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武昌南湖街道擦亮志愿服务特色品牌

A-   A+
发表时间:2021-04-16 08:49    来源:湖北文明网

    

2020年2月23日,武汉市华锦社区的志愿者为社区居民分装爱心蔬菜。 (新华社资料图片)

  3月31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公布2020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武汉市武昌区南湖街道华锦社区获评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这是继2015年中央花园社区获此殊荣后,南湖街道崛起的又一个志愿服务先进典型。

  为什么是华锦社区?为什么又是南湖街道?带着这些问题,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前往探访,寻找华锦社区、南湖街道做优志愿服务工作的答案。

  1个社区活跃着29支志愿服务队

  华锦社区建于1999年,下辖4个小区,常住居民1.2万人。

  虽然设施相对老旧,但走进华锦社区,最大的感受是整洁、有序。

  过去的华锦社区可不是这样。

  “社区里不仅有商品房,还有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居民结构复杂、素质参差不齐。”社区党委书记周林说,因为对居住环境不满意,曾有居民提议,用围墙把不同类别的居民楼隔开。

  周林认为,大多数居民仅在这里居住,没有归属感,“这样下去,社区治理会陷入恶性循环。”

  社区工作人员数量有限,仅靠他们治理好社区不现实。改变现状,需要“引援”。

  “援”从哪里来?社区的答案是,愿意发挥余热的退休老党员、老先进。

  2016年起,华锦社区通过鼓励老年人参加社区文艺活动,识别出社区里的流动老党员。并通过“老带新”模式“发展下线”,逐渐扩大这一群体规模。

  5年来,共有245名流动老党员主动亮明身份。在社区党组织的引导下,他们投身于“老格子”“巧姐姐”“老红帽”等29支志愿服务队,成为社区治理的生力军。

2020年11月27日,华锦社区居民、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ICU护士长蔡利萍为社区居民义诊。 (视界网 昌宣 摄)

  疫情大考为志愿服务注入新鲜血液

  廖月琴是长江职业学院教师,2019年搬入华锦社区。

  去年2月19日,廖月琴作为下沉党员加入社区战疫队伍,负责卡口值守、菜品团购等工作。

  在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下沉党员的共同努力下,华锦社区成为武汉市首批无疫情社区。

  廖月琴坦言,初来乍到没有融入感,更谈不上给社区做贡献。但刻骨铭心的战疫经历让她感受到,华锦社区是一个团结、有爱的大家庭,值得每一位居民用心守护。

  疫情平稳后,周林和同事们将新增的志愿服务力量“分门别类”,筹建律师帮帮团、红色医疗队、教师联盟和大学生志愿者团队4支志愿服务队。

  得知消息后,廖月琴第一时间报名加入了教师联盟,利用下班、周末和寒暑假时间,积极参与社区各类志愿服务工作。这一举动也感染了她的丈夫和两个孩子。

  “丈夫工作很忙,但只要有时间,就会带着孩子和我一起参与邻里关爱等志愿服务活动。”廖月琴说,在这个小家里,志愿服务精神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变化,如今即将成为家风向下一代传承。

  战疫英雄妻子主动请缨担任楼栋长

  战疫英雄、原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的妻子蔡利萍就住在华锦社区,她也是一名社区志愿者。

  蔡利萍是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ICU护士长,日常工作非常繁忙。

  尽管如此,她仍选择加入红色医疗队,利用闲暇时间参加志愿服务。此外,还主动请缨担任所在楼栋的楼栋长。

  红色医疗队成立不到半年,蔡利萍已经参加了3次义诊,开展了2次医疗知识讲座。

  疫情期间,蔡利萍坚守岗位,舍小家顾大家,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帮忙照顾孩子,让她感觉到来自社区的温暖。

  “作为社区的一分子,我也要贡献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谈及加入红色医疗队和担任楼栋长的初衷,蔡利萍说。战疫经历让她明白了人与人互帮互助的重要性,也让她看到了自己在工作之外还能做出更多贡献。

  蔡利萍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刘智明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尽心尽力,一直把医院和医护人员当做家庭和家人对待。丈夫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也是推动自己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重要原因。

  目前,蔡利萍正筹划下一场医疗知识讲座,她将带领医护团队走进华锦社区,为社区居民进行心肺复苏教学演示。

  周林说,志愿服务队队员和下沉党员们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志愿服务精神就像一股暖流在社区中流淌、传播,不仅滋润每一位社区居民,也鼓舞更多人发挥特长、积极加入到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来。

  南湖街道最宝贵的资源是人

  “做优志愿服务工作,南湖街道有传统、有土壤、有氛围。”在南湖街道党工委书记郑丽霞看来,华锦社区为街道再夺殊荣,“不是意外惊喜,而是实至名归。”

  南湖街道下辖6个社区,居民7万余人。素质高、观念新,对社区治理抱有较高期望的人不在少数。

  出于推动大家改善“猫眼看世界”的邻里关系,2002年,南湖街道打造“邻里文化节”,倡导“以人为本、以邻为亲、以和为贵、以文为魂、以助为乐、以诚为根”的邻里文化精神。

  19年来,“邻里文化节”年年不落,不仅成为南湖街道的特色文化名片,也成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

  郑丽霞说,南湖街道最宝贵的资源是人,找到人、凝聚人、用好人、幸福人,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才能有效提升。

  统计显示,南湖街道的7万余名居民中,编入已备案登记志愿服务团队的居民和注册志愿者,总数超过1万人。志愿服务土壤之深厚可见一斑。

  “疫情造成的负面影响很大,但对南湖街道而言,我们从‘危’中看到了‘机’。”郑丽霞说,疫情期间,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下沉党员“拧成一股绳”,他们的付出和努力得到居民们的认可,“这股强大的基层社会治理力量如果随着疫情的平稳而消散,是件多么可惜的事。”

  基于此,去年以来,在南湖街道引领带动下,中央花园、华锦、都市桃源、新世纪宝安花园等6个社区纷纷发力,持续擦亮“南湖大妈”、银发先锋、居民服务直通车等多个志愿服务品牌,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不断完善。

  “中央花园社区和华锦社区作为榜样走在前列,其余4个社区一定会努力向先进看齐,争取尽早让南湖街道每一个旁观的‘你’,都变成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行动的‘我’。”郑丽霞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源 通讯员 吴迪 高羽翯)

责任编辑:何霄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