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西塞山区强健社区治理力量 “八支队伍”下沉社区

A-   A+
发表时间:2022-09-07 10:04    来源:湖北文明网

  如何解决社区基层治理力量的不足?黄石市西塞山区挖掘整合“两长一代表”、专业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下沉党员、志愿者、物业服务、新的社会阶层和爱心人士等八支队伍,打造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多元参与的社区治理共同体,共同缔造幸福美好家园。

  目前,西塞山区4个街道办31个城市社区,已集结“八支队伍”近7000人,充实了社区治理和服务力量,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攀升。

  整合资源 让基层力量强起来 

  ——八支队伍每支近30人 

  西塞山区,典型的老工矿城区,大部分小区依山而建。不少无物业的老旧小区无人管理,居民参与度也不高。如何用有限的力量把社区治理好,一直是“老大难”。

  “社区工作人员一般七八个人,要服务数万人,光靠几名社区干部往往‘按下葫芦浮起瓢’。”十五冶社区书记邓俊花深有体会。

  今年5月,西塞山区委在深入居民群众走访调研后,决定推行“党建引领八队共治”改革,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八支队伍”多元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

  “要深入挖掘基层治理的有效力量,在党组织引领下,壮大基层社会治理队伍,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共同缔造美好家园。”7月7日,全区“八支队伍”授旗仪式上,西塞山区委主要负责人说,“八支队伍,每支有20人至30人,这样每个社区多出近200人,壮大了社区力量。”

  十五冶社区金馨物业月亮湾小区经理袁浦说,我们把物业公司20余名员工纳入队伍,每个人到社区报到领单,不仅做好小区物业,小区外、马路边的事也能见到他们的身影。

  分类激励 让志愿服务火起来 

  ——服务积分可兑换停车券 

  7月29日,陈家湾社区“左邻右里”协商议事中心,社区干部、下沉党员和居民代表,商讨新建的口袋公园如何管理,大家一致同意:口袋公园预留车位,参与公园管理的居民可以免费停车。

  陈家湾社区有43个老旧小区,小区和湾组混杂,矛盾多,难管理。“让居民参与协商和决策,事情就好办多了。”社区党委书记陈小玲说,结合八支队伍下沉,社区“左邻右里”协商议事中心发挥作用,截至目前,召开议事会270余次,解决大小民生事800余项。

  “我在这生活了30多年,老旧小区改造机会难得,大家多提意见,把‘家’建得更好。”八泉街道临江社区幸福惠苑小区,老党员志愿者甘细桂与惠苑自治委一道,做居民和旧改施工方的协调工作。

  幸福惠苑小区是大冶钢厂上世纪七十年代建的家属楼,车位少,下水管道常堵塞。小区自治委号召居民参加临江社区“雷锋志愿服务队”,凭借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停车时长,停车规范了,志愿服务积极性得以提升。小区34名居民自发轮流参与雷锋亭值班,帮助清理楼道、调解邻里纠纷。

  结合实际分类激励,让志愿者在服务社区、服务他人中自身也能受益。“雷锋志愿服务队”“快马志愿服务队”“袁治志愿服务队”……各具特色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起来了,新增具备专业特长的志愿者800余人,为基层治理注入新的活力。

  问需于民 让社区能人动起来 

  ——暑期托管班大受家长和孩子欢迎 

  “正愁孩子暑假没地方去,到这里蛮好,孩子挺高兴。”上窑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室,居民熊大姐看着孩子和小伙伴一起学习,笑得合不拢嘴。

  正值暑期,为解决孩子看护难题,社区利用党群服务中心阵地,把辖区教师组织起来,办起“托管班”“暑期班”,大受家长和孩子们欢迎。

  “夏浇早晚冬浇午,盆土透气多浇,盆土板结少浇;草本花卉多浇,木本花卉少浇……”有多年养花经验的西屏社区居民汪师傅跟居民分享自己的养花心得。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整齐有序地摆放着居民自发捐送的花草盆景。社区后山坡上,由居民自发打理的公共果园中橘子树正长得茂盛。西屏社区以“花香、果香、书香、诗香、墨香”为主题,吸引居民发挥各自所能,参与社区治理,社区从原来的“破旧脏”变成了现在的“五香”四溢。

  牧羊湖社区未成年人占比28.9%,社区2020年创建新阶层关爱未成年人创新实践站,团结社会新阶层人士、社区工作者等力量下沉社区,有心理咨询师沈彬·少年家教室,民主党派鲁彩萍·法律服务室,社工·司法帮教室。“从家庭教育、心理辅导的角度出发,举办家庭教育讲座,从家庭层面调节亲子关系。”心理咨询师沈彬·少年家教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工作室一对一跟踪帮扶家庭605户,平均每年开展线下讲座122场。

  “让社区的能人参与社区治理,很多社区束手无策的事情,到他们手上反而容易多了,为居民解决了不少疑难杂症。居民的满意度更高了,社区还省心不少。”牧羊湖街道党工委副主任张楠说,“八支队伍”纳入社区“左邻右里”议事协商会成员,如今有事就找他们。(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龚雪 通讯员 刘会长 陆红婷)

责任编辑:王炯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