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基层党建固本强基抓治理 守正出新写“答卷”

A-   A+
发表时间:2021-07-05 09:12    来源:湖北文明网
 

  武汉市以开放化办学、模块化教学、智库化研究、网络化传播、社会化运营、周期化管理的新模式,推动高水平武汉社区干部学院建设。  

  武汉,九省通衢、两江交汇,人口超过千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6万亿元,既担负全省“一主引领”重任,也是全国发展格局中举足轻重的战略要地。治理好武汉这样一座超大城市,城市基层党建的作用至关重要。

  近年来,武汉市委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部署,坚持党建引领,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倾、力量下沉,一步一个脚印构架城市基层治理“四梁八柱”,着力探索具有武汉特色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路径。2017年,突出“强引领”,大力实施以“八个红色”为内容的“红色引擎工程”,旗帜鲜明强化党组织在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作用。2018年,突出“优服务”,推广青和居社区“党建引领三治一服务”经验,全面构建城市基层的组织体系、治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形成社区1314治理模式,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2019年,突出“建机制”,开展“民有所呼、我必有应”改革,建强党建引领“主轴”,构建“民呼我应”的工作体系、工作机制和工作平台,全面提升基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下,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鼎力支持下,武汉市委第一时间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日常机制转化为战时应急机制,城市基层党组织凝聚起强大的组织力、行动力、战斗力,在大战大考中经受了考验、发挥了作用、彰显了价值。

  取得武汉保卫战决定性成果后,武汉市委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根本遵循,及时总结疫情防控经验,落实省委工作要求,出台深化新时代党建引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实施意见,以及街道体制改革、社区工作者管理、社区书记事业岗位管理试点、党员干部下沉社区等系列文件,形成“1+5”工作体系,抓紧补齐基层治理短板弱项,做好习近平总书记交办的“必答题”,努力探索超大城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

  重心下移 赋权增能 ——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

  街道是城市基层治理承上启下的关键枢纽。武汉市系统集成历次街道改革实践成果,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持续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倾、力量下沉,不断提升街道统筹协调能力。

  精准明责赋权。明确街道职能定位,分类制定街道通用权责清单、赋权事项清单和行政执法事项目录,最大限度将涉及住建城管、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等街道迫切需要且能有效承接的审批、服务、执法权限下放街道。

  优化管理体制。聚焦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职能,以“4+2+3”模式设置街道内设机构和直属事业单位。“4”即街道统一设置党建办、公共管理办、公共服务办、公共安全办;“2”即街道可自主设置2个内设机构;“3”即街道统一设置党群服务中心、社区网格管理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执法中心,实现审批服务一个窗口、指挥调度一张网络、综合执法一支队伍。

  充实工作力量。采取“减上补下”方式,市、区两级分别向街道调增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街道行政编制增幅达14%,事业编制增幅超过3倍。坚持应转尽转,推动各区向街道转隶事业单位人员2300余人,充实街道“三个中心”力量。市区统筹安排357名年轻干部到街道工作,推动形成人往基层走的鲜明导向。

  健全运行机制。建立职能部门职责下沉街道准入制度,提升街道运行科学化、规范化水平。落实街道统一指挥协调延伸派驻机构制度,推动街道对辖区范围内各类机构统一指挥协调、人员统一管理、资源统一调配、工作统一安排。加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心规范化建设,理顺街道综合执法机制,“吹哨报到”更加有力有效。

  民有所呼 我必有应 ——持续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党联系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武汉市坚持民有所呼、我必有应,不断创新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载体机制,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构建社区“1314”治理模式,社区治理更加系统。出台全国首部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党内法规,构建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并举”,服务体系精准精细,民呼我应“四全”机制有效运行的“1314”治理模式。健全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开展社区证明事项、信息化终端清理整治,社区工作事项从165项减为56项。出台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十项机制,全面推广青和居、东湖新城、百步亭、江欣苑等先进社区党建经验,提升基层党组织领导社区治理的能力。

  建立健全“民呼我应”机制,社区治理更加高效。建立“民呼我应”服务平台,整合“一号”(12345市长专线)“一网”(城市留言板)“一微”(武汉微邻里)等问题诉求渠道,集成议事、办事、报事等服务功能,健全自下而上分级响应机制,创新“一事一评、以下评上”评价体系,打造问题诉求全收集、工作力量全进入、分级分类全处理、服务过程全评价的治理闭环,推动95%以上的问题响应处理在街道社区。

  推进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常态化,社区治理更加有力。市委常委带头到居住地社区报到,带动全市1793个单位党组织、14.9万名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2.3万名突击队员常态化对口支援社区应急处突。实行“单位联社区、支部包小区、党员进楼栋”,以“三张清单”构建单位包联社区任务图,以“三个一”细化支部包小区举措,以“三认”做实居住地报到党员服务内容,解决了一批环境整治、加装电梯、搭建车棚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青山区青和居社区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立四点半学校,为青少年提供托管、课业辅导、兴趣培养、益智等服务。 

  覆盖延伸 扎根强基 ——做细做实小区治理单元

  随着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武汉市聚焦加强党对小区的领导,推动支部建在小区,将党的“神经末梢”和城市治理的“基础单元”深度融合、互融共促。

  健全小区治理组织体系。健全“社区党组织—小区党组织—楼栋党小组”的组织架构,组建小区党组织4327个,成立楼栋党小组2.4万个,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向小区、楼栋延伸覆盖。建立小区综合党组织,由包联小区的下沉单位党组织书记担任第一书记,吸纳业委会、物业企业、社会组织中的党员负责人,以及居住地报到党员代表为兼职委员,统筹各方力量有序参与小区治理。

