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特级教师放弃50万元高薪 扎根山村教书育人24年

A-   A+
发表时间:2020-09-21 11:14    来源:宜昌文明网

向宏佳为学生讲解作业

  9月16日,宜昌五峰泗阳河畔早已褪去炎热,深山中的采花中学显得格外恬静和清凉。6点刚过天还未大亮,46岁的向宏佳就来到了任教班级的教室开门,等候学生来上早自习,并辅导他们的功课。新的学年开始,这位全国德育先进教师、湖北省优秀农村教师、五峰唯一的湖北省特级教师,开始了自己在采花中学的第24个年头。

  自1996年来到采花中学,向宏佳一直担任该校的英语老师,他身边的朋友、同事有的转到了县城教书,有的去南方城市发展,曾经有50万元年薪的机会摆在他的面前,而他却选择了继续坚守大山教书育人。他说,“我要尽我所能帮助山里孩子走出大山,改变自己的命运。”

  既是老师又当“家长”

  1996年,师范大学毕业的向宏佳义无反顾回到家乡五峰,被分配到采花乡采花中学任英语老师。

  第一天走上讲台,向宏佳就遇到了“问题男生”小刚(化名)——留着长长的头发、两只脚很不文雅地放在板凳上、“东张西望就是不看黑板”。学生状态不好,班级成绩倒数,向宏佳打定主意,“就从他开始。”

  向宏佳“双管齐下”——课堂上经常点名表扬,课余则不厌其烦找小刚谈心,陪他打乒乓球,关心他的生活状况,讲述当地走出去的名人故事,激励他读书改变命运。

  小刚变了!不再吊儿郎当,上课也认真听讲了,还主动剪掉了长发。

  “像小刚这样的学生太多了,读书是他们最主要的希望。”向宏佳讲述道,五峰全境都是山,一重又一重,很多老人一辈子都没走出过大山。学校里贫困学生、留守儿童众多,很多学生“买不起包子”,中午、晚上都是黄豆面汤玉米饭;不少孩子有着强烈的自卑感,甚至厌学情绪,向宏佳说:“在这样的地方当老师责任就更重一些,不仅是教书,还要育人。”

向宏佳帮助学生整理床铺

  向宏佳既是老师,又是“临时家长”——学生有心事,向宏佳就主动陪他聊天;学生生病了,他就不分白天黑夜送医、买药;学生衣服破了,他就挑灯为学生缝补;学生想爸妈了,他就免费电话联系……24年来,他几乎家访了教过的每一位学生,转化后进生100多人,资助和争取外力资助贫困学生50多人,劝说打工父母200余人返乡陪伴子女。

  苦练本领只为教好山里娃

  身处大山深处,何以能评为省特级教师?

  “向老师在业务上是最刻苦的人。”同事们的评价,或许是最好的答案。

  “山里清苦,却也正适合沉下心来提升自己。”为了练就过硬的教书育人本领,多少个日日夜夜,向宏佳坚持奔走在教室、宿舍和办公室之间,常常挑灯夜战查阅资料、批改作业、撰写文章……别人看似枯燥无比的日子,他却乐此不疲;为了开阔眼界提升自我,他还先后到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湖北大学等高校学习进修,他经常对年轻老师说:“只有练好业务,才能教好山里娃。”

  24年来,向宏佳任教的11届初三毕业班,9次蝉联校中考状元,500多人被市、县重点高中录取;他辅导学生参加全国、省级各类英语竞赛,20多人荣获一、二等奖;他本人10次主讲市、县级示范课和观摩课,30多篇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在核心期刊发表。同事们纷纷感叹:“英语一直是山区教育的弱项,向老师却谱写了土家山寨英语教学的神话。”

  由于向宏佳对待学生认真负责,教学质量高,许多转到外地读书的孩子纷纷转回,点名要到他任教的班级就读,如今,他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有的成了企业白领,有的成了部门精英,他们中的很多人又回到了家乡,反哺家乡。

  “事实证明,读书可以改变命运,他们做到了。”向宏佳感慨地说,“我也做到了。”

  守望深山点亮希望

  “我的父亲和很多长辈都是教师,所以从小我就对这个职业充满向往和崇敬,直到现在我唯一的爱好也就是教书。”24年来,简陋的生活环境让一拨接一拨的老师来了又走,而身披30多项荣誉的向宏佳,成了最笃定的坚守者,他舍不下这里的孩子们。

  从青春年少到中年沧桑,扎根大山默默奉献自己,向宏佳坚定而执着。他唯一觉得对不起的是妻子和女儿。2001年,向宏佳与妻子王金华结婚,却没有经济能力为她办一场婚礼。后来,有了女儿,一家三口还挤在学校里一个只有20平米的小单间里。

  向宏佳愧疚地说:“当时,我的一个好朋友辞职到广州打工,不到五年就买了大房子和汽车。我却没能力给妻子和孩子提供一个好的环境。”一栋老旧的宿舍楼里,向宏佳回到自己60平方米的简陋小屋,客厅的墙壁,已经裂开了一道很大的口子。

  其实早在2016年,海南就有一所私立学校慕名求贤,希望以50万元的年薪聘请向宏佳去那里当老师。“年薪50万元,对一个深山教师来说当然是很大的诱惑。”可向宏佳拒绝了,“别说50万,再多的钱我也不能离开五峰。”

  问及原因,向宏佳沉思片刻,望了一眼身旁微笑着的妻子说:“点亮山里孩子的希望,守望他们走出大山,这就是我们最快乐最有价值的事。”(宜昌文明网 通讯员王登府 杨威)

责任编辑:乔 奇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