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黄陂文人乡贤送文艺进基层 立智育人传文明新风

A-   A+
发表时间:2021-04-28 08:39    来源:湖北文明网
  
  

  裴高才与姚集小学生交流木兰文化

  人物简介

  裴高才,笔名飞翼,又名斐祎,湖北黄陂人。40多年来,致力于黄陂乡贤文化的搜集、整理与创作,自1976年以来,相继发表各类作品、出版专著,约计千万字。

  黄陂文人乡贤:裴高才

  钩沉辑佚为家乡先贤立传

  高考失利促使了解家乡文化

  1978年,裴高才参加高考,考试中一道历史题却将他难住了:盘龙城在哪里?在哪一年被发现?直到铃响交卷,这道题仍空着没有给出答案,首次参加高考也以失利告终。后来,他才恍然知道盘龙城就在自己生活成长的黄陂,对家乡的无知触动了他,他开始留意家乡的历史。

  他通过收集整理发现原来家乡黄陂历史人文是如此的厚重。黄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商代盘龙城遗址是武汉城市之根。素有“千年古郡、木兰故里、滨江花都、孝信之城”的美誉。黄陂还是楚文化发祥地,有“无陂不成镇”深厚文化积淀。

  几年后,他从黄陂区师范学校毕业,进入到黄陂二中教数学,由于学校缺师资,裴高才临时承担起了政治学科的教学工作,在边学习边教授过程中,他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为了更好地学习哲学,裴高才报名参加当时的“星期天大学”,通过专业学习,他了解到了“程朱理学”的奠基人祖孙三代曾在黄陂生活了近六十年,这让他对黄陂文化更加着迷。

  1988年,裴高才调到了黄陂区李家集镇担任宣传干事,李家集的泥塑、楚剧文化浓厚,裴高才开始走访云雾山等地,广泛收集当地的文化资料。

  踏破铁鞋找寻先贤印记

  黄陂是湖北省第一台乡。1992年,裴高才调到黄陂区对台办公室工作,由于涉台的文化交流需要,为了更好开展对台交流工作,他决定从具有黄陂印记的名人身上寻找两岸的历史文化共通点。

  田长霖,祖籍黄陂,是生于汉口,成长在台湾的科学家与教育家。裴高才从田长霖的生平入手,挖掘他的成长印记。当他得知北大校长陈佳洱与田长霖有过接触,立马北上拜访,得到了一张田长霖与陈佳洱二人1948年的合照,并挖掘到了照片背后的故事。

  “介绍信、证件本一样也不能少。”他说,采访过程中遇到过很多困难,但没有磨灭他的决心。功夫不负有心人,从1992年开始收集资料到2003年《田长霖传》正式出版,裴高才花了11年的时间。

  只要能够还原先贤身上的黄陂元素,裴高才踏破铁鞋也要找到,他在筹备撰写《首义大都督黎元洪》时发现,黎元洪拥有一枚“黄陂黎氏”的印章,为了寻找这枚印章的下落,裴高才曾在天津、上海两头跑多次,终于2011年在黎元洪的孙子手中看到了这枚“听闻已久”的印章,寻找到了黎元洪的黄陂记忆。

  撰写先贤传记只为立智育人

  多年来,裴高才乐当钩沉黄陂乡贤文化义工,致力于乡贤文化的搜集、整理与创作。迄今,著述以黄陂名人与黄陂城市为主要题材的传记文学、文化专著三十余部近千万字。

  《“铸剑”先驱蔡以忱》的创作过程至今想起来,他仍觉不易,那时候能够查找到的人物资料不足千字,裴高才便从源头入手,求证蔡以忱的出生时间。由于《黄陂县志》记载蔡以忱的出生日期为1896年,而他的哥哥也是这一年出生的,难道兄弟俩同一年出生?

  裴高才对此产生了疑问,他来到了蔡家榨街的白家咀村,寻找蔡家族谱,可是由于年代久远,族谱已经遗失,那可怎么办?裴高才不放弃,终于在孝感市的杨店镇寻找到了这本族谱,通过族谱得知,蔡以忱生于1899年,与此同时,他还通过族谱上的记载证实了蔡以忱在中华大学当教员的经历。

  “我写黄陂先贤传记的目的是为了立智育人。” 近些年,裴高才充分发挥乡贤“史记”的教育与辐射功能,创作以黄陂孝义文化与孝义、信义兄弟为重点内容的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孝义感动中国》,继2014年列为湖北教育出版社重点题材后,2015年又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为全国农家书屋推荐书目。

