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八百五十七名调解员为民解心结

A-   A+
发表时间:2021-08-05 09:36    来源:湖北文明网

  “来,合个影!”7月13日,看到村民刘光国和刘光坤重归于好,66岁的官守国心里石头总算落了地。

  官守国是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磨市镇磨市村二组村民小组长,也是该镇第三方调解中心“官守国工作室”首席调解员。17年来,官守国调解村民矛盾纠纷300多起。

  在长阳,像官守国这样的人民调解员有857人。

  3小时调解打通隔阂“心路” 

  “今天,不是鱼死,就是网破!”在磨市镇多宝寺村,这种剑拔弩张的情景,多次发生在村民刘光国和刘光坤之间。

  两人本是同村人,房屋相隔不远,出门还要走同一段主路。为方便出行,刘光坤出资修建一条长约60米的水泥路,从主路延伸至自家门口。

  去年,刘光国开办一家养猪厂。载有生猪的卡车从刘光坤家门前经过,导致道路破损严重。刘光坤找刘光国协调索赔,双方没有谈拢,两家心生隔阂。为阻止卡车通行,刘光坤在路旁修筑两个水泥墩。一天夜里,刘光国骑摩托撞上水泥墩受伤,双方矛盾激化升级,村里多次调解未成功,便找官守国帮忙。

  “几十吨的大车轧坏了路,按道理你应该赔偿。”“你开口要价10万元也不现实,按市场价该是多少就赔多少。”官守国与两人坐在一起交流。“没有商量余地,打官司去!”一开始,两人情绪激动,根本听不进官守国劝解。“我们都把心结打开,人也舒服些,打官司费心费力。” 官守国苦口婆心讲道理,“我比你俩大几岁,不图什么,只希望你们两家能和好。”

  一来二往, 刘光国和刘光坤的态度都缓和了些。7月13日上午,经过3个多小时的调解,刘光国同意赔偿刘光坤1.1万元,两家共用这条水泥路,双方笑着走出“官守国工作室”。

  “村民间的矛盾多由鸡毛蒜皮小事引起,有时为了争口气,一动手就酿成大祸。调解矛盾既要讲法,又要讲理。”官守国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他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有矛盾随时调解。今年村里换届,官守国将卸下小组长的担子,一门心思扑到基层矛盾纠纷调解上。“调解千家事,温暖万人心。”最近,当地村民把一块牌匾送给“官守国工作室”。

  一碗红糖粥让破镜重圆 

  7月14日9时许,刚下夜班的覃事国匆匆赶来与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见面,走得满头大汗。

  57岁的覃事国是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公安局拘留所的一名管教民警,他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群体:多因家庭婚姻、山林土地、征地补偿等因素导致违法的拘留人员。“我要做的是倾听他们诉求,引导他们合理维权,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他给记者讲了“一碗红糖粥”的故事。

  林某是长阳火烧坪人,家里曾做蔬菜生意,日子过得其乐融融。2018年4月,林某生意失败,情绪低落。恰在这时,林某的妻子因家庭矛盾与婆婆发生口角,被林某扇了一耳光。林某的妻子一怒之下离家出走,找关系要好的男同学诉苦。林某听说此事怒火冲天,声称“要拎着汽油找到两人,与他们同归于尽”。随后,林某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

  覃事国回忆,身处拘留所的林某觉得委屈,与管教民警产生敌对情绪,甚至绝食。“家里有什么困难告诉我,我们一起去解决,没有过不去的坎。”覃事国细心开导,林某始终不为所动。一次,覃事国与林某家人交流得知他患有胃病。一天中餐前,覃事国特地在食堂熬了一碗红糖粥,端到林某面前。“听说你胃不好,趁热吃了吧。”捧着温暖的红糖粥,林某泪如雨下,向覃事国打开心扉,承认报复妻子是一时冲动。当天,覃事国把林某的妻子请到拘留所。夫妻二人见面抱头痛哭,破镜重圆。

  近年来,覃事国主持化解174起矛盾纠纷,遏制多起恶性案件发生。2016年3月,省公安厅批准在长阳拘留所挂牌成立“覃事国矛盾纠纷化解室”,覃事国创立的“看、听、疏、劝、访”的矛盾化解“五步工作法”在各地推广。

  矛盾纠纷化解在开庭前 

  头发乌黑,声音洪亮。7月14日,长阳法院一楼“覃发国人民调解指导工作室”内,72岁的覃发国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

  覃发国曾在长阳境内最偏远的榔坪人民法庭工作26年。2009年10月退休后,他居住在榔坪集镇,义务为当地群众调解矛盾纠纷,还到榔坪法庭义务接待村民、无偿做调解工作。2019年7月,长阳人民法院挂牌成立“覃发国人民调解指导工作室”,返聘他驻庭调解矛盾纠纷。“冤家宜解不宜结。”覃发国说,他利用法律知识把群众的纠纷化解在开庭前,避免双方矛盾加深。

  杨某某和江某某为磨市镇同村邻居,因为一只鸡形同陌路。2019年5月4日,江某某称自家的鸡被杨某某偷走,杨某某随即来到江家对质。争执中,江某某持镰刀将杨某某左前臂砍伤,鉴定为轻伤二级。随后,杨某某把江某某告上法庭,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江某某赔偿医药费、误工费等4万元。

  “两家抬头不见低头见,若是走上司法程序,恩怨矛盾可能影响几辈人。”覃发国说。开庭前,杨某某和江某某来到“覃发国人民调解指导工作室”,坐在调解桌前,一个鼻子朝东,一个鼻子朝西。“你要积极主动承担赔偿责任,取得对方谅解。”“你也要宽宏大量,放下纠纷,解开心结。”覃发国分别做通杨某某和江某某工作,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双方家属也打开心结,承诺放下矛盾,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12年来,覃发国已记不清调解过多少村民矛盾纠纷。“只要党组织和群众需要,身体还允许,我就会一直做下去。”他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雷巍巍 通讯员 杜强  张炜)

责任编辑:王炯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