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五一”期间疫情防控工作综述:战“疫”弦不松 防控劲不懈

A-   A+
发表时间:2020-05-06 09:01    来源:湖北文明网

  5月5日,武汉市武昌区户部巷,工作人员为进出人员测量体温。“汉味小吃第一巷”户部巷重新开巷后,食客需凭健康码,测温合格后进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蔡俊 摄)

  5月4日,武汉市汉口火车站,旅客保持安全距离,经测温合格后出站。(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蔡俊 摄)

  4月8日武汉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制措施以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战报”频传——

  4月18日,全省市县疫情等级评估均为低风险;4月26日,全省在院治疗新冠肺炎患者“清零”;5月2日,全省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调整为二级。

  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指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各方面大力支持下,在湖北人民特别是武汉人民积极参与配合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成绩来之不易,更须倍加珍惜。

  “五一”期间,湖北省继续坚持“内防反弹、外防输出、严防输入”策略,坚持党政主要负责人直接指挥疫情防控的工作机制,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加强重点单位、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精准防控——

  看社区防控,湖北省、武汉市继续落实严格的小区封控管理,“身份必问、信息必录、体温必测、口罩必戴”的“四必”要求一个都不少。

  看旅游景区,全省景区严格落实防控措施,推广预约式旅游,控制人流、及时预警,游客有序排队、佩戴口罩,文明旅游蔚然成风。

  看复工复产,全省始终坚持疫情防控“底线”,守住安全生产“红线”,加快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亿元以上续建项目人员复岗率达94.4%。

  看医院学校,全省各级医疗机构陆续恢复正常诊疗秩序,加强院感控制和线上诊疗;武汉市精心做好复课准备工作,全面进行校园消杀,有序组织师生返岗返校,首批5.78万名学生5月6日开学。

  省委书记应勇表示,湖北将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做好较长时间科学精准常态化防控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确保疫情不反弹、疫情防控不前功尽弃。

  压实责任——

  时刻绷紧“一根弦”

  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要抓好重点地区、重点群体疫情防控工作:

  ——湖北省和武汉市要继续加强社区防控,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对治愈患者的关心和帮助。

  ——各地要落实和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继续坚持必要的人员管控和健康监测措施,指导企事业单位和各类公共场所落实防控要求,引导群众做好必要的个人防护。“五一”期间要做好交通工具场站消毒通风等工作,加强景区疫情防控。要有序推进学校复学复课,压实学校主体责任,确保师生身心健康。

  声声嘱托,字字千钧!

  4月30日,省委书记应勇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就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推进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精神,落实和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抓实社区、公共场所和企事业单位的科学精准常态化防控,扎实做好“五一”期间各项工作,确保疫情防控之弦不松,安全生产底线守牢。

  疫情防控,责重如山!

  5月1日,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晓东赴武汉市检查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深入黄鹤楼景区、宏基客运站、武汉地铁8号线二期街道口站等地,实地查看体温检测、扫码登记、安全监管、应急处置等工作流程,要求统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牢牢守住疫情防控底线、安全生产红线和工程质量生命线,坚决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确保节日期间平安稳定。

  社区、学校——

  疫情防控“无死角”

  “请出示健康码并接受测温,副驾的女士也请配合。”5月4日15时,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华侨城小区机动车入口,安保人员拦下市民张先生的私家车。“我们小区的安保做得很到位,进出停车场都要扫码测温。”张先生说,流程看似复杂,但这是对小区所有住户负责,对此表示理解和支持。

  5月5日上午10时,在黄冈市黄州区江岸名都小区,黄冈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丁琪、长江小学教师洪宇两人臂挽红袖章,站在门外卡点,对进入人员扫码、测温、登记。小区综合党支部书记郝诗光介绍,“五一”期间有35名下沉党员干部参与值守,在小区实行“身份必问、信息必录、体温必测、口罩必戴”的“四必”管控,对外来返黄人员登记身份信息、查验核酸检测报告,并向社区上报其前14天的活动轨迹。

  “小区持续封控管理,是健全完善疫情防控长效机制的重要抓手。”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城市重启后,人员流动聚集风险明显增加,居民防范意识有所松懈,社区防控力量也有所调整,加上还存在一定数量的无症状感染者和康复出院后的复阳患者,保持防控成果的任务仍然繁重,常态化防控这根弦必须时刻绷紧。

  5月6日,武汉市首批121所学校毕业年级5.78万人即将开学。5月5日,武汉三中晴川高中校门外,测温棚、智能测温系统均已准备就绪。走进教室,学生桌椅间的走廊间隔约为1米,每张课桌上摆放着一个透明的可折叠式就餐防护隔板。