  打造小区治理服务阵地。根据群众需求和工作需要,依托物业服务用房、业委会工作场所或其他公共空间,按照“有统一标识、有固定场所、有服务设施、有管理制度、有服务队伍”的标准,建设1242个小区党群服务驿站,设置居民议事室、便民服务代办点、文化活动室等功能设施,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服务。

  创新小区治理工作载体。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机制,制定小区居民公约,搭建“小区治理月月谈”“邻里夜话”等自治平台,引导居民参与小区微规划、微改造、微治理。推行“三必到、五必访”,建立小区党组织经常性走访联系群众机制。推广“法指针”平台,整合社区律师、人民调解员等基层司法力量6673人,为居民提供线上法律服务,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拓面提质 提档升级 ——深化党建引领物业服务创新

  物业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武汉市坚持以“红色物业”为抓手,把社区物业打造成党的工作队,协力解决群众身边反映最突出的治理难题。

  分类推进“红色物业”。推动市场物业“红色化”,市区全覆盖成立物业行业党委,建设48个物业党建示范点,常态化评选“红色物业星级企业”,在全行业擦亮“红”的底色。推动自管物业“规范化”,开展“物业牵手”行动,组织97家物业企业结对帮扶344个自管(代管)小区,物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推动公益物业“长效化”,组建31家公益物业企业托管老旧小区,增强物业“造血”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探索打造“红色业委会”。加强党对业委会的领导,建立候选人“负面清单”,引导群众把政治素质好、履职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业主依法选举为业委会成员,全市业委会组建率达到53.8%,业委会成员中党员比例近60%。建立业委会孵化(帮辅)中心,整合物业专家、律师、职能部门等资源,为业委会提供法律援助、咨询、培训等服务。建立小区公共收益公示审计和业委会述职评议制度,督促业委会主动亮家底、晒账目,规范运行,履职尽责。

  深化“三方联动”机制。健全小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小组、业委会、物业企业“三方联动”机制。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792名社区“两委”成员进入业委会任职,1343名社区“两委”成员被聘为物业企业义务质量总监,785名物业企业负责人担任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小区党组织牵头搭建协商议事平台,梳理物业服务问题清单,指导业委会、居民代表监督整改进度,及时化解小区物业服务矛盾纠纷。

  严管厚爱 提质提能 ——打造专业化职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

  社区工作者是基层社会治理骨干力量。武汉市突出优结构、提能力、强保障,加快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打造一支能胜任社区治理繁重任务的骨干队伍。

  坚持标准优结构。采取考核与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完成现有社区工作人员过渡,同时,由区级面向社会统一公开招考,充实社区工作者队伍。全市共配备2.16万名社区工作者,平均每个社区专职工作者约15人,近30%取得专业社会工作资格。制定社区工作者分类考核细则,建立社区工作者退出机制,明确七种退出的情形,形成优者奖、劣者汰的用人导向。

  创新培训提能力。紧盯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方向,建设高水平武汉社区干部学院,以开放化办学、模块化教学、智库化研究、网络化传播、社会化运营、周期化管理的新模式,着力提升社区工作者能力素质。突出实践实训,分类打造现场教学点98个,创办王波、胡明荣、桂小妹、陶久娣等14个市级“名书记工作室”,创新名家讲堂、名师分享、现场体验、情景模拟、场景再现等“名书记特色课”,建立名书记“1+10”传帮带机制,充分发挥“红色头雁”示范引领作用。

  加大投入强保障。在全省率先建立四岗十八级岗位序列,社区工作者人均年应发报酬达到7.36万元,较之前增长79.4%。出台社区书记事业岗位管理实施办法,首批招聘227名社区书记为事业编制人员,其他社区书记参照事业岗位管理,社区书记年人均报酬达到13万元左右。社区工作者岗位吸引力和认同感明显增强。

   

  洪山区珞南街道落实“大工委”制度,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协商解决辖区治理重大问题。 

  区域统筹 条块协同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武汉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加快形成党组织领导下的共建共享共治基层治理格局。

  动员驻区单位共驻共建。深化拓展区域化党建,组建156个街道大工委、1433个社区大党委,加强对辖区各类组织、各项工作的统筹领导。规范区、街、社区党建联席会运行机制,健全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共办实事,共解难题。开展区域化党建述职评议,推动区域内各类组织在融合中共赢,在共赢中发展。

  盘活行业系统资源优势。将参与基层治理纳入市、区各行业(综合)党委年度重点任务,推动各行各业紧盯基层治理需求,发挥资源禀赋优势,主动融入基层治理。成立全市快递行业党委,规划建设600余个“江城蜂巢”,开发“江城小蜜蜂”线上平台,引导47家快递企业、1万余名快递员到社区报到,当好社情民意信息员。

  推动市场主体双向融入。紧扣“965”产业集群,以纳税千万元以上楼宇、地标性商圈为重点,整合26家职能部门资源进产业集聚区,推动集聚区资源进街道社区,构建区域内治理发展一体推进新格局。搭建“江城红领驿站”线上线下平台,明确街道社区、集聚区“双向”服务事项233项,打造党建“同心圆”。

  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推行志愿服务“时间银行”储蓄机制,全市注册志愿者人数达244.46万人。开展“出彩青春”公益创投大赛,实施社区“妇女之家”功能提升计划,推动群团组织资源下沉到社区。启动社区治理创新项目助力计划,指导支持社区培育引入社会组织2.38万个。

  百年征程初心不改,英雄之城再谱新篇。今天的武汉,正处于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武汉市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将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亲切关怀转化为强大动力,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水平治理,为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严芳婷)

责任编辑:王炯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