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随县三代教师接力助2000多孩子成材

A-   A+
发表时间:2021-12-29 17:29    来源:湖北文明网

  

孩子们课后在辅导站学习

  辅导站也是图书馆,滋润孩子们的心灵

  60多平方米的房子,三面墙的书架摆满了书,20张桌子摆成5排,40多名孩子或看书、或下棋或写作业。12月26日,是个周末,湖北随州随县厉山镇中心小学校外辅导站,在冬日里显得格外温馨。

  这家校外辅导站,经历了三任站长,漫过了36年的岁月长河,2000多个孩子在这里成材,走出小镇。

  卸下门板当桌子

  说起第一任站长,当地老百姓无人不晓。陈名俊是江西人,儿时随父母搬来随州,成为厉山镇小学一名语文教师,1975年退休。她家收集了很多小人书,镇上孩子都喜欢来她家看书,有的还带着作业向她请教,她乐此不疲。

  渐渐地,到家里的孩子越来越多,桌子、椅子不够用了。陈名俊便从退休费中拿出一部分,定制了10多张方凳,家里摆不下,就把堂屋大门板卸下来,用长条板凳支起,放到了门口巷子里。

  退休了还干这些干啥?周围邻居有些不解。“退休拿着国家的工资不能白拿,自己有一分能力就要发一分光。”她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

  1985年,陈名俊和同为教师的丈夫敖家凤决定,在家里办一个校外义务辅导站,专门给孩子们提供课外学习、快乐游戏的环境。她还做了一块一平方米的木牌子钉在门口,写上“校外辅导站”。

  辅导站成了孩子们的乐园。无论周末,还是节假日,陈名俊家满是孩子。“陈老师心细热情,孩子们都喜欢。辅导站温暖了我们的童年。”在镇上住了40多年的孙振国说。儿时,他也曾在这里一待就是大半天。

  辅导孩子不收费

  年龄增长,陈名俊的身体渐渐不支。 1994年,69岁的陈名俊永远地离开了她喜爱的孩子们。在离世的前一天,她还在安排辅导站第二天的活动。次年,陈名俊获评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只是这个荣誉,她没有看到。

  陈名俊老师的离开,让镇上的乡亲和孩子们担忧起来。辅导站还办得下去吗? 我们还能去看书去玩儿吗?

  望着大家期盼的眼神,也不愿看到老伴心血毁于一旦,敖家凤承担起辅导站的日常管理。辅导站恢复如常。

  一年后,年事已高的敖家凤感觉心力交瘁。他找到厉山镇小学领导,无偿地把辅导站的400多册图书、诸多教具等捐赠给了学校。

  “辅导站,老百姓欢迎,孩子们喜欢,这面旗帜不能倒!”时任学校副校长的张选国说。

  1996年,厉山镇小学腾出两间门面房,添了书桌,加了书籍,重新布置后,把校外辅导站从陈名俊家搬到了学校。谁来当这个站长?

  退休的钟光贞、刘秀清几位老师比较适合。征求意见时,她们欣然答应。“要把陈名俊老师的精神传承下去。”刘秀清说。辅导站的硬件也不断“硬”起来,书籍从几百册增加至几万册,教具玩具也日渐增多。

  钟光贞等还采取个性化辅导,开设作文课、绘画课、才艺课等,照样不收一分钱,只为充实孩子们的课外生活。

  曾在辅导站待了5年的毛春雷深有感触。读小学时,他不喜欢作文。在钟光贞老师的辅导下,他发现了语文的乐趣,成绩也逐渐好转。上了初中,毛春雷也经常来辅导站看书。2006年,他考上武汉大学。每想到那5年,他都感到温暖。

  影响全镇教育生态

  时光荏苒。就这样,20多年间,钟光贞、刘秀清等一直守护着辅导站,送走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她们说:“没有多大个事,就是坚持做了点小事。”

  2016年,厉山镇中心小学的喻晓玲带领一帮年轻教师,接过守护辅导站的接力棒。

  在辅导站里,有一对爷孙俩。56岁的汪祥明在学校附近住了30多年,以前经常送女儿去陈名俊老师家,如今又送外孙女吴子薇。“我也曾在里面看过小人书。”他说,“它影响了周边几代人。来这儿,总能想到以前。”

  目前,辅导站拥有40多名志愿者老师,建有书法、绘画、舞蹈、体育等功能教室,可同时为100余名孩子提供免费的作业辅导、经典阅读、心理疏导、兴趣培养等。

  随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李玲莉说,辅导站是助推“双减”政策落地的超前实践。

  喻晓玲说,她们有一个梦想:把辅导站打造成孩子们的快乐家园。“只要有孩子来,我们就会一直办下去。”(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 通讯员 冯家园 陈云)

责任编辑:王炯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