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浴“疫”重生 我们与文明相伴

A-   A+
发表时间:2020-07-31 08:43    来源:宜昌文明网

公共场所戴口罩、聚餐用公筷或分餐、“一米线”成文明线、垃圾分类更自觉……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深刻的改变了宜昌市民的生活,连日来,记者走上街头、进入小区、探访窗口行业发现,一些疫情期间养成的好习惯,正成为文明生活的一种自觉行为。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深刻改变了宜昌市民的生活,大家渐渐养成了外出戴口罩、聚餐用公筷或分餐、排队保持距离、垃圾分类、勤洗手等习惯。

  当下已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疫后重振成为生活的主旋律。连日来,记者走上街头、进入小区、探访窗口行业发现,一些疫情期间养成的好习惯,正成为文明生活的一种自觉行为。

  公交车 乘客未戴口罩上不了车

  时间:7月28日、29日

  地点:18路、11路、91路公交车

 

市民有序排队扫码乘坐公交车。 记者景卫东 摄 

  “麻烦您把口罩戴好!”7月29日上午,在珍珠路电脑城公交车站,18路司机提醒一位口罩拉到鼻子下方的候车老人。老人配合的戴好口罩,方才上车。记者连日采访注意到,上公交车戴口罩、主动扫码,已成为绝大多数市民的乘车习惯。

  从珍珠路站上车,记者乘坐这辆18路公交车直到白龙岗站。记者注意到,每到一站,所有候车乘客均会有序排队,扫健康码上车。偶有遇到口罩佩戴不规范,或者未戴口罩的乘客,司机也会随时提醒,不戴口罩者,则不能上车。

  在公交车厢内,乘客也自觉的保持间距,戴好口罩。车行至隆康电信城站,一个细节引起记者注意:该站临近青少年宫,几位老人带着上完暑期培训的孩子上车。有位孩子调皮,在车厢内乱跑,并将手伸出窗口。

  “你不要这样,不文明,很危险!”一名年约5岁的孩子大声劝阻。随后,这位乱跑的男孩安静了下来,坐到座位上。不少乘客惊讶于劝导孩子的文明素养和敢于仗义执言的意识,为其点赞。这位孩子说:“妈妈教我的,在公交车上不能乱跑,不能影响别人。”

  用餐 公筷和分餐成新时尚

  时间:7月29日、30日

  地点:胜利三路、尚书巷社区等地酒店、餐厅

  黑色是自用筷,红色是公筷,在城区胜利三路一家大型酒店,这已成为桌席标配。“从最开始不习惯用公筷,到现在不习惯没公筷,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食客万先生说。

  7月29日,记者在该餐厅采访看到:进入大厅,首先需扫健康码。门口的小桌上,还摆放了酒精、免洗洗手液、纸巾等消毒用品。而在每个桌席上,也有明确的公筷和自用筷的区分。而且,两者之间还有颜色区别。在进餐时,食客们也能自觉的用公筷夹菜。

  “疫情期间,已经养成了使用公筷的习惯。”万先生告诉记者,有时候去小餐厅就餐,如果没有公筷,他会主动要求服务员提供公筷。

  西陵区学院街道尚书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幸福食堂,是一家刚刚开业、服务老年人的食堂。30日中午,记者在这里采访看到,所有配菜工作人员均佩戴好口罩盛菜装盘,前来就餐的老年人有序排队取餐。其中,有几位老人还自备餐具。“用自己带的餐具、干净、卫生,还环保。”68岁的熊奶奶说。

  不仅如此,记者注意到,后疫情时期,不少家庭依然保留着使用公筷的习惯。家住CBD的黄女士告诉记者,他们一家5口吃饭一直保持着用公筷的习惯。“过去,我妈爱用自己的筷子给我女儿夹菜。现在,她从来不夹了。”

  小区卫生 居民自觉清扫“门前雪”

  时间:7月29日、30日

  地点:西陵区铁路坝、白龙井社区

  “这一清扫,看着楼道敞亮多了!”7月29日,西陵区铁路坝社区联合市城管委对楼梯通道的杂物、堆积物开展集中整治和优化社区环境活动,市民黄女士不禁感慨。

  记者近日从城区多个社区了解到,结合目前的文明创建工作,我市各小区均在开展清理楼道杂物专项行动。“经过今年的疫情,市民对小区卫生更加在意,清理楼道杂物也比往年更加配合。”尚书巷社区网格员陈思衡介绍,在小区解封之初,便有居民来到社区,希望能对楼道杂物进行彻底清理。在此次专项行动中,相关通知刚刚发出,不少居民便积极主动清理了自家杂物。

  而在白龙岗小区,很多居民也已养成个人自扫门前雪的习惯。“我看到家门口有烟头、废纸等,都会拿个扫把处理下。举手之劳的事,自己看着也舒服。”家住该小区6号楼的邹女士说,一段时间下来,她发现门口很少再有随意丢弃的垃圾了。

  该小区7号楼是电梯房。曾经有一段时间,电梯里偶尔会出现按过电梯的废纸屑。业主在微信群里吐槽过几次后,这种现象也很少再发生。“通过微信群里的相互监督,业主也更加注重自己的卫生行为习惯,对小区环境起到了良好促进作用。”社区工作人员介绍。

  “一米线” 既是安全线也是文明线

  时间:7月30日

  地点:建行江海路营业点、市中心医院

 

