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一道门、护好每个人!那些奋战在咸宁战“疫”一线的守门人

A-   A+
发表时间:2020-03-16 16:14    来源:湖北文明网

  “疫情不除,人员不退,我们是城市的‘守门人’。”疫情发生以来,在社区防控战疫第一线,咸宁市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与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共同织起防护网,筑起防护墙。

  近日,记者采访了6位奋战在战“疫”一线的守门人。

  老区值守志愿者王永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人物】王永建,男,1976年10月出生,永安城区私营业主,咸安北正街道社区老区卡点处值守志愿者

  【自述】1月27日,农历初三,我加入了社区志愿者队伍。这是我第一次当志愿者,社区让我回到自己所在的小区卡点处值守。自当天晚上8点开始,守好小区大门,劝阻居民不出门,就成了我的主要工作。

  2月17日晚上10时左右,小区里一位婆婆来到值守点,称自己刚跟儿媳妇吵了架,要离家出走,让我放行。外面天黑路滑,老人家年纪一大把,我心想即使没有疫情,也一定不能让她独自出门。帐篷外,我搬来了凳子,和婆婆敞开了心扉。“女人一辈子不容易。家里孩子不懂事,最后不都是做大人的多体谅的,家和才能万事兴。”2个多小时过后,婆婆解开了心结回了家。

  3月5日晚11时,小区里一户居民的孩子突然发高烧,微信里跟我说,我迅速给社区打电话。孩子被抱到卡点时,全身抽搐,孩子的妈妈急着哭,我上前一边安慰,一边再给社区打电话。社区工作人员来后发现,救护车按导航找不到地方,我骑着摩托车到渔水路,才把车子带进来,孩子被及时送进了医院。1个小时左右,我终于等到他们回来,幸好只是普通感冒,我一直悬着心也放了下来。

  往日里,这里的小区物业管理薄弱,所居住人员多少也没个数,经过几次深夜摸排,确定共住着205户805人,其中有6位退伍军人,3个教师,6个医生,3位出租车师傅,4家养了狗,另有一大一小流浪狗,私家车103台,电动车240辆,自行车3辆……居民有这么多,财物也有这么多,45个夜班里,每天我都要统计一遍。

  “年过半百霜上头,双目眉神扫需求;抗疫路上经风雨,疫期不倦奉献求;只为春暖花会开,冰天霜冷梅花秀;淡薄金钱名和利,只做好人好事多。”收到居民写给我的打油诗,心里开心,身体一下子充满了能量,从漏风的帐篷里下班后回家睡两个小时,我又回到岗位帮居民跑腿。

  疫情期间,我的战友都是党员,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抗疫,将人民安全放在首位,我受他们的感召,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市住建局两位干部是我的入党推荐人,我要守好小区门,用行动做个合格称职的入党积极分子。(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亚平)

  预备党员志愿者程丽群:“教会老人戴口罩测体温”

  【人物】程丽群,1985年1月出生,湖北联投文旅商业运营有限公司蜜月湾分公司员工,预备党员

  【自述】新冠肺炎暴发初期,我申请做咸安区尚书名府小区防疫志愿者,被分配上门摸排,登记外来人员信息。在摸排工作中,资讯接收少、出门不方便的老人成了我重点照顾的对象。

  陈大平是一名74岁的独居老人,平时买菜等生活琐事基本由自己料理,但在疫情期间,无法独自外出,家里出现了物资短缺的情况。实际上,像陈大平老人这样的情况在我们小区并不少。

  我了解到这些老人的情况后,将他们列为重点照顾对象,多次登门,按照老人们列出的单子给他们采购了物品,并为他们送去蔬菜、面、鸡蛋等物品。每隔两三天,我们都会将爱心人士捐赠的蔬菜送到老人家中。

  “太谢谢了,你们真是太贴心了,工作那么忙,还想着我!”“家里的菜刚吃得差不多了,真是雪中送炭,谢谢小姑娘啊!”老人们双手接过新鲜的蔬菜,都会连连感谢。

  前段时间,气温骤降,还下起了大雨。我们担心小区里的老人生活有什么不便,吃完晚饭,我们便逐个上门问候。回到家里,身上的衣服都湿透了,但是看到他们都安好,我们心里很暖和。

  由于防控需要,我们将一些口罩及酒精赠予孤寡老人,并详细了解了他们的身体状况和饮食起居情况。通过我们的定期上门,老人们学会了不少自我防护措施,明白目前疫情防控仍然处在攻坚克难阶段,平时尽量留守在家里。

  前几日,了解到小区里慢性病老人的药品已经吃完,我们便第一时间到老人家中,根据他们提供的药品信息,联系社区家庭医生,为他们补上药品。并教会老人正确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和全面消毒。临走时,我特意把自己的手机号存在老人手机上,叮嘱她有什么需求第一时间给我打电话。老人们说,因为有志愿者联系他们,这让他们觉得很安心。

