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白衣天使都很好”——随县抗疫一线的“医患”深情

A-   A+
发表时间:2020-03-13 16:08    来源:湖北文明网

  “妈妈,你放心,这些阿姨都很好。”3月9日晚上,随县中医医院隔离病房内,10岁的疑似患者小禹在给妈妈的电话中高兴地说道。

  “这些阿姨都很好”,道出了病房内很多患者的心声。

  小禹口中的“阿姨”,很多都只是90后的小姑娘,然而,当她们穿上白色“战袍”,义无反顾地走进隔离病房,履行“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责任和使命时,她们就化身为呵护患儿的“妈妈”、护理患者的“女儿”、陪伴病人的“亲人”……

  10岁的小禹是从万和镇卫生院转到随县中医院的,当救护车把小禹送过来的时候,天已经很晚了,他的妈妈拉着孩子的衣角,怎么都不愿意松手,激动地说:“不行,我得跟孩子一起进去,即使被感染了我也不怕……”母亲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医院有规定,非新冠肺炎疑似患者不能进入隔离病房。

  该院护理部主任赵桂荣和内二科护士长王凤反复地做小禹妈妈的工作,再三跟她保证:一定会替她照顾好孩子的。懂事的小禹也劝妈妈放心,说自己会听阿姨们的话。

  到病房安顿好之后,王凤担心孩子饿着,拿出自己储藏的零食给小禹吃,在给他打针治疗的同时,还不停地安慰他,鼓励他树立信心,战胜疾病。晚上值夜班的护士也经常过来看他,担心孩子着凉,给他盖被子。

  经过几天的相处,孩子慢慢地熟悉了穿着防护服的热心阿姨们,觉得她们就像妈妈一样可亲可敬。

  21岁的大学生小徐,是第一批入住该院隔离病房的病人,他在武汉实习后于春节前返乡,出现发热咳嗽症状,主动到随县中医院留观隔离。晚上,呆在空荡荡的病房,小伙子的眼泪止不住地流,热心的王凤到床头跟他谈心半小时,送来方便面和水果,并安慰他:“你和我儿子一样大,过年想家,我能理解。你可以把我们当家人,有想法可以和我们沟通,有困难我们一起想办法。”后来,小徐治愈回家时,在科室门口再三鞠躬致谢。

  在幼小的患者面前,她们是善良、慈爱的“妈妈”。在瘫痪失能、生活无法自理的患者面前,她们又是耐心细致、用心护理老人的“女儿”。

  2月20日,随县福利院送来一位高热、肺部有感染的疑似患者殷老伯,他是一个孤寡老人,因为脑梗生活无法自理,日常的饮食起居只能靠护士们帮忙完成。王凤介绍说:“老伯因为卧病在床,每两个小时必须翻身一次;由于大小便失禁,还得不停地给他擦洗身子,换纸尿裤;怕他消化不好,我们只能把饭菜煮软些喂给他吃;晚上他喜欢踢被子,我们要不断地给他盖被子……”

  从她简单平淡的描述中,我们看不到一丝不满和抱怨,好像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但是我们不难想象其中的艰辛:护士们大都只是二十多岁的小姑娘,穿着厚厚的防护服,稍微一动就是一身汗,还得不断地给殷老伯翻身、擦洗身子,怕他冻着怕他饿着……

  几天的相处,使殷老伯深深地被感动了,他哽咽地嘟噜着嘴巴,却说不出一句话来,只能“嗯嗯……”地给她们竖起了大拇指表达感谢。

  “谢谢你在我住院期间对我的关心和帮助,这是我自己的一点心意,虽然不值钱,但是希望黎老师你收下。”即将出院的疑似患者刘姨,提着一大袋花生对来自江西的黎春花医生说着。

  原来,刘姨是一名透析病人,患有心脏病、肾病等多种疾病,因为持续高热住进了隔离病房。隔离期间,一直是江西援助随县的黎医生在照顾她。远离父母亲人的黎医生把患者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在救治患者的同时,还经常陪她谈心。当她得知刘姨家庭贫困之后,便把自己身上带的600元现金塞给了她,还经常把带来的牛奶、水果、米稀等食物送给她。刘姨说,看到她就像看到自己的女儿,这个姑娘太善良了,可是自己却无以为报,只能把自家田里种的花生送给她略表心意。

  随县中医院呼吸内科是该院最早被设立为隔离病房的科室,从1月23日开始,科室的12名护士和7名医生一直在岗位上坚守着,不管多苦多累,他们从未想过退缩和放弃,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黄闯 通讯员 姜群)

责任编辑:李欢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