖镇朱铺村“村读”内,彩砖铺就的矮墙将房子与外界隔离,前庭摆放着各种摄影作品及绘画,室内书架上摆满了图书。不少村民站在书柜前挑选书本,儿童席地而坐翻阅故事书,黄发垂髫徜徉书海,怡然自乐。

  “村读”曾经是村小学,废弃多年,2018年重新改造,举办各类阅读文化常识普及活动,逐渐成为学生及村民的文化阵地。

  让朱铺村“闻名”的,是其连续两年举办的“晒书节”活动。农历六月初六,村里600多户村民自发带上2000多册家藏图书,一齐晒书读书,分享交流。

  该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严强华说,兴办“村读”、做好文化教育工作,是阻隔贫困代代传递的有效途径。

  打造乡村阅读文化阵地,也让朱铺村在“村读”中看到了未来的无限可能。朱铺村成为中国首个乡村“晒书节”的主晒场,该农家书屋也获评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不只是“村读”,黄石通过创特色、树品牌,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目前已经形成了大冶市殷祖镇朱铺村农家书屋+乡村阅读文化空间“村读”、大箕铺镇顶坜垴村农家书屋+石桥林农民读书会、阳新县黄颡口镇花果村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特色示范点。

  阵地有了品牌,基础设施不建好,群众也不乐意来。为了让农民“愿意进来、愿意坐下、愿意读书”,全市13家阅读示范基地、22家阅读示范品牌、310家农家书屋数字阅读示范点、121家读书驿站、300多家农家书屋全部开办了“四点半学校”,开展农家书屋主题活动1000余场。所有示范农家书屋都配备新书架书桌、电脑、空调、饮水机,定期更新图书报刊,实现了桌椅干净整洁、书屋明亮宽敞、设备新颖实用、服务优质贴心。

  “合农民口味的书,才是农家书屋应选的书,农民才是农家书屋真正的主角。”黄石探索“点单式”服务模式,建立“村庄理事会选书”“书展选书”“书店荐书”等多种模式,组织新华书店、图书馆、数字产品供应商与农家书屋对接,从源头上推出更多“合口味”的出版物。

新街村农家书屋直播带货

  从惠民到助农,服务更精细

  一场疫情,让不少农产品遭遇“梗阻”,农家书屋在帮助农民增收上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今年4月17日下午,阳新县县长明进华现身“战疫扶贫助农前行”直播现场,化身主播向全国各地的网友推销王英香菇、推介阳新。其中,小仙菇种植基地在王英镇新街村境内,主打扶贫产品富硒小仙菇年产菌棒近百万,年产优质新鲜富硒香菇750吨以上。

  站在直播“风口”,农家书屋变身“助农基地”。新街村农家书屋定期举办电商讲座培训,开展线上直播卖货,今年帮助村民网上出售“仙岛湖小仙菇”等农产品100余万元,书屋变成“黄金屋”。

  作为文化“加油站”,农家书屋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智力保障。今年来,黄石将农家书屋示范建设作为文化扶贫的抓手,纳入全市文化体制改革重点项目,争取黄石市级文改资金80万元,重点用于延伸农家书屋的服务功能。

  除了帮助农民增收,满足农民群众文化需求也是农家书屋重要功能之一。如何让农家书屋功能更全、更喜闻乐见、更有人气?

  通过将阅读服务嵌入到乡村文化娱乐和生产生活空间,黄石已形成“特色+农家书屋”的多元模式。全市863个农家书屋探索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农村阅读服务点,做到农民在哪儿、书屋服务就在哪儿。

  黄石先后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大冶市高新区向阳社区示范点、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大冶市保安镇文化馆示范基地、“扫黄打非”示范点黄石港区江北社区农家书屋、新华书店基层发行网点大冶民主街社区书屋、村改居的阳新县兴国镇熊家垴社区中心农家书屋等一批融合示范点,打造“不打烊”的乡村文化服务平台。

  开卷有益,润物无声。黄石农家书屋数字化和精细化建设,帮助农民富了脑袋也鼓了口袋,一股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面发展的磅礴力量正在黄石汇聚。(黄石日报 记者 易木生)

责任编辑:李欢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