  在我心里,志愿者讲的就是奉献,我是一名预备党员,多了一个为老人服务的机会,我感到很欣慰。(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恬)

  临时党支部书记何奇:“从家里搬来值班的桌子”

  【人物】何奇,女,1992年7月出生。桂花路社区郭林新村临时党支部书记

  【自述】1月27日,我意识到了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严重性,于是迅速警觉起来,当天晚上,便建立了微信群,并呼吁大家戴口罩,减少出门。刚开始的时候,群里只有十几人,通过群里小伙伴一个接一个的带动,很快就有了一百多人。

  郭林新村是一个无人管理的散居点,这里实际居住89户、293人,人员构成复杂,人员流动性大。为了确保居民的生命安全,1月28日晚,我发动党员在郭林新村几个出口设卡点值班,禁止居民外出,并从家里搬出了值班的桌子和凳子。

  一开始,值班全部由党员进行。由于郭林新村的党员不多,包括我在内只有六个党员,几乎每人每隔一天就要值班一次。除了值班,还要入户登记、巡逻,用喇叭在村里呼吁大家减少外出等,工作强度十分大。

  在排值班表的时候,考虑到有的党员年纪较大,我就将几位年轻党员和我自己更多的安排在了晚上。其实我特别胆小,怕黑,刚开始晚上值班时一点风吹草动就吓得不行,但通过这段时间的值班,也让我不再害怕黑夜。

  渐渐地,有热心的居民主动报名参加值守,到现在,郭林新村除了家庭成员年纪大,有孕妇的没参与值班外,家家户户都派出一个人到卡口值班。这一点,让我非常感动,感觉付出得到了大家理解和尊重。

  大年初三,疫情形式更加的严峻。为减少人员流动,也考虑到居民的生活需求,我主动承担了采买的工作。采购的时候,我都会小心翼翼地左挑右选,尽力给大家选择更好的菜品。每次将采买的物品交到大家手中,看到大家的笑脸和感谢的话语,心里也十分开心,现在已经帮忙采购两个多月了。

  这场战役刚开始打响的时候,我的内心其实是胆怯的,复杂的。因为我感觉自己太年轻,而郭林新村的这些居民来自五湖四海,又有许多我不认识,害怕管理起来很难。

  还记得第一次入户摸排的时候,喊人经常喊错,辈分也常常弄混。但这段时间的“近”距离接触下来,不仅拉近了与居民之间的距离,也感受到了大家的善良与可爱。每个人都在努力扮演好自己角色,值班的恪尽职守,宅在家里的不出门乱晃,每个人都在努力,守好我们共同的“家门”!(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焦姣)

  临时党支部书记唐仁清:“居民健康就是我的幸福”

  【人物】唐仁清,男,1958年9月出生,旗鼓社区一组临时党支部书记

  【自述】1月26日晚上,旗鼓社区召开疫情防控动员部署会,要求各村组组建临时党支部,并在入口处设置卡点。我作为一名有着40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党小组组长,被任命为一组临时党支部书记。

  一组原有6个出入口,封闭了4个,只留方刘巷、郭桂巷两个出入口并设卡。

  方刘巷无物业管理,人员复杂,一些住户、租户在对面的中心医院工作。设卡后,每天仍有100多人进出。

  从1月27日到现在,每天早上7点半到晚上23点,我都一直坚守在方刘巷卡点,负责排查、宣传劝导、人员安排工作。

  我安排了人员专门负责体温测量、登记工作,但我仍然不敢放松,他们还年经,可能对有的居民不是很熟悉,而我在方刘巷长大,熟悉每一户居民的情况,有什么事情也能及时处理。

  每天进出人员都要测量体温、登记,有的人不耐烦,说“我每天都要出去上班,每次都要测量体温、登记,没必要吧。”“我工作的地方也要测量体温,现在就不测了吧。”对此,我都会跟他们说我要保障村组安全,希望理解,遵守相关规定。

  外来人员一律拒绝探访,本组居民一律拒绝外出,医务人员等凭工作函登记,测量体温方可出入。

  最开始的时候,很多居民不理解,想外出购物、探亲,有的甚至和我打感情牌,我一律不让出,和他们讲道理,后来居民慢慢理解了。现在每天少的要劝返几人,多的要劝返十几人。想要买东西可以列清单,有采购员代购;快递人员可以把东西放到检查点,居民到检查点拿……