建行江海路营业网点门口市民在“一米线”处等候。 邹前俊  

  30日上午,记者看到,建设银行江海路营业网点门口,设有两个遮阳棚,地面上贴有黄色的一米线,等候办理业务的市民坐在压线摆放的两排塑料凳上。市民进入营业厅前,工作人员会一一提醒其扫码、测量体温,并登记相关信息。

  “我觉得这样很好,保持一定距离可以避免防感染,控制进大厅的人数,也感觉更安全了。”从银行办理完业务出来的市民汪女士说,虽然在门口排队没有在大厅坐着等候舒适,但是能理解接受,疫情期间可以保持健康的安全距离,非疫情期间可以保护个人的隐私。

  该营业点主任胡令介绍,营业厅内有2个柜台窗口和3个自助业务机器,一米线已经存在多年了,后来银行用上了叫号机,顾客可以在休息区等待叫号,无需再排队,但是“一米线”还一直被保留。它不仅是警示,还可以提醒大家在公共场合养成良好的习惯。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1月23日银行停止营业,3月18日恢复营业后,除了每天坚持场所消毒外,还在门口按1.2米的间距划设了“一米线”,每次进入大厅办理业务的人数控制在5人以内,并安排工作人员做好引导,避免场所内出现人员聚集。胡令说,该网点每天接待市民200人以上,有时甚至达到400多人,“一米线不仅是保护客户隐私的安全线,更是健康安全的防护线,现在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都能自觉地配合在门口的一米线上排队等候。”

 

市中心医院门诊窗口前市民在“一米线”处排队等候。 邹前俊 摄 

  在市中心医院门诊大厅的挂号缴费区、取药窗口等区域,写有“请有序等候,间一米排队”的绿色地贴十分显眼,病患及家属虽然焦急,但都按照规定自觉有序排队就诊。对于个别不自觉的患者或家属,现场有安保人员、志愿者维护秩序。一名志愿者告诉记者,在疫情发生前,大家对“一米线”没有很深刻的认识,如今市民基本都能自觉保持一米间距。

  在银行、医院等场所,市民有意识地保持距离,有形的“一米线”得到自觉遵守。记者注意到,很多场所并没有“一米线”的提示牌,不少人心中已经有了无形的“一米线”。

  垃圾分类 从“要求分”到“我要分”

  时间:7月30日

  地点:南北天城小区、建设小区

 

南北天城小区垃圾分类光荣榜。 邹前俊 摄 

  7月30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江海路的南北天城小区,看到中心文化广场内设有七八块垃圾分类的展示牌。入口处设有一排传统垃圾桶箱,其中2个绿色的桶用来放厨余垃圾,6个灰色的桶放其他垃圾。对面的另一入口处有一排智能垃圾箱,箱体上分别印着塑料、纸张、金属、玻璃字样,供居民选择类别投放。走进单元楼,可见楼道口张贴着垃圾分类光荣榜。

  “垃圾分类已经成为我家生活的一部分,我会坚持垃圾分类。”该小区天水苑4号66岁的谭颐芳家中,厨房垃圾桶被分成两个部分,绿色袋子用来装厨余垃圾,黑色垃圾袋用来装其他垃圾。“刚开始确实有点不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分类投放,现在家里人已经形成习惯了,并且还相互监督,丢错了就及时指出来。”70岁的吴顺珍认为垃圾分类是个好事,现在政府又有鼓励政策,丢出去的垃圾变成了积分,用来兑换垃圾袋等生活用品,让居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南北天城小区一居民在自助机前兑换垃圾分类积分。 邹前俊 摄 

  伍家岗航运社区垃圾分类督导员杜远莉介绍,南北天城小区是2018年10月列入全市首批垃圾分类试点小区之一。她与5名垃圾分类劝导员每天到岗,引导居民正确使用厨余垃圾袋,分类投放,并且每周开展一次小活动,调动居民的参与积极性。“现在90%以上的居民能正确分类投放了。”杜远莉说,目前垃圾分类投放成了许多居民的自觉行为,实现了“要求分”到“我要分”的转变。

  伍家岗建设小区是个典型的老旧小区,记者看到生活垃圾分类劝导员何君秀守在垃圾桶边,对每一位居民投放的垃圾开袋检查。“居民的积极性都很高。你看,大家投放的厨余垃圾里连擦嘴的餐巾纸都分出来了,里面装的全部都是剩饭剩菜、菜叶菜根。”何君秀说,这个小区是去年开始实施垃圾分类投放的,很多居民纷纷加入到垃圾分类的队伍中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现在大家分类准确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刚开始听起来好像很难,但只要尝试一次,就会发现简单易行。”居民林女士说,她家原来只有一个垃圾桶,什么垃圾都往里面装,现在又买了两个——一个装剩饭剩菜等厨余垃圾,一个装饮料瓶、啤酒瓶等可回收垃圾,还有一个装扫地扫出来的灰尘杂物等其他垃圾。林女士表示,国家倡导垃圾分类是造福子孙的好事,如果在家不分好类,到了投放点还得让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现场帮忙分,实在是不好意思。

  以前居民走出单元门就能扔垃圾,现在扔垃圾必须分好类,到指定的垃圾投放点投放。可以说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大多数居民文明生活习惯的一部分,落实在日常生活的实际行动上了。(三峡晚报全媒首席记者高伊洛 全媒记者邹前俊 通讯员杨丽娟 关辉)

责任编辑:乔 奇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