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县发现无名烈士墓群 乡亲倾情守英灵

A-   A+
发表时间:2022-07-19 09:17    来源:湖北文明网

专家踏勘推断:系红二十五军牛背脊骨战斗牺牲烈士之墓

  近日,英山县发现疑似红军无名烈士墓群。墓群位于该县陶家河乡桦树沟村、塔耳岗村附近的山坡上。英山县原县志办主任程铁强推断,墓群安葬的应为红二十五军在牛背脊骨战斗中牺牲的烈士。

  陶家河是英山县东北隅的一个边陲乡镇,与安徽岳西县毗连。史料记载,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在军长徐海东、政委吴焕先率领下,曾在这里恢复和开创根据地。同年10月底,红二十五军与国民党军队在牛背脊骨山发生激战,伤亡280余人。此后,红二十五军撤离英山,北上河南并开始长征。

  今年5月25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英山园区启动建设。英山县委县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红二十五军在英山的历史进行新一轮挖掘和整理。在此期间,桦树沟村、塔耳岗村村民反映,在这两个村附近的山坡上,有很多红军烈士墓,并上交了一些他们从山上搜集的子弹、弹壳、手雷、大刀、长矛等战斗遗物,部分子弹上刻有“1930”等清晰字样。

  7月14日起,记者与县文物部门和文史专家一道实地踏勘这些墓群,并对村民进行走访调查。

  墓群主要集中在牛背脊骨山以东一公里的猫儿尖周边几个山坡上。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墓有的零散分布,有的集中连片,大多没有墓碑,只是坟冢。部分用石碑或石头做标记,简陋的石碑上仅刻有“兵坟”“兵墓”“两个兵”“四个兵”“五个兵”等字样。此次记者随专家一道踏勘了十余座,但因墓群分散,具体数量还需进一步核实。

  原桦树沟村村民孙严说,这些石碑是他爷爷孙本善所刻,为避国民党耳目,不敢提及“红军”,只能以“兵”字为记。孙本善还捐出给父亲准备的棺材,用于安葬牺牲的红军指挥员。桦树沟村多位村民印证了这一说法。

  今年96岁的原桦树沟村村民孙传礼回忆说,他曾亲眼所见,他的大哥、二哥与村民们一起,掩埋了多具红军遗体。

  多年来,这些墓群都由当地村民自发祭扫。现年80岁的桦树沟村村民万汝提说,1962年他开始担任民兵连长后,连续三年都参加了红光九社(现桦树沟村)党支部组织的清明节活动,对这些烈士墓进行集中祭扫。 (湖北日报 记者刘毅、张泉、通讯员章卫军、吴滕钰)

  青山此处埋忠骨 乡亲倾情守英灵

——英山陶家河红军无名烈士墓群寻访记

红军墓。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毅 通讯员 章卫军 摄

红军洞。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毅 通讯员 章卫军 摄

  7月14日清晨,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获悉,英山县陶家河乡在搜集史料时,有村民反映桦树沟村和塔耳岗村有红二十五军无名烈士墓群。记者迅速赶到英山,与县有关部门一起走访群众、实地踏勘、查阅史料,并赴安徽岳西县采访96岁的亲历者孙传礼老人。随着寻访的深入,一段血与火的历史再次浮现眼前,一曲人民群众80余载自发守护烈士英灵的壮歌响彻耳畔。

  血战后,村民洒泪安葬烈士

  据《红二十五军战史》和《中共英山县党史》记载,1934年9月16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收复太湖县城后,转移到陶家河开辟革命根据地。10月30日,国民党军第四十七师兵分三路,并出动飞机两架,向红二十五军发起疯狂围剿。红军以少敌多,英勇作战,在牛背脊骨、陶家河和发风尖与敌人激战两天,予敌重创。据徐海东将军回忆,红军此役伤亡甚大,战史记载为280余人。

  在这场战斗中牺牲的烈士葬于何处,史料未有记载。而此次发现墓群所在的位置——桦树沟村和塔耳岗村相邻处,正是在战场牛背脊骨山和发风尖山之间。

  牛背脊骨战斗中,当地群众冒着敌人的炮火,为红军送水送饭,搬运弹药,运送伤员、掩埋烈士遗体。这一年,桦树沟村村民孙传礼已8岁。他在塆里亲眼见到了10多具红军烈士遗体,他的大哥孙传炳和二哥孙传炉就一起掩埋了其中多具。在他所描述的位置,记者找到多座坟墓。