  责任重大,心理压力大,经常做梦,生怕有什么闪失,每天神经都是绷紧的。我想着要把细致工作做到位,不能让病毒钻空子。

  一天工作下来,有时候脚都抬不起来。有时值守到晚上,一坐就想睡,只好到处走来走去。老伴担心我的健康,每天做各种有营养的东西给我吃。

  虽然现在情况比之前好多了,但是弦不能放松,还要越抓越紧,不能有一点闪失。把好自己的关,守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居民健康,就是我的幸福。(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念)

  小区工作人员阮四国:“成了居民的老熟人”

  【人物】阮四国,1963年出生,咸安区双龙社区工作人员

  【自述】“你好,量下体温,这边表格再登记下。”“您是要买菜吗?有没有联系上代购?”“社区居民有出行需求,记得办通行证。”在双龙社区盛家巷卡口处,我一边耐心询问来往居民,一边做记录。在简易的帐篷里,我们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支个桌子搭起“办公点”,虽然条件不比家里舒适,但大家精神抖擞,工作非常细致。

  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力很强,你们不要掉以轻心。平时我们登记时,都会提醒居民要注意个人卫生,出门一定要戴口罩,平时勤洗手,让屋里通风。居民出入时,我总耐不住想“多嘴”几句。盛家垴巷的执勤点对应咸安区西河二组等周边片区,住户分散且多,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社区根据住户地址、姓名等内容,对每个人编号区分,大大提高了登记效率。

  从大年初二开始,我和同事们就来到了执勤岗位。每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一刻不敢放松,轮班忙碌着:对进出小区的外来车辆进行登记,对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劝导居民没事不要外出、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开展消毒消杀工作……社区出行管控,难免有少数居民情绪激动,发闹骚、耍脾气,每每这时,同事们总是心平气和地讲道理、做工作。时间久了,大家也都理解了防疫工作者的不易,我也已然变成了居民的“老熟人”“大朋友”。正是有了我们的坚守,才牢牢筑起了社区居民面前的防护墙。

  严格落实好工作要求,为居民站好岗,守护好居民是我们的工作要求,不能马虎也不能放松。同事们互相勉励,朴实的话语却显示出社区“守门人”的担当。社区防控是防疫工作的重要部分,直接面向群众,面向千家万户。现在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工作一刻也不能松懈。顾大家舍小家,我和家人很久没有在一个桌上吃过饭了,每天换班回家已是深夜,也不能分担家务,但家人都很理解我的工作。

  把防疫守护群众安全放在第一位,履职尽责,就是在平凡岗位上践行使命的初衷。在这场战“疫”中,努力当好人民群众的健康“守门人”还有很多。无惧疫情,尽职尽责,并不是一句空口号,我的工作很普通,但积极而有意义。(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希子)

  小区下沉干部万庆:“一天帮居民拎米菜20多趟”

  【人物】万庆,男,1977年5月出生,市住建局下沉干部

  【自述】2月11日,早上7点,我来到御龙花园小区进行疫情防控,至今有29天。

  来小区防控的前一个晚上一直都没睡好,脑袋里有两个画面在穿插,一个是妻子劝导我,外面疫情形势严峻,传染性强,让我为家里的两个小孩着想,婉拒任务,一个是媒体的抗击疫情报道中,87岁的钟南山院士,73岁的李兰娟院士,那么多医生、党员、群众都冲在前线抗“疫”。

  最终,我决定去小区防控一线,因为70后是社会的主力,在大灾面前必须扛起责任。

  2月17日,御龙花园小区进行全封闭式管理,御龙花园小区实际入住了700多户,2000多人,不少居民家里的生活物资出现紧缺。

  当天,有老人,有青年,有妇女,火气都很大,一个接一个要出小区购物。我和市住建局的战友龙平耐心地一位位劝返,同时联系小区党支部、业委会,发动业主志愿者建立了代购平台给居民代购。

  我一天帮着拎米面油和时蔬20多趟,手都脱劲了。这样跑了一个多星期,一些平时不配合居民也配合了,一些不听劝的居民也听劝了。

  小区封闭后,我们又对小区进行了一次摸排,这次主要是排查登记孤寡老人、失独家庭等困难群体。

  我在摸排中发现22栋有一位80多岁的老婆婆独自在家,老人生活物资紧缺,出行不方便,更不会使用网络购物,我开始关注老人,并为老人代购物资,叮嘱老人有事就打电话。

  老人说,买的蔬菜很新鲜,谢谢你。老人的一句话,抚平了我们所有的劳累。

  现在疫情防控仍处于关键时期,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的“双考验”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有些居民看到小区出门上班的人多了,思想开始松懈了,开始出门溜圈,甚至开始串门,我们加大了巡查及时劝返,并通过广播进行防控宣传。

  防控这么久,付出了这么多,防控不能出漏洞,这时侯更需要发扬吃苦耐劳、连续作战的精神,我和战友们将一如既往地坚守阵地,不胜不休。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甘青)

责任编辑:李欢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