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江城殡葬人:给逝者尊重 给生者抚慰

A-   A+
发表时间:2022-04-02 09:49    来源:湖北文明网

  平凡且勇敢,果敢且坚韧,尽自己最大努力,为逝者生命最后一程画上圆满句号。他们,是服务逝者的殡葬人。

  清明时节,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近这一群体。

  心里只剩对生命的敬畏 

  刘万榉,男,24岁,武昌殡仪馆殡仪主持人。

  高考结束后,刘万榉抱着一颗好奇的心,报考了北京民政学院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

  “上了大学后发现,这个行业没有之前想的那么神秘,就是一份普通的服务工作。”刘万榉说。

  去年8月,刘万榉第一次独立主持告别仪式。逝者是一位年轻的父亲,出差时意外身亡。母亲带着5岁的女儿来到告别厅,指着冰棺里的丈夫对女儿说,“爸爸在睡觉,我们不要打扰他好不好。”

  “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快要喘不过气来,强咽着泪水主持。”刘万榉说,“直到仪式结束,我才跑到一个角落里,哭了好久。”

  在一场告别仪式上,家属数次哭到昏厥。尽管后面还有其他工作,刘万榉一直没有打断,只是静静地等待着,直到家属说“可以开始了”。“对我来说,这只是工作中的一个小细节,但对家属来说,那片刻的等待足以让他们释放很多情绪。”

  对于这份工作,刘万榉说,“一开始是出于好奇,慢慢了解之后,心里只剩下对生命的敬畏。”

  离死亡越近,越热爱生活 

  姜晴,男,1991年出生,青山殡仪馆遗体接运师。

  “我每天都是和遗体打交道。也许是见过太多生死别离,让我明白没有什么比活着更美好。”姜晴一脸从容。

  有一次,姜晴去医院转运遗体。见到逝者女儿后,就让她登记表格。

  女儿全程一言不发,一笔一画写得极慢。突然,她顿了顿,紧紧地攥着手中的笔,颤抖地说,“我不想写了,上一次写这张表就在几天前,那是我父亲。这才几天时间,我妈就……”

  女儿哭了好长时间,姜晴就在一旁默默等着,不忍打扰。后来,女儿突然跪下求姜晴,“是否可以让我见母亲最后一眼,哪怕扶一下纸棺也好。”

  姜晴想扶她起来,却怎么也扶不动,“我不知道为什么她瘦弱的身子能有那么大的力气。”

  最终姜晴给了她一双乳胶手套,一起托着纸棺把遗体送进殡仪车。“我们车开走后,还能听到她那声撕心裂肺的哭喊:妈,您走好!”

  不知不觉,这份工作让姜晴对生命的意义有新的认识和思考。“每天清晨睁开双眼,看到窗外的阳光,就会觉得好幸福,希望我们都可以珍惜现在的生活。”姜晴说。

  在告别的时候不留遗憾 

  杜威,男,1977年出生,武昌殡仪馆遗体防腐整容师。

  “虽然我们服务的是死者,但更多的还是为生者而做。”杜威很擅长打开家属心扉。

  一次,他遇到了一位“难缠”的家属,是逝者的女儿,非要将70多岁母亲的仪容还原到30岁的样子。

  听起来有些不可理喻,但杜威没有反驳。尽了最大努力,最终还原到50岁的样子。

  女儿看到母亲仪容的那一刻,表情仍然冰冷。杜威看出了些许异样,就对逝者女儿说“没关系,想哭就哭吧”,说完自己就出去等候。

  关门的那一刹那,女儿泣不成声。

  后来,女儿对杜威说,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抛弃了她们母女俩,那时母亲30岁。后来日子过得很辛苦,母亲性格也变得暴躁,经常骂她。在女儿心里,母亲30岁的样子是最美丽的。

  “家属经常会因为一句话、一个眼神或者一个拥抱,把他们隐藏在心底的情绪宣泄出来。”杜威说,“我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在最后告别的时候不留遗憾。”

  工作20余年,送走了多少位逝者,杜威自己也说不清。“从没想过离开这个行业,只希望越干越好。”杜威说,“给逝者最大尊重,给生者最大抚慰。”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洁 通讯员 陈骏驹 邬宗珂)
责任编辑:王炯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