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米床单画布描绘抗疫英雄 1500件实物档案记录武汉战疫

A-   A+
发表时间:2020-06-15 11:15    来源:湖北文明网

   

美术老师易小阳以2米长的床单为画布创作的布画。

  有援鄂医护人员签名的防护服、别具纪念意义的天河机场爱心登机牌、志愿者用过的对讲机……一件件战“疫”物件,留下武汉众志成城、齐心抗疫、共克时艰的珍贵记忆。

  武汉市档案馆在抗疫期间,注重征集抗疫实物,目前已有1500余件物品入馆收藏。

  绘就钟南山等抗疫英雄风采的画作、志愿者按下红手印的遗嘱、援鄂医护人员签名的防护服、志愿者用过的对讲机、别具纪念意义的天河机场爱心登机牌……一件件市民身边的“战疫”物件,留下武汉众志成城、齐心抗疫、共克时艰的珍贵记忆。

  疫情发生以来,武汉市档案馆开展疫情防控档案征集,截至目前,已收藏疫情防控档案实物1500余件。

抗疫人员签名的志愿者帽子

  美术老师为抗疫人员绘床单画

  在武汉市档案馆收集到的疫情防控实物档案中,不少为民间人士捐赠。63岁的美术老师易小阳创作的大型丙烯床单画和抗疫主题速写被收集入馆。

  记者看到,这幅大型丙烯布画长宽各2米,展开就是一块大布,上面写着“中国加油,武汉挺住”。画布上,饱含深情的钟南山院士速写、长江大桥上疾驰的救护车、医护人员奔走救援的神态,成为武汉抗疫的悲壮记忆。

  为何要选择床单来作画?易小阳介绍说,疫情期间无法买到大幅的画纸,后来热心邻居提供了一张床单。由于画幅太大,他只好把床单铺平在小区一处空旷位置进行创作。画作创作完成,还被邻居们挂到了小区服务中心门口。

  易小阳坦言,捐赠时心中还有些不舍,但想到这些画在武汉市档案馆保存和展出后,可以让更多的人记住这段历史,也算是为抗击疫情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冯艳斌拿着画册,与妻子在武汉市档案馆门口合影

  司机为医疗队员拍照做成画册

  疫情期间,武汉207路公交车司机冯艳斌从事援汉医疗队接运工作,每天用手机拍下抗疫英雄的感人瞬间,然后做成画册。他自费出版的“战疫纪念画册”和他本人的工作证,被武汉市档案馆收藏。

  疫情期间,冯艳斌主要负责接运援汉医疗队员,与四川第二批援汉医疗队员接触最多。“他们千里迢迢来到武汉,救护武汉的病患,他们是我们的真心英雄。”在住地酒店,冯艳斌用手机拍了医疗队员合影、过生日、撤离等内容的照片,并做成了画册。从精选照片、文字说明到联系印刷企业,他前后忙碌了差不多一个月,花费6000多元,一共制作了180本纪念画册。

  为了表达感恩之心,冯艳斌决定近期自驾去四川,将画册送给队员们和医院。“我想表达一个普通武汉人对他们的深深敬意与感激之情。”冯艳斌说。

童女士的手写遗嘱

  志愿者担心意外提前写下遗嘱

  “如果在这次志愿服务过程中遭遇不测,请我侄儿作为我遗嘱的执行人。”在武汉市档案馆收藏到的实物档案中,一份按着手印的遗嘱引人注意。

  写遗嘱的童女士是武汉一位80后志愿者。她告诉记者,疫情之初情况特殊,不知道会面临什么情况,自己也在生病,于是写下了这份遗嘱。她是一名单亲母亲,儿子刚上初中,于是就将侄儿作为遗嘱的执行人。

  疫情期间,童女士加入了志愿者团队,先是在微信群里帮助调度医疗物资运输,后来帮助孤寡老人寻找平价生活用品。让她感动的是,一位来自山东滨州的网友看到她的事迹后,手工制作了一张画报寄给了她。这次她除了向档案馆捐赠遗嘱外,还捐赠了个人的战疫英雄证和这张手工海报。

  目前,武汉市馆已征集入馆的援汉医疗队签名袖章、医护用品、社区防控资料、照片、抗疫日记、来往书信等实物1500余件。

  武汉市档案馆有关负责人说,“期待更多单位或个人提供抗疫档案资料,真实完整地保存武汉这座英雄之城的抗疫历史。”(楚天都市报记者 王荣海 通讯员 刘英 甘超逊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 邹斌)

责任编辑:李欢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