  村民孙严听大伯孙传新说,猫儿尖和程宝塆两处战斗最为激烈,红军伤亡也最严重。他的爷爷孙本善颇有号召力,组织村民们将在此处牺牲的红军战士遗体尽数掩埋于附近的荒山上。他还找了些石头做墓碑,为避国民党耳目,只能刻上“兵坟”“四个兵”等字样。多位村民也证实了他的说法。在程宝塆的多处坟墓前确有此类石碑。在猫儿尖下面的荒山上,则发现连片无碑坟冢。

  村民孙锦堂告诉记者,在四斗咀的大松树下,国民党曾枪杀了一个被俘的16岁红军小战士。村民孙本舟和李盛江偷偷将其安葬后还大哭了一场。60多岁的村民李水清也听大伯李盛江说过此事。她小时候还听大人说,猫儿尖那里有座山埋葬着很多红军烈士,后来村民们都把这座山叫“红军坟山”。

  塔耳岗村老人孙家意说,他爷爷当年也安葬过红军烈士;还曾告诉他,因当时牺牲的战士太多,村里人晚上都是连夜安葬红军烈士遗体。

  群众全力救护红军伤员

  在红二十五军主力北上撤退后,受伤的战士留在村里,得到村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

  《红二十五军长征纪实》收录了林维先所作的《粉碎敌人反复“清剿”,红旗飘扬大别山》一文,记载了鄂豫皖边区人民冒着生命危险掩护红军伤员的故事。群众对伤员精心护理,胜过亲人,宁肯自己挨饿,也要设法给伤员弄点大米、白面吃。敌人“清剿”时,群众白天把伤员背上山,藏在隐蔽的山洞里,晚上再背回家里调养。

  在塔耳岗村,记者看到一个当年挖的“红军洞”。洞口已经塌了6米多,现存的进深还有7米,里面是一个约3平方米的洞室。李水清听说,当年曾有十几个红军伤员在洞里养伤。村民每天早晚去看望,送吃送喝,为伤员擦洗身子。11月很冷,还送柴禾等进去烤火。国民党“清剿”时,村民不准小孩进洞避险,怕小孩哭声引来敌人。

  孙锦堂说,他所住的四房塆,当年多家都收留过红军伤员,敌人来“清剿”时,就把伤员藏在自家红薯窖里。

  根据《红二十五军战史资料选编》中收录的1934年中共鄂豫皖省委决议和有关报告,红军没收地主豪绅的粮食,都要分给群众。对缺粮挨饿的群众,红军虽然经济困难,仍借贷去救济。

  访谈中,孙传礼反复提起当年住在他家的两名红军战士,白天下地帮他家干农活,晚上从不住他家,就住在红薯窖里。

  烈士英灵从未被遗忘

  多年来,地方政府一直不知道这里埋葬着这么多红军烈士,可村民们从未忘记过这些英灵。

  1962年,村民万汝提当上了民兵连长,第一次参加集体祭扫红军坟山。每年清明,大队支书万应民都要把党员和干部组织起来,带着锄头和镰刀,为每座红军墓锄草修沟,插标烧纸。

  孙本善一直为红军指挥员和其他红军墓祭扫,直至1958年去世。

  孙锦堂记得,上世纪60年代他在四房塆小学上学时,老师胡卓生每年清明都要带着全校20多个学生祭扫学校附近的红军墓。

  村民徐丹告诉记者,婆家的坟山上有多座红军墓。从1990年嫁到桦树沟村,这么多年来,每年清明祭祖,一家人都会将这些红军烈士墓一同祭扫。

  不仅如此,村民万汝振说,出于对红军烈士的敬仰,红军坟山从来不准种树,不准放牛羊。

  红军坟山上,每座墓的排水沟依然清晰可辨,有的坟墓上还插着今年清明祭奠的花标,颜色仍未褪尽。

  这些牺牲的红军战士,我们也许永远无法知晓他们的姓名,但历史永远铭记!(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毅 张泉 通讯员 章卫军 吴滕钰)

责任编辑:李欢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