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鄂豫三地接力 七十余年为长眠大悟的无名烈士寻亲

A-   A+
发表时间:2021-07-08 09:02    来源:湖北文明网
  
 

  7月2日,王殿禄烈士的7位亲人从河南商城赶到大悟县熊畈小学,冒雨祭扫。

  数十年来,烈士墓总是被打扫得干干净净。

  

  熊畈小学学生熊一航写给“王团长”家属的信。  

  7月2日上午,细雨绵绵。

  在大悟县黄站镇熊畈小学,高大的雪松沉默肃立,深情地凝视着这次时隔七十余年的“团聚”——长眠于此的河南省商城籍烈士王殿禄团长与7名亲属终于“相见”。

  “六叔,终于找到你了啊……”王殿禄烈士71岁的侄子王修丙抚碑恸哭,颤抖的手不停地抚摸着墓碑。其他亲人手捧菊花,默默垂泪。

  这是一场迟到的“团聚”。经过七十余年来京鄂豫三地的不懈接力,“王团长”的亲人终于找到了。

  大悟有座“王团长”烈士墓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在大悟县黄站镇熊畈小学,有座无名烈士墓,被乡亲们称为“王团长墓”。

  在当地,“王团长”的英雄故事家喻户晓。

  “王团长是解放前夕,在大悟县吕王镇张大包战斗中,与国民党军队激战中英勇牺牲的。”大悟县档案馆工作人员戴新年说。

  战斗结束后,牺牲的王团长和战士们的遗体被乡亲们从战场陆续接回,安葬在村口。

  熊畈村党支部书记熊红方说,墓中有32位烈士,军衔最高的是“王团长”,因为不知道姓名,墓碑上就简单刻着“王团长之墓”。

  “尽管没有姓名,但烈士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黄站镇委宣传统战委员丁红霞介绍,1957年、1964年,镇里村上先后两次新建扩建墓地。

  每年清明节,熊畈小学师生都会集体扫墓,为坟茔除草,给碑文描红,向烈士献花……建校64年来,尽管师生走了一茬又一茬,每天打扫、巡视烈士墓的传统一直接力传承。

  “这里每个孩子都撒下红色的种子。”老校长熊志德说。

  2007年,无名烈士墓被大悟县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地接力为“王团长”寻亲

  王团长是谁?全名是什么?是哪里人?墓中其他烈士的名字是什么……

  70多年来,大悟县千方百计为“王团长”寻找亲人,不曾停歇。

  今年3月,熊畈小学师生64年接力为无名烈士守墓、传承红色基因的故事被省内外媒体报道。4月,《中国教育报》开展“寻找王团长”活动,先后派人到湖北、河南、山东、四川、北京等5个省市实地调查走访。

  经过大量走访,四川夹江一位98岁的蔡姓老红军回忆,“王团长”是河南人,具体籍贯不记得。根据职务、牺牲时间和年龄,在河南固始、商城、息县三地,查证到三个疑似“王团长”的烈士。

  希望之灯越来越明。

  “我们湖北省大悟县黄站镇熊畈小学师生们有一个心愿:希望找到王团长和他的亲人,让英雄早点回家……”6月16日,熊畈小学四年级学生熊一航给河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商城县党史办等单位寄信,恳请帮忙寻找“王团长”。

  信件很快引起河南方面的高度重视,围绕线索,对照商城革命烈士英名录,查到商城县上石桥镇回龙村王湾有一名烈士名叫王殿禄,革命经历和牺牲时间等高度吻合。但是,英名录上记载的牺牲地点却是湖北广水市熊家畈。

  广水市史志办的革命烈士表中却没有王殿禄。而商城县回龙村王湾的家谱上也没有找到王殿禄,只有一个王善禄,年龄相仿,早年外出一直未回乡。

  寻找工作一度陷入困境。

  尘封七十余年的谜团终于解开

  6月30日,在党的百岁华诞来临前夕,鄂豫两地再次联合开展寻找“王团长”活动,发动志愿者利用互联网、王氏家谱等史料,深入烈士陵园、档案馆、文物局等单位查阅党史档案。

  “大悟县志上记录张大包战斗,牺牲的团长叫王奠六,但是没有籍贯。”戴新年说。

  “也许因为地域方言、口述、历史久远等原因,王奠六应该就是王殿禄。”河南商城志愿者冷俊峰说。

  无独有偶,深圳志愿者雷鸣在《中华英烈大辞典》中找到有王殿禄烈士英雄事迹的记录。“王殿禄(1910-1948),河南商城人。1929年参加乡赤卫队。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鄂豫皖根据地著名的黄安、商(城)潢(川)、苏家埠、潢(川)光(山)四大战役,历任班长、排长、连长等职。参加了长征。抗日中屡立战功。解放战争时期,任二野(即刘邓大军)第一纵队十九旅五十六团团长。1948年10月,在湖北大悟吕王城之‘张大炮’(当地发音为张大包)战斗中,身先士卒,率领全团战士同敌军激战一整天,英勇牺牲。”

  从孤证到多个证据相互印证,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一段尘封七十余年的革命历史终于揭开!

  “终于找到了!烈士王殿禄就是王团长!”商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岳蔚激动不已。

  得知亲人的英雄事迹与埋葬地后,7月2日上午12时,王殿禄烈士的7名亲属第一时间赶到大悟县熊畈小学,在烈士墓前举行了庄重而简朴的祭奠仪式。

  “王殿禄是我六叔,家谱上叫王善禄,他排行老六。我曾听上辈讲过叔叔从军的事情,还去公社、县里找过他,但音讯全无。叔叔在哪,是一大家人牵挂了几十年的心事。”王修丙哽咽着说。

  随后,王修丙在烈士墓取了部分物品,带回老家安葬,作为对六叔永远的纪念。

  “墓里有32位烈士,现在王团长的家找到了,但是另外31名长眠于此的无名烈士,他们的亲人在哪里啊?”黄站镇党委书记胡利荣表示,下一步,该镇会继续组织力量为余下31位无名烈士寻亲,帮助更多烈士“回家”。(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胜 通讯员 李海波 易荣波 丁红霞)

责任编辑:王炯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