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五区共治” 绘就和谐昙华林

A-   A+
发表时间:2022-06-23 10:25    来源:湖北文明网

  昙华林被誉为“活的武汉近代史书”。

  在这里,历史建筑与新兴商圈一墙之隔,社区民居与百年名校相对而望,多元交融赋予其别样的气质与魅力。

  知名度不断提升的同时,如何统筹兼顾游客、居民、商户、学生、企业各方需求,让老旧社区迸发新活力,成为摆在昙华林管理者面前的“必答题”。

  近年来,昙华林社区力推景区、街区、社区、校区、园区“五区共治”,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基层治理,一曲幸福和谐的交响乐正在奏响。

  党建引领“五区共治”

  “‘一五一十’工作法重塑昙华林”

  昙华林社区0.16平方公里内,有居民3440余户、9730余人,还有52栋优秀历史文化建筑、30余家辖区单位、150余家古街商户和泛悦汇综合商圈。

  如何服务好游客、商户、居民,提高他们的融合度和归属感?

  昙华林社区党委书记冯晶说,2019年起,社区开始打造“家门口的议事会”,鼓励居民、游客、商户参与社区治理。“通过党委领导、党员带头,充分发动居民群众参与,打造了居民之家、游客之家、商户之家,探索形成‘一五一十’工作法重塑昙华林。”

  “一五一十”工作法的第一个“一”,代表坚持“党建引领”这条主线;“五”代表坚持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第二个“一”,代表聚焦“五区共治”这一中心任务;“十”代表社区在“五区共治”中,提供党员、统战、商户、暖心、心理、就业创业、爱卫护绿、综治、文化、志愿等10项服务。

  冯晶说,锚定“五区共治”,“一五一十”工作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解决关系商户、居民和游客的各类问题中,通过大家说、社区听、共同谈、一起办、公开评,形成工作闭环,成为提升社区治理能力、优化社区治理格局、服务社区居民群众的关键一招。”

  台湾游客自掏腰包为小店装修

  “他就是单纯希望这家店更美好”

  2021年,超过500万人次涌入昙华林。

  五湖四海的游客来到这里,除了欣赏美景、品尝美食,也在为昙华林的保护和发展贡献力量。

  “昙华林,一条不长的老街却浓缩了整个武汉的文艺情怀,是快时代慢生活的极佳诠释。”

  网友“水粉2020”是厦门大学的在校生,今年3月游览完昙华林后,她在网上撰写3000多字的昙华林游览攻略,吸引超过20万人次阅读。

  市民钟飞曾在昙华林经营私房菜馆,因预算有限,店内装修比较简陋。

  2017年的一天,一位台湾同胞在店内用餐完毕后,把钟飞叫到一旁,拿出一张手绘效果图,出资4万元人民币装修私房菜馆。

  “他就是单纯的希望这家店更美好。”钟飞说,装修完成后这位台湾同胞没有再来过,但他为小店作出的贡献惠及了大量顾客,很多人称赞店里的装修有品位。

  “被昙华林魅力吸引来,进而爱上这里,希望为她‘增光添彩’的游客不在少数。”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运营方、武昌文创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这些游客既是昙华林的客人,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这里的“主人”,用满腔热情为昙华林描绘更美好的明天。

  商户成为社区“微治理”生力军

  “好的环境要靠我们共同营造”

  2020年8月,在昙华林社区党委的指导下,曾经的商户志愿者团队升级为互助服务中心,吸引近9成商户加入。

  冯晶说,成立互助服务中心的初衷,是为了让商户们互帮互助渡过疫情难关。

  令人欣喜的是,除“抱团取暖”外,成立的近两年里,中心为社区“微治理”作出不少贡献。

  “昙华林对商户来说就像家一样,大家都深爱着它。”商户互助服务中心会长、“简单生活馆”理发店老板张家顺说。受疫情影响,昙华林客流量有所减少,但大多数商户选择坚守,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擦亮昙华林的商业名片。“不管是街区微改造,还是社区破解停车难,大家们都积极参与、建言献策。”

  在张家顺看来,最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烟火味正重回昙华林。“好的环境要靠我们共同营造,家里越来越漂亮,才能招待好客人。”

  与商户们一样积极参与昙华林共治的,还有昙华林小学、武汉市第十四中学等学校的学生,以及落户昙华林人文小镇文化产业园区的企业。

  昙华林小学德育主任冯怡介绍,该校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展“昙华林小导游”课外实践活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穿上手绘文化衫、手举“导游旗”,来到昙华林古街上,为游客讲解昙华林历史,“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也为昙华林塑造了一道亮丽风景线”。

  文创企业天堂映画2019年底落户昙华林,尽管疫情期间受到冲击,但企业坚持打造影视文化公共交流空间,并建成武昌首家城市书房——云曰书馆,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

  微博平台上有一位网友这样形容昙华林:很多人只知道昙华林是一条街,但你仔细品味,就会发现它不仅仅只是一条街。这里有醉人的美景、古朴的街道、市井的生活……这些元素被恰到好处地融合到一起,绘就武昌古城最和谐的画面。(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源 通讯员 吴迪 汤琪 朱蔚彬)

责任编辑:王炯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