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新风吹拂“两江明珠”——宜都文明指数测评连续四年全省第一背后的故事

A-   A+
发表时间:2020-06-08 17:24    来源:宜都文明网

  两江交汇处,文明新宜都。

  日前,湖北省发布103个县(市、区)参与文明指数测评结果,宜都市以97.209的高分在县及县级市中排名第一,这是宜都市自2016年以来连续四年排名第一。

  作为一个人口40万的县级市,连续四年文明指数测评全省第一,宜都是如何做到的?初夏时节,记者走进宜都,去探寻宜都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的独特“密码”!

  城市建设夯实文明之基

  “城市虽然不大,但真的很干净!”这是外地来宜都的游客最普遍的评价。

  经济建设加速快跑,城市建设永不停步。近年来,宜都加大城市绿化、公共设施建设力度,强力推进乡村振兴,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全力打造宜居宜业新宜都,为文明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城市绿化再升级。宜都大力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单位、绿色示范乡村、森林村镇建设,森林覆盖率达到59.32%;大力实施“增光添彩”工程,城区建设了玫瑰、柠檬、紫薇、桂花等花卉景观大道8条,城市“颜值”大幅提升。

  公共设施再优化。宜都高标准建设市民活动中心、中心客运站新站,新建2所中小学、2所医院新院区;为解决城区“停车难”,该市在中心城区高标准建设停车场,沿街主干道规划停车便道;公厕是一座城市的文明“符号”,近两年,宜都建设国家1类标准公厕4座,改造提升二类、三类公厕70多座。

  乡村振兴再破题。2018年以来,宜都累计投资23.3亿元,完成多条乡村公路提档升级,建设宜华、陆渔、陆松、双城、绕城等绿色廊道111公里;“厕所革命”试点任务全面完成,5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城西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在宜昌市率先实现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稳步推进。

  社会治理构建文明之魂

  炎炎夏日,宜都雅斯国际广场前十字路口车水马龙。

  红灯亮起,人们自觉驻足,目视车辆通过;绿灯亮起,车辆主动停下,人们有序通过马路;斑马线上,车辆主动礼让行人。这样的情形,在宜都司空见惯。

  市民的文明自觉,离不开全社会的“文明推动”。

  宜都于2018年11月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坚持党委主导、部门主责、志愿者主力、群众主体,建设覆盖城乡的“六个半小时志愿服务圈”(宣教、文体、科技、法律、卫健、便民),公开服务菜单和承诺,群众点单后半小时内即可享受服务。

  坚持以文化人树品牌,唱响新时代文明实践“四季歌”。市、乡、村三级联动举办“春和风尚节”“夏韵艺术节”“秋思读书节”“冬艺健身节”等活动共80多场,参与群众10余万人次。

  着力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社会化、专业化,实现了志愿服务由城市向农村延伸、主体由干部向群众拓展,全民志愿、全城志愿的格局初步形成。宜都现有注册志愿服务队347支,注册志愿者8.2万人,志愿服务成为宜都文明城市建设的“加速器”。

  陆城街道探索创新“党建引领、三治融合、多元共治、末梢治理”城市社区治理模式,以网格为边界、为单元、为平台推行服务资源“多合一”优化配置,探索构建“党支部+居民小组+网格员+志愿服务+驻格警务”五位一体“家+”驿站城市社区治理综合体系,把社区服务延伸到群众身边。

  崇德向善塑造文明之城

  5月28日,五眼泉镇石门村一年一度的“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启动。

  今年,该村在原有“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基础上,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对文明户创建的“十星”标准进行“升级”,增加了不大操大办婚丧嫁娶、不聚众赌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爱卫活动,争创最美庭院、争当好婆婆好媳妇,踊跃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疫情期间捐款捐物等考核内容。

  “通过评选‘十星级文明户’,村里勤劳致富、尊老爱幼、团结邻里、诚实守信的村民增多了。希望以后这种做法一直延续下去。”老党员胡泽润竖起大拇指称赞。

  推出“文明积分制”,按群众加入文明实践组织、参加志愿服务、弘扬文明风尚等的情况量化考评,宜都让文明走入千家万户。表现优异的村民将摘获“十星级文明户”“五美之星”等荣誉,并得到贷款授信贴息等政策扶持。

  以优良家风净民风,2016年以来,宜都市分别以“围炉夜话新家风”“五美四福”“福美乡韵”为主题,持续深化农村家风建设,在全市开展以“勤、孝、净、诚、和”为主要内容的“五美之星”评选活动,受到群众广泛参与及好评。

  在宜都,徐荣耀、刘大卫、李玉洁等“中国好人”耳熟能详,成为全社会共同推崇的道德榜样。宜都建立基层推荐、组织考察、专家评审、媒体公示的好人模范评选机制,全市共选树楷模好人169人,其中,“中国好人”7人、“荆楚楷模”9人。

  清风拂面,绿水绕城。全国百强县市宜都,正以奔跑的姿态,在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的大道上加速领跑。(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方勇华 通讯员 朱灿义

责任编辑:乔 奇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