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翻了,我的村 | 湖北:无限风光在乡村

A-   A+
发表时间:2021-11-22 09:06    来源:湖北文明网

  

趁晴好天气,保康县黄堡镇大屋场村村民在种植基地采摘金丝皇菊。 (视界网 杨韬 姜雪飞 摄)

利川市大锣村,晨雾徐徐散去,水杉林前的村庄在晨光照射下焕发勃勃生机。 (视界网 张光陆 摄)

钟祥市客店镇绍台村陡山湾,阡陌纵横,成片金黄的稻田耀眼夺目。 (视界网 钟国庆 摄)

宜都市高坝洲镇青林寺村的成片粉黛乱子草随风摇曳,吸引不少村民和游客驻足“打卡”。 (视界网 张发智 朱灿义 摄)

11月9日,十堰市房县化龙堰镇长望村村民在家门口晾晒柿子。该县60万亩果林进入盛果期,平均每年实现优质干鲜果收入达11亿元。 (视界网 张启龙 摄)

竹溪县中峰镇青草坪生态农业观光园秋色。 (视界网 温大树 摄)

  已经立冬, 荆楚大地依旧一片金秋景象,乡野山村,洋溢着脱贫后迈向幸福新生活的喜悦——

  5.8万剩余贫困人口脱贫。至此,我省58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7个贫困县全部摘帽、482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从此告别绝对贫困。

  实现全面小康,美丽湖北建设的步伐没有停止。2021年,湖北乡村进入发展快车道,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农业农村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今年9月,我省编制出台《湖北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明确到2025年,全省农业产业强省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武汉等大城市近郊以及大冶市、潜江市、仙桃市、宜都市等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大悟县金岭村乌桕树树叶正红,如火焰一般,将脱贫后的山村装扮得格外美丽。这个曾经的贫困村,也是湖北省2017年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该村利用古民居、山水风光等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如今成为远近闻名的游客“打卡地”。今年,湖北省在“三年行动”基础上,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兴山县大槽村铁厂安置小区旁,一条40公里长的生态旅游扶贫廊道,犹如一条玉带连通两镇六村,将沿线古村落、革命旧址、蓝莓基地和高山露营基地串连起来,形成了集红色旅游、高山避暑、采摘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带动沿线818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宜昌市发改委驻大槽村第一书记周代云说,为使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队将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大力发展生态种植养殖和乡村旅游产业,不断壮大“后备箱经济”,今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突破1.5万元。

  今年69岁的秦宝年,家住兴山县南阳镇落步河村,自2017年蜂蜜小镇建设以来,他的养蜂产业不断壮大,规模从最初的3箱扩大到现在的70余箱。如今,秦宝年每年蜂蜜产量达1500多斤,今年已销售1200斤,收入达8万余元。提起以后的好日子,他信心满满。

  有了好的产业,农村“活”起来了。秋收时节,襄阳市襄州区龙王镇后王村农民们抢抓晴好天气,收割虾稻共作田中的水稻,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襄州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在龙王镇、张家集镇等地发展稻虾共作生态农业新模式,发展注册小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20多家,建设高标准“稻虾共作”示范基地近2万亩,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今年,当阳市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柑橘采摘节等活动,以“卖出去”为着力点,借助网络销售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现场直播”等方式,助力柑橘销售,带动果农增收。

  干净整洁的水泥通村路纵横交错,错落有致的农家小屋点缀于青山绿水间,平整连片的乡村田野风光如画,农村改革蹄疾步稳,农民收入再攀新高……荆楚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曙松 通讯员 龚红焰 朱灿义 荣飞)

责任编辑:何霄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