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中的湖北身影:奋斗为青春书写最美注脚

A-   A+
发表时间:2022-06-09 09:03    来源:湖北文明网

武汉大学“国家高程基准现代化”团队

张致敏(右)

袁鑫

田涛

袁格兵

郭文萍

陈子珺

林超

赵观辉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

  湖北8名优秀青年和1个青年集体入选2022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他们中有致力于科学研究的技术带头人,有失去右臂仍坚持求学的博士研究生,也有冒着生命危险勇救陌生人的热心人……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近这些优秀青年,感受他们“积极进取、崇德向善”的精神依靠和品行追求。

  踔厉奋发 勇攀科技高峰

  青年是常为新的,最具创新热情,最具创新动力。

  中国铁建铁四院工程师林超,是高铁运行的安全守护者。

  钢轨伸缩调节器是高铁大跨度桥梁与轨道变形调节的核心装备,人工检查费时费力,已有的国外钢轨伸缩调节器监控系统又价格昂贵,且传感器安装在轨道上存在脱落风险,可能影响列车安全运行。

  为解决这些问题,林超详细研究全国10余条高铁30多组钢轨伸缩调节器后,发明出一种对伸缩变形的视觉测量方法,实现“非接触”测量,比国外技术更安全、稳定且经济实惠。

  像林超一样,科技报国也是赵观辉的初心。

  作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一九室热能工程科党支部书记、副科长,赵观辉长期深耕新型动力领域,新型动力是某重大海洋装备的核心技术特征,其高集成设计、高安全要求、高可靠指标及系统复杂度均为行业之最。

  “我们用3年时间进行机理研究与仿真计算,形成研究报告200余份、仿真计算数据数万兆,终于首次提出全新母管制动力架构方案。”赵观辉说。

  为验证方案可行性,他主动申报国家重点加强试验项目,完成涉及300多套大型设备的试验台架安装、采集关键试验数据10余万组,最终被授予国防发明专利,有效化解动力系统稳定运行难题。

  科研无止境,从无到有、从有到优,都要通过科研工作者的努力来实现。

  作为我国数字高程基准理论研究和工程化应用的拓荒者,武汉大学“国家高程基准现代化”团队历经30年,开辟“卫星定位+数字高程基准”精确测定海拔高的新途径。

  该团队首次将国家数字高程基准覆盖我国全部国土范围,精度突破1分米,省/市级数字高程基准精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港珠澳大桥、汶川地震灾后快速重建等特殊环境下的工程建设提供了高效的海拔高测量服务。

  对挫折与困难报之以歌

  自立自强,是青年本色。

  武汉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袁鑫,3岁时因车祸失去右臂。他始终乐观向上,视困难为磨砺。

  进入大学后,袁鑫早早确定要走科研之路。因为一只手要完成两只手的工作量,他总是第一个到达实验室,最后一个离开,付出数倍于他人的努力。

  本硕博7年,袁鑫单手敲代码获奖60余项,获得多项专利授权。

  面对生命中的坎坷,22岁的湖北医药学院学生陈子珺同样选择坚强。

  4岁,母亲失明;18岁,父亲因病去世。陈子珺一边照顾母亲和妹妹,一边刻苦学习。

  2020年,她考上湖北医药学院,依旧严格要求自己,大一学年平均学分绩点3.6,综合素质排名班级第二。她还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勤工俭学、服务同学。

  “在大家帮助下,我克服过许多困难。将来,我想成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回馈社会。”陈子珺说。

  宝剑锋从磨砺出,也是湖北举重运动员田涛的真实写照。

  2016年奥运会,田涛获得男子85公斤级银牌。2021年,因国家队战略调整,他的参赛级别调整为96公斤级。

  11公斤增重,对膝关节有伤的田涛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负担,但他仍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艰难增重后,田涛虽因名额限制和旧伤最终无缘东京奥运会,但他没有气馁,在陕西全运会96公斤级比赛中一举夺魁。

  试举台上,他豪情万丈地对全场观众立下誓言——“下一届奥运会,我来!”

  危急时刻挺身而出 彰显青春担当

  青年,要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冲得出来、顶得上去。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十堰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郭文萍第一时间赶到武汉金银潭医院支援。

  第一个夜班,一名老年患者严重呼吸困难,常规高流量面罩吸氧不起作用,唯一的救治方法是通过插管来辅助通气。这一操作通常由医生来完成,可当时人手非常紧张,患者等不及医生赶来。

  凭着10年急诊护理工作经验和对专业的足够自信,郭文萍站了出来。

  她跪在地上,安排麻醉诱导,置喉镜、挑会厌、暴露声门、置管,所有动作一气呵成。接上呼吸机后,患者血氧饱和度达100%,在场的护士都不禁为她鼓起掌来。

  在武汉支援33天,郭文萍同救治组共抢救20名急危患者,救治102名重型患者。

  疫情是一面镜子,照出青年们的勇敢模样。

  2020年1月25日,宜昌火车东站关闭。宜昌市伍家岗区微炬社会公益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张致敏坚守一线,带领志愿者持续为旅客提供体温检测、信息登记等服务。

  2个月后,宜昌铁路恢复运营,张致敏继续组织志愿者24小时轮岗,不间断地保障火车站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开展。

  截至目前,张致敏已组织近3万人次志愿者服务旅客960万余人次,服务时长近24万小时。

  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是无数湖北青年的一致选择。

  2021年7月,郑州特大暴雨,京广路隧道口有群众被困。

  在郑州打工的湖北小伙袁格兵跳进水中救人,他在水里整整泡了16个小时,救出50多人。

  后来,袁格兵还向郑州红十字会捐赠2000余元用于救灾和灾后重建。“大家一起努力,没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他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曾雅青 通讯员 湖小青)  

责任编辑:李欢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