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五峰: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三字经”模式

A-   A+
发表时间:2020-04-27 11:32    来源:湖北文明网

  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大力弘扬时代新风,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2018年11月,湖北省五峰县正式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以“服务基层,温暖实践”为特色,首批确立2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站,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与省级文明县城创新、主题教育、志愿服务、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工作统筹推进,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促进农村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创新,打通教育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全县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210场次,8万多人次参与志愿服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组建防控监测、文化宣传、特困关爱、物资配送、心理疏导、乡风文明、爱心捐赠、农业生产八支特色志愿服务队,先后有6500余名志愿者合力服务全县20万人民群众。为全面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全县上万名志愿者参与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确保疫情防控、农业生产、洁净家园、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齐抓共管同步推进。

  完善三项制度,健全管理机制解决“谁负责”的问题

  积极探索文明实践中心管理运行的工作机制。一是完善组织体系制度。明确县、乡镇、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组织体系建设,落实县、乡镇、村三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着力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保障体系。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实践中心由县委书记担任中心主任;乡镇文明实践所由乡镇党支部书记任所长;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站长。二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成员单位负责人联席会议,听取服务平台运行情况、各志愿服务队活动开展情况、各地群众的愿望需求,研究解决有关问题。同时建立文明实践督查考核机制,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纳入乡镇、各单位部门目标绩效考核和文明单位考核。三是完善人员经费保障制度。核定人员编制,管理运营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平台,开展志愿者登记注册、组织培训、权益保障、兑现奖励等。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日常运营、阵地建设、志愿者培训、项目扶持和大型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

  发挥三项功能,强化阵地建设解决“在哪做”的问题

  结合本地实际,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建设,推动落实各类场所按时开放、有序开放、规范开放。一是发挥公共资源功能。突出“公共资源、群众共享”,县图书馆、县文广中心、县体育馆等公共设施面向全民开放;乡村文化广场、中小学校运动场、乡村少年宫成为老百姓健身娱乐阅读的核心阵地。二是发挥文明实践讲堂功能。突出思想引导、道德教化、礼仪培养、文化熏陶,吸引群众走进文明实践讲堂,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三是发挥村(社区)综合实践场所功能。建好村(社区)爱心驿站、德育加油站、农家书屋、希望家园、便民服务岗、科普新天地、群众影院、便民超市等可供群众休闲、阅读、娱乐、购物的场所。

  建强三支队伍,搭建服务平台解决“由谁做”的问题

  健全志愿队伍体系,推动志愿队伍向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一是建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志愿服务队伍。成功注册五峰志愿服务联合会总队,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注册志愿者总数达到40525人,实名认证37438人;各乡镇吸收群众身边德高望重、热心公益的乡贤能人组建基层志愿服务队;108个村(社区)组建群众身边的志愿服务队,实现县、乡镇、村(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全覆盖。以志愿者为主力军开展洁净家园、移风易俗、守望相助、扶贫帮困、传承家风等活动,把暖心服务送到群众身边。二是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发挥专业和职能优势。组建91支单位志愿服务小分队,搭建理论宣讲、教育法制、卫生健康、文化体育、农业科技、生态环保、精准扶贫、牵手关爱八个服务平台,根据群众“点单”需求,对接各乡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三是打造“保障+激励”型的志愿服务体系。出台《志愿服务时长和积分管理办法》,完善褒奖激励机制调动志愿者服务的积极性,营造“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社会氛围。每年开展“最美志愿者、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最美志愿服务社区”评选宣传推介活动。

  强化三项举措,创新方式方法解决“如何做”的问题

  巧妙设计活动项目,精心组织实施,让群众便于参与、勤于参与、乐于参与。一是根据群众需求建立实践项目菜单。各乡镇、村(社区)根据群众需求建立实践项目菜单,实行动态管理,按季更新,推行村(社区)实践站“点单”、文明实践中心“派单”、服务平台“接单”、乡镇实践所“配套”的工作流程。二是深入开展文明实践进基层活动。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合力,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工作力量下沉,集中开展“送理论、送政策、送文化、送文明、送关爱、送图书、送电影”进基层活动50场,惠及群众五万多人,打通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最后一公里”。组建“基层理论宣讲团”,用通俗易懂的百姓语言讲活时代精神、讲透理论政策;组建“我的脱贫故事、我的扶贫故事”宣讲团,用身边人讲身边事,激发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组建文化志愿队,将流动文化车开进乡村,编排话剧小品、南曲小调、三句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送到群众家门口,组织群众性文体活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三是多渠道宣传积极传播正能量。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技术延伸文明实践领域,做到文明实践网上网下同步、线上线下互动,广泛惠及群众,传播正能量,唱响新时代主旋律。“魅力五峰”微信公众平台刊发活动报道70期。《如何培育婚育新风》《八支特色志愿服务队,合力战疫暖民心》等8篇报道在中国文明网刊登。《采花大村建起“家风亭”》《三台坡村“慈善爱心超市”》等40多篇活动亮点在学习强国、湖北日报、三峡日报、中国新闻网、湖北文明网等报刊媒体刊载宣传。

  突出三项引领,促进乡风文明解决“树新风”的问题

  完善乡村道德激励约束机制,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促进乡风文明。一是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明新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采取符合农村特点的有效方式,通过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积极推行公民诚信档案增强群众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建立“红黑榜”引导农民自我教育、相互监督。二是突出典型选树引领文明新风。开展寻找身边好人活动,发挥榜样带动作用,弘扬真善美、形成崇德向善、助人为乐、见贤思齐的文明新风。2019年上榜“五峰榜样”12人;宜昌楷模4人;宜昌好人6人;宜昌首届生态公民之星1人;宜昌第二届“脱贫之星”1人;宜昌第五届“扶贫功臣”1人;“荆楚楷模”1人;“中国好人”1人。五峰电视台陆续展播“新时代文明实践之星”20期。三突出移风易俗引领文明新风。结合各村实际制定村规民约,深入推进移风易俗,遏制大操大办,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把乡风文明送到群众身边,构筑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开展“三村三家”活动兴家风、淳民风、树新风。采花大村、王家坪村开展讲述家风故事活动深受群众欢迎。五峰首届“乡村振兴大家唱”村歌大赛吸引了全县21支队参赛。目前全县108个村立有村规,6个乡镇有原创乡镇歌,26个村有原创村歌,3个村整理了村史。渔关南河村歌《逐梦家园》在全市首届村歌大赛上荣获二等奖。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时代之需、使命所系、群众所盼,是守正创新做好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战略举措。五峰正着力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为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强阵地,成为开展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成为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 (五峰县委文明办 张永兰)

责任编辑:李欢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