  人物简介

  胡中裕,1946年出生,黄陂前川街人,黄陂方言代言人。多年来,在黄陂群众文化和黄陂区曲艺事业中辛勤耕耘,创作一大批紧扣时代脉搏,紧连黄陂实际,紧贴群众心扉的曲艺作品。

   

    胡中裕(右一)在指导木兰艺术团排练舞蹈

  黄陂文人乡贤:胡中裕

  醉心创作黄陂曲艺一甲子

  机缘巧合与文艺结缘

  “这个动作要调整下,眼神要到位。”4月26日,黄陂文化馆二楼的排练厅内,胡中裕正带着木兰艺术团排练舞蹈《百年丰碑》,该节目将要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脚步轻盈、动作娴熟于心,从早排到晚,丝毫不见这位75岁的老人有半点疲惫,而这份创作热情,胡中裕已经坚持了60年了。

  “文艺与我有不解之缘,我会在这条道路上倾尽所有。”排练休息间,胡中裕与极目新闻记者闲聊起来。1961年,那时年仅15岁的胡中裕还在黄陂第一中学读书,由于建设需要,他参加黄陂院基寺水库的修建工作,由于热爱歌舞,胡中裕被抽调到水库的宣传队。

  在那里,他接触到了湖北大鼓,这种起源于黄陂的说唱艺术深深吸引胡中裕。毕业后,胡中裕参加了前川街的文艺宣传队。那时,宣传队定期要参加汇演活动,写歌词、谱曲子的重担落在了胡中裕的身上。

  从事文艺创作,不仅要熟知各种艺术形式,对于乐器也要知晓。胡中裕拜访了多位民间艺人,从学哼唱,到拿起笔谱曲子、写歌词,胡中裕沉心学习,对湖北小曲、湖北大鼓、湖北道情、湖北渔鼓等艺术形式达到如数家珍的境地。

  一人撑起文化站19年

  1979年,胡中裕借调到前川街的文化站,可是等到了文化站,胡中裕才知道,文化站只有他一个人。如何让文化站运转起来?胡中裕觉得要将文艺形式传播开来,就需要走机关、走学校、走乡村。

  经费少,文艺活动组织难,那就跑到各个单位主动服务,当胡中裕得知每年都会有“税法宣传日”,能否将文艺形式和国家政治宣传结合起来呢?于是他就来到了黄陂区税务局,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文化站来组织一场“税法杯”风筝比赛,将税法知识写在风筝上,然后邀请街道的居民参与到比赛中来,税务局则负责举办活动经费支出。

  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税法知识得到了传播,风筝比赛好评如潮,创新模式有了反响,这更加坚定了胡中裕的信心,他按照文艺形式的不同,举办了十种类别的比赛。

  胡中裕除了跑机关单位,还将文艺表演带进学校,他组织起了园丁艺术团,将有文艺爱好的老师组织在一起,他来负责创作节目,老师们负责表演,把成型的节目带进黄陂区的小学与中学,广受师生好评。

  1998年,胡中裕调到黄陂区民政局工作,离开了一个人经营19年的文化站。

  组建艺术团送文艺进基层

  虽然离开了文化站,但是胡中裕的文艺创作并没有停下来。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创作新的作品,将党的政策、文明新风送到群众身边。

  2006年,退休后的胡中裕文艺创作热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饱满,他和老伴杨智敏将身边爱好文艺的居民号召在一起,组建起了“木兰艺术团”。

  团队组建起来后,胡中裕负责创作,老伴负责导演,一场场成功的表演让这个民间艺术团逐渐在黄陂有了名气。他们开始走入街道、走进乡村,由胡中裕创作的《福气婆》,通过地道的黄陂方言小品形式,讴歌媳妇孝敬老人的优秀品德,如今该作品已经持续表演了十多年,经久不衰。

  近些年来,胡中裕创作了精准扶贫力作《扶在点子上》,他热爱家乡、礼赞楷模,创作《绿水青山美黄陂》《印象黄陂》《人文黄陂赞》等优秀作品,为好山好水好黄陂大唱赞咏。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六十年来,胡中裕始终坚持讴歌正能量,唱响主旋律,用一支坚毅的笔、一颗火热的心,歌颂党和祖国,赞美美丽的家乡和勤劳善良的人民。(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张吉晴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黄士峰 通讯员 夏作为 邱舒 彭希瑞 实习生 巫晓玲 颜昊)

  

责任编辑:王炯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