  “这是个定制的就餐防护隔板,就餐时支起来,又可以折叠收纳,能避免学生就餐时交叉感染。”武汉三中副校长夏良豪介绍,该校区有700多名高三学生,目前高三教师和工作人员已全部做了核酸检测与血清检测。“为保证每个学生单人单座,学校将高三年级原14个班分为25个班,每班人数均在30人内。”

  目前,武汉市正对全市校园进行彻底卫生清洁和预防性消杀,特别是教室、食堂、宿舍、厕所、洗漱间等重点管控场所。第一、二批开学的所有教职员工全部进行健康检测,所有学生返校前须进行健康检测监测。市外师生员工返汉,严格落实开学前居家观察14天的要求。处于高风险、中风险区的师生员工暂不返校;仍在境外等疫情严重、实施交通管制应急措施区域的师生员工暂不返校。武汉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的是确保做到校园疫情防控‘无死角’。”

  景区、医院——

  网上预约分流成新风

  5月5日上午,武汉市黄鹤楼公园入口处设有安全检查处,游客扫健康码、测量体温并出具预约成功的相关凭证后,才能进入售验票区域。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减少人员聚集,黄鹤楼实行预约制,每日全园预售门票4000张,公园瞬时接待最大游客量限为3000人次,主楼参观实行分时预约,最大游客量限定为300人。

  在宜昌市,“五一”假期旅游市场明显回暖,各大景区均推出了预约制:坛子岭观景平台是俯瞰三峡大坝最佳位置,为防止游人过多过密,景区将动态参观人数控制在50人以内;兴山朝天吼漂流景区仅开放室外景点,游客通过网络和旅行社预约购票,确保游客人数不超过承载量的30%。位于长阳的清江画廊景区,要求游客提前一天实名预约购票。

  省文化和旅游厅介绍,为确保省内各景区不出现人流爆棚、井喷现象,假期前就发布“全省A级旅游景区接待量”“全省4A级旅游景区预约方式”,推广“无预约 不出游”的新理念,实行严格的流量管控制度,游客接待量不得超过原最大承载量和原瞬时承载量的30%。

  全省各大医疗机构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五一”前,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医疗救治与疾控组,就恢复正常医疗秩序召开专题会议,要求落实防护措施,加强院感控制,并发挥互联网医疗服务优势,加强线上诊疗工作。

  目前,我省各大医疗机构正努力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功能,为慢性病患者和复诊患者提供线上健康评估、健康指导、健康宣教、就诊指导、慢病复诊、心理疏导等服务。全省以“健康湖北”为平台开通“问诊一点通”APP,建立25家互联网医院,开通“云诊断”“云门诊”,为慢病患者提供线上诊疗,第三方药品邮寄等医疗服务,全省累计开展线上咨询问诊59万余人次。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共开通21家互联网医院医保支付。

  复工复产——

  “五个到位”常态化

  5月4日,省重点项目鄂州机场的先导工程——中建股份走马湖水系综合治理工程一标段正在进行跑道填筑,现场近300台施工车辆、约1150名建设者有序忙碌。

  “这场景,像极了三个多月前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现场。”该项目党支部副书记骆良曾担任雷神山医院医护区项目的党支部书记。他表示:“虽然湖北防疫级别降到了二级,但我们丝毫不敢松懈。建设‘两山’,让我们更懂得疫情防控的重要。”据了解,该项目复工之日即实行测温、实名登记、场区消杀、人员体检、防疫教育“五个百分百”,至今现场仍设有3个测温点,入口处设置测温打卡机,每日确保每人测温登记不少于2次,全场消杀不少于2次,防疫物资储备不少于20天使用量。

  在武汉,东风本田有限公司涂装二科周旻表示,复工复产以来,东风本田高度重视生产线作业防疫工作,展开全员防疫安全培训,并在车间各个区域张贴行为规范及防疫提醒标识。为了让员工安心上班,涂装二科生产线每天消杀2次,20公斤一桶的消毒水一天要用掉18桶。

  在襄阳,襄阳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除了做好企业自身生产防控工作外(无疑似、无确诊),五一期间还与远在欧洲的襄轴波兰工厂视频连线,将企业疫情防控措施和经验分享给波兰工厂,并积极与地方政府、银行等沟通,争取各项政策,帮助波兰工厂打胜抗击疫情和生产经营两场战役。

  省经信厅表示,疫情发生以来,该厅成立了工业企业服务专班,建立逐日调度机制、政策落实机制、难题会商机制、信息化工作机制,督促企业落实疫情防控的责任和措施,确保全省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做到防控机制、员工排查、设施物资、环境消杀、安全生产“五个到位”。

  (湖北日报 记者:成熔兴、余瑾毅、李源、朱惠、王成龙、王馨、刘天纵、艾红霞、张倩倩、王理略、龙华、雷巍巍、柯利华)

责任编辑:李欢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