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师德之光照耀全国文明校园

A-   A+
发表时间:2020-09-08 12:07    来源:湖北文明网

  始创于1947年的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70多年来一直秉承“绿色、人文、科学、创新”的办学理念,追求校训“仁、勤、智、信”的办学目标,形成了“文理并重、艺体凸现、民族教育、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培育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前任教育部长周济,国际知名光电专家冯哲川等一大批杰出校友。

  作为武汉市唯一获评首届全国文明校园的中学,近年来,该校在江岸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区教育局的指导下,以党建为引领,以创建文明校园为抓手,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参与文明校园创建的积极性、持续性。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专业化教师团队,把学校建成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他们,便是这所“全国文明校园”中的优秀教师代表。

  毛晓峰:

  坚守教学一线的校长

  他在哪儿学生跟到哪儿

  听课、调研、开会、抓教学、管人事、谋规划……校长行政事务繁多,但像毛晓峰一样仍像普通老师坚持一线带班教学的却很少。工作30余年,当校长8年,他长期奋战在教学工作的第一线。

  “校长也是老师,我和其他老师一样喜欢学生、热爱课堂。”除了学校管理等事务,毛晓峰一周要上近10节课。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每天晚上在家备课到11:30左右,第二天6:20不到又早早起床。毛晓峰说,他始终坚持在一线教学,就是为了了解学生、熟悉学情。“即将到来的新高考对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校长脱离教学实际,就很难把握高考改革的方向和要求。”

  身为校长的他始终把关爱学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在他的班上,不少家庭困难的学生得到过他的援助,基础较差的学生在他那里进行过“家教”,单亲家庭的学生,也在他这里得到了爱的补偿。

  面对教育不断改革,他几十年如一日,潜心教改。他多年实践的“师生合作”和“问题情境法”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学生们喜欢上他的课。他所带的班平均分、有效分人数均为校第一名,有一大批学生考上了清华、中国科技大、武大等重点大学,多名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家长们常说:毛校长调到哪里工作,学生就跟到哪里上学。

  明道华:

  闲不住的教书匠

  让历史知识成为常识

  “铁肩担道,二百严师德著荆楚;中流击楫,三千高徒才翊神州”。这是历史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明道华为庆祝学校办学70周年以“铁中”为题撰写的对联。

  胸怀“大历史教育观”的明道华,是大家眼中的专家和“杂家”。从教40年,他一直致力于以简驭繁,以促学促记。学生们都说,明老师讲课讲解活、启思巧、板书精,历史与现实结合,生动有趣。

  几十年来,他带过近20届毕业生,他的学生考过历史高考百分制96分的成绩。在武汉市“黄鹤英才”明道华名师工作室里,也孕育出一批批优秀历史教师。

  他是一位闲不住的教书匠,酷爱联语创作和专史研究,更沉迷于校园文化建构。校园里的文化墙,是明老师的“第二历史课堂”。他用一个个历史典故、名人名言、校史图文为学生们呈现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培养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网开一面、季札挂剑、一箭之仇等故事,先后为多个学科高考命题素材。

  他说:“我们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名人名言和经典故事的启迪中度过的,校园文化设计要关教系学,助益学校全员人文素养提高,要体现‘三感’:描古如古的历史感,照见当代的现实感,智见发展的未来感。让师生感受任重力行、守正争先的学校精神。让历史成为常识,我们的生活会更多彩。”

  黄劲嵩:

  青年兴则学校兴

  90后教师崭露头角

  每当谈论起“年轻教师”,似乎总有人对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心存隐忧,但也总有一些年轻人,能够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努力打破这种惯性思维。

  今年29岁的黄劲嵩是汉铁高中崭露头角的年轻教师之一。和很多立志投身于教育事业的年轻人一样,黄老师也是因为受到优秀老师的影响而选择成为一名化学老师。入职的第一天,黄老师还主动申请承担了班主任工作。

  “每当我走上讲台看到学生,就好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陪伴他们成长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虽然偶尔会有艰辛,但是过后慢慢回想起来,成就感满满。”说起自己与学生之间的点点滴滴,黄老师的眼里充满幸福。

  7年间,黄老师通过校内师徒结对指导、校外名师工作室传经送宝等活动的大力培养,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2015年“一师一优课”晒课活动获评“省级优课”;2016年全国信息化交流活动荣获二等奖;2017年参与湖北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2019年 “一师一优课”晒课活动获评“部级优课”。

  在课堂上,黄老师有着广阔的天地,将自己的所学落地,生根,发芽;在班级内,黄老师有着属于自己的舞台,实践着自己的所思所想。如今,以优异成绩送别了两届学生的黄老师又正引领着自己的第三届学生努力前行,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代青年教师的使命与担当!

  张燕琴:

  躬身垂范激兴趣

  作业本上创语境

  “报君三载栽培意,提携龙须翻乾坤”“三年琴语绕梁,五载新燕筑巢,春去秋来蕴瓜果飘香”……这是汉铁高中2020届高三(5)班毕业生对张燕琴老师毕业寄语的回赠,既饱含了对张老师的敬谢之意,又可窥见学生们非凡的文字功底。这与张老师一直奉行的“师行生效”的教学理念密不可分,一直以来,张老师努力提升自我、躬身垂范,吸引学生爱语文。

  字好一半文,语文老师们最头疼的莫过于学生“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而张老师从不逼学生练字,却逼自己去拜师学毛笔书法,板书时放慢动作故加修饰。有次连堂课,张老师惊喜地发现有同学在黑板上将自己的字描了一遍,作业本上也会有被描摹的批语。于她的示范中,学生们发现了中华文字之美,并激发了他们向“美”的内动力,张老师说:“如此,还会愁学生书写不美吗?”

  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张老师还常常为学生创造互相赠答的语境,批改作业时,张老师会批上:“感君区区怀”“只言片语愁煞人”等话语,并让学生续上答语。不仅如此,张老师还一直坚持创作下水文,手把手地教授学生写作方法,与学生共同体验写作的苦与乐,渐渐地,同学们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对此,张老师说:“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

  龚彪:

  受学生欢迎的“彪哥”

  助全班都考上本科

  作为一名班主任,龚彪老师经常组织科任老师召开班级教导会,发挥团队的集体智慧,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关爱的大家庭。他和学生亦师亦友,三年的时间相处下来,龚老师成了最受同学们欢迎的“彪哥”。

  疫情期间,考虑到班上少部分学生数学较为薄弱,龚老师便撰写了“解题微心得”并分享给同学们,为同学们在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方面提供了更为有效和精准的帮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课余时间,他要求全班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制定符合自身学习特点的学习计划,并每天在他那里汇报“打卡”。龚彪常常根据具体情况给每一位学生提供指导意见,并与各科科任老师一道及时给予关心和鼓励。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20年高考中,龚老师所带的班级(文科)共有44名学生,其中周文卓同学以605分的好成绩考上华中科技大学,34人考上985、211和一本院校,全班均“上岸”本科。

  “非常幸运遇到认真负责的龚老师,在他的教导下,孩子们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长。”回想起和孩子们一起走过的三年时光,家长们说得最多的便是感激。“纵使人不见、声必闻,知识相伴;纵使路不通、情必达,关心常依。”这是同学们对龚彪老师最真心的评价。(楚天都市报记者 国倩 通讯员 李颖 侯君)

责任编辑:王炯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