浠水洗马畈村:传承红色基因 蹚出致富之路

A-   A+
发表时间:2021-04-16 09:15    来源:湖北文明网

  步入洗马畈村红色记忆馆,历史的气息迎面扑来,映入眼帘的文字、娓娓道来的诉说、精心布置的陈设,向每一位到访者讲述着在这里曾发生的故事。

  洗马畈村位于浠水县洗马镇镇区附近,这里北通罗田,东通英山,南通蕲春,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这片土地上,有徐向前元帅挥师南下的战斗足迹,也曾留下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夜宿西山庙的身影,震慑鄂东的洗马畈战斗就发生这里。

  近年来,洗马镇党委利用洗马畈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将洗马畈村作为基层党建重点项目打造,建设以洗马畈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为主体的综合性红色文化中心,强化党建引领作用,传承红色文化精神,发扬红色革命传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

  讲好红色故事 建立教育基地

  “1931年夏,时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参谋长的徐向前率领大军南下,在洗马畈地区与国民党十五军四十一师相遇。9月1日拂晓,战斗全面打响……”洗马畈村党总支书记李长江正在给参观者讲述洗马畈战斗的经过,看着“洗马畈·红色记忆”馆详实的视频资料与古迹展览,这场令人热血沸腾的战斗仿佛就发生在眼前。

  “洗马畈·红色记忆”馆位于洗马畈村村部,是洗马畈村围绕“红色传承、金色业绩、绿色发展、蓝色生态、橙色服务”五个方面打造党建示范点建设项目的核心内容,配套建有55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在广场四周以二十四孝等传统文化精神及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宣传内容强化文化氛围,同时还建有以“洗马花灯”文化为主题的文化长廊。

  为了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作用,大力弘扬传承革命精神,洗马畈村“两委”一班人,历时三个月,收集文字材料十万余字,图片资料三百余张,收集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老物件数十个,转移遗址构造物一处,打造特色景观两处,在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内建成150平方米的“洗马畈·红色记忆”馆。该馆收录洗马畈战斗时期的文字资料,配备专业讲解人员,配套完善的设施,被浠水县委组织部定为浠水县首批红色教育点。

  宣传红色文化 打造“鲜红名片”

  洗马畈村以打造“红色文化”为契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思路。

  “洗马畈·红色记忆”馆建成以来,累计接待全县各级组织前来考察学习的党员干部4000人次,参观群众1万余人次。洗马镇党委充分发挥其红色教育作用,宣扬红色文化,多次在这里组织开展红色故事宣讲、红色故事会、党旗下的演讲等活动。洗马镇中小学生到此开展“听红军故事,学红军精神”等爱国教育活动,从小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树立崇高理想,努力学好本领,争做国家的有用之材。“洗马畈·红色记忆”馆成为洗马镇宣扬红色文化的一张“鲜红名片”。

  洗马畈通过打造红色教育氛围,以“严、高、总”的要求,不断强化支部战斗力。

  以“严”促进,落实党建责任。始终坚持把讲政治贯穿党建工作全过程,紧紧围绕新时期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功能,不断提高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以“高”标准,提升党建质量。认真践行新时期党的组织路线,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服务水平,努力提高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按“总”要求,强化基层保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基层党建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做好日常各项工作的同时,抓好重点工作,发扬党员模范精神,传承“红色精神”。

  传承“红色精神” 蹚出致富之路

  “革命时期党员带头,和平时期党员更要带头!”这是李长江给全村党员们提出的要求。在村“两委”带领下,勇于争先、不畏艰难的“红色精神”在洗马畈村不断传承。

  近年来,洗马畈村不断攻坚克难,探索致富道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现有酒厂、油厂、精养鱼池、休闲农庄及各种店铺几十家;建有养殖、种植两个专业合作社,安排脱贫人口相关产业基地就业年均500余人次。村民收入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先后多次被评为浠水县先进基层党组织、五星基层党组织、县级红旗党支部。

  洗马畈村“两委”积极对接本村有创业意愿的在外能人,利用春节、清明等传统假期入户宣传创业政策,鼓励发展生态立体农业,创办年产值近500万元的天和养牛合作社和年创收达270万元的浠水县昊熠建材有限公司,全面带领村民致富,村集体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年集体收入近20万元。

  洗马畈村“两委”组织成立党员先锋队,给党员们划分责任区,安排包保户,引导党员主动领办村级事务,帮助开展环境整治、矛盾调解、服务群众。还结合党员积分管理制度,将党员的日常表现量化打分,作为评优评先依据。党员们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成为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

  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洗马畈村在铭记历史传承文化的同时,也将继续为乡村振兴而奋斗,为建党100周年华诞奠定基石。(湖北日报 通讯员 汪东旭 谌涛 胡洁)

责任编辑:何霄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