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县“幸福使者”温暖秭归留守老人

A-   A+
发表时间:2020-10-15 10:28    来源:湖北文明网

  在秭归县桂花坪村,“幸福使者”每天早上敲门看望留守老人。(通讯员 刘珍 摄)  

  秭归县泄滩乡桂花坪村,地处西陵峡中段北岸,山陡人稀,海拔较高,农业产业基础薄弱。全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留守老人有近30人。可今年以来,村里的独居留守老人天天都听得到敲门声。

  原来,村里以党员干部、“两长八员”、群众代表为志愿主体组建了“幸福使者”敲门关爱行动团队,每天敲门问候老人,用行动温暖群众的心。

  秭归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通过双星评比、公益创投等活动,孵化培育村级公益组织,村村住进一队“幸福使者”,延伸服务触角,县、乡、村、村落分别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支队、分队和小队,以多种方式服务农村留守人群。

  每天清晨响起敲门声

  “老王,起床没有?”10月11日一大早,丝丝凉风入袖,余建明添了一件薄衣,照例去看看王敏生老人。

  余建明是桂花坪村“幸福使者”志愿者,为村里像王敏生这样的留守老人和残疾特困老人提供晨间敲门服务。65岁的王敏生是该村三组的留守老人,患有风湿等病,妻子、儿子在浙江打工,常年一个人生活,十分孤独。余建明进屋后和王敏生拉起家常,询问身体状况,看看冰箱里有没有菜,检查家里的水电安全,叮嘱他按时吃药。得知近期下雨导致自来水有点浑浊,余建明马上联系修理工对供水池进行维护。

  “我得空就来,您有什么需求只管告诉我。”临走时,余建明回头嘱咐。

  王敏生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以前早上开门,周围一个人影都没有,只有鸟叫声,实在太寂寞就听听歌;现在余建明每天敲门,嘘寒问暖。“我身体不好,家人不在身边,感谢余建明来看我,让我有了家人在身边的感觉。”

  该村党支部书记王大科介绍,根据5个村落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情况,结合就近、年龄、性格等因素,确定与老人结对的志愿者。“留守老人都有了结对‘幸福使者’,有的村落偏远,购物不便,志愿者还帮老人采购物资,解决生活中的小困难。”

  4000志愿者当“配送儿女”

  疫情期间,桂花坪村70多岁的留守老人张其秀不慎摔跤,腿部受伤,一人卧床休息。“岁数大了不会上网,买菜怎么办?”封控时期,她犯了愁。

  没想,当天下午,她家的门被敲响了,一位身穿红马甲、戴着口罩的志愿者过来教张其秀在手机上购买蔬菜水果。

  第二天一早,一位红衣姑娘将张其秀在网上买的菜提进门。“姑娘,你比女儿还贴心哪!”张其秀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秭归征集4000名幸福志愿者扮演起“儿女”的角色,分片区全时段、全覆盖关爱留守老人,有的上门教老人线上买菜的操作方法;有的分组建立通联群,将各超市、药店联系方式告知老人,通过打电话下单的方式,减轻老人的操作负担;对部分腿脚不便的独居老人,志愿者帮忙将物资送到家门口。

  为推动村“幸福使者”公益组织长效运行,秭归实行“双星评比”(即星级村落和星级户评比)向公益倾斜,“幸福使者”开展公益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了。

  公益积分汇“爱心银行”

  平时,乡亲见面常问候“吃饭了吗”。可在茅坪镇陈家坝村,见面打招呼变成“您积分了吗?”

  村民关心的“积分”,是从事志愿服务换来的。年过六旬的村民高德江说,扫地、捡垃圾、管护公益设施、关爱老人等都可以积分。“这些积分有用着哩,1分等于两块钱,可用来兑换洗衣粉、大米、肥皂等生活用品。”本月以来,高德江已积累了10分。

  村里有一家爱心超市可用积分兑换物品,最低的1分可兑换橡皮擦、铅笔等,最高63分可兑换50斤大米。贫困户高德菊用积分兑换了1包洗衣粉和1瓶洗洁精,“既做了好事,又锻炼了身体,还可以兑换物品。”她挺高兴。

  如今在秭归,乡亲参与村级公益活动积极性越来越高,形成了以茅坪镇陈家坝村为代表的“小村落·大能量村落志愿联盟”、以滨湖社区为代表的“夕阳护航、空巢无忧”、以沙镇溪镇梅坪村为代表的“爱心储蓄银行”等一批品牌项目,创新社会公益机制逐渐补齐基层社会治理的短板。(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乐克 通讯员 刘珍)  

责任编辑:王炯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