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军区:凝聚军民同心战“疫”的磅礴力量

A-   A+
发表时间:2020-04-17 09:36    来源:湖北文明网

  驻鄂部队运力支援队举行火线入党仪式。 (视界网 粟毅 摄)

  驻鄂部队抗击疫情运力支援队车队行驶在武汉三镇,为武汉市民运送生活物资。 (视界网 吴丽敏 摄)

  

  十堰军分区组织民兵搬运抗疫物资。 (省军区供图)  

  这是一条带“火”字的生命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湖北省军区先后有67名在抗疫中表现突出的官兵火线入党,一批民兵干部在执行疫情防控任务期间被火线提拔,多名因疫情防控措施不力的干部被火线问责……

  这是一条带“战”字的生命线——

  231名在外干部第一时间回归战位,99%的军师团三级主官全时在岗,359个党员突击队冲锋在前,144名医护类文职人员请战一线,近百万人次民兵汇聚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这是一条带“实”字的生命线——

  一张催人奋进的《荆楚战“疫”快报》,两份向抗疫英雄学习的《决定》,五堂冒着热气的抗疫专题教育,无数个可歌可泣抗疫故事汇集的平凡感动……

  为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湖北省军区坚决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把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构筑在任务一线,一道道指令,一声声誓言,一曲曲战歌,凝聚起荆楚军民同心战“疫”的磅礴力量。

  18个字的战“疫”动员令 

  ——“四战”吹响抗疫号角 

  “疫情趋紧,速回!”“风暴”来临前,一道干部收拢的密令连夜下达。

  “就是天上下刀子,我也要赶回去。”正在老家休假的远安县人武部政委张德军,在道路封控的情况下,自带干粮骑着自行车,沿着省道一路骑行,日夜兼程420余公里,赶回单位抗疫。

  “主官领战,党员主战,民兵参战,文职人员转战。”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慷慨激昂,这道仅有18个字的战斗动员令,却让官兵热血沸腾,义无反顾奔赴抗疫一线。

  武汉市江岸区人武部政委李兴化,家与单位只有一江之隔。疫情发生后,他每天坚守在防疫一线,2个多月没踏进一次家门,“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主官带头就是最有力的号令!”

  在李兴化的指挥带领下,江岸区300多名民兵日夜奋战在16个街道、52个疫情防控执勤点,有的家属怀有身孕,有的家人确诊感染,但没有一个人退缩。

  2月3日晚,武汉市宣布在洪山体育馆、武汉客厅、武汉国际会展中心3处建设“方舱医院”。接到地方请求后,驻鄂部队抗击疫情运力支援队火速调集50台运输车前往支援,官兵们一夜未眠,硬是赶在天亮前抢出了一个“生命方舱”。那一声声“是党员的跟我上”,成为90后战士魏华晟刻骨铭心的记忆。第二天,他回到营地的第一件事就是递交入党申请书。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精神桅杆!”省军区副政治委员吴海涛说,驻鄂部队抗击疫情运力支援队260名队员里,超过一半是党员,有瞒着父母报名出征的,有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有一家数人战斗在一线的……“我是党员我优先”,这是他们给出的共同理由。

  随州市民兵连长王进不仅自己主动要求上防控一线,他还动员自己的父亲、母亲、哥哥、嫂子和妻子全部加入到防疫一线。一家六口齐上阵,换来的是全村3000人无一人感染。

  武汉市汉阳区民兵连长杨家强在封控点连续奋战3天3夜,因体力透支休克紧急送至医院抢救,他出院后的第二天就回到岗位,“民兵就要有民兵的样子,这点苦算什么!”

  “兵民乃胜利之本”,无数个王进、杨家强发动起来,就是一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疫情发生后,武汉第7干休所代理门诊部主任王新江和第15干休所代理门诊部主任姜晓英,面对一样的考验:省军区系统改革后,他们所在的干休所门诊部没有一名现役人员。“越是困难,越是考验我们的时候。”两位“孔雀蓝”带领门诊部同志全力奋战,力保疫情防控战线不失守。

  18个字的战“疫”动员令带来了什么?一组数据足以说明——

  231名在外干部火速归队,省军区军师团三级主官在位率达99%,全区359个党员突击队冲锋在前,144名医护类文职人员请战一线,日均2万余民兵汇聚在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用身边故事激励身边的人 

  ——以情动人,持续激发抗疫斗志 

  十几年前,省军区政治工作局主任黄明村是原广州军区某舟桥旅政治部主任,至今他还记得,当年官兵们从演习场上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战地快报。一张小报,承载着那个时候的朴素情怀。

  十几年后,黄明村在抗疫战场复制了当年的做法。白天他下沉一线,晚上伏案审稿忙至深夜。令他欣慰的是,当一张张带着墨香的《荆楚战“疫”快报》送到一线,官兵依然和当年一样从中寻找动力。“用身边的故事激励身边的人,用身边的先进帮带身边的人,这是战地快报的魅力之所在。”黄明村说。

  时代在变,政治工作接地气的特质始终没有变。与疫魔作斗争,是精神的对垒,也是意志的较量。

  激起无穷斗志的,有时是一封信。这几天,一封由时代楷模、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亲笔写的慰问信,在恩施军分区引发热议。来凤县人武部政委刘洋捧读战斗英雄的慰问信,为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官兵和民兵作动员。虽然大部分同志已连续奋战了一个多月,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

  激起无穷斗志的,有时是一份《决定》。2月23日晚,“抗癌老兵”、省军区咸宁干休所老干部唐光友去世。弥留之际,做了一辈子好事的老兵,为抗疫一线捐出了自己的最后一笔款,并把遗体也捐出供医学研究。唐光友用自己最后一份余热,兑现了“把一切献给人民”的诺言。

  省军区党委迅速作出《决定》,在抗疫一线掀起向唐光友同志学习活动的热潮。“唐老为党和国家奉献一生,我们要继承他的遗志,战胜疫魔!”咸宁干休所协理员李磊眼含热泪说。

  激起无穷斗志的,有时是一篇日记。大悟县城关镇武装部部长余奎元患有糖尿病、糜烂性胃炎,年前刚做完手术,医生再三叮嘱他要静养两个月。但考虑到防控形势严峻,镇里人手比较紧张,他仍然坚持上街入户开展防疫工作。余奎元在自己的战“疫”日记里吐露心声:“我是武装部长,理应带好头。有些事我去做了,别人就不用去做。”朴实的话语,引发很多人共鸣。

  驻鄂部队抗击疫情运力支援队建了一个“战疫微信群”,每天经过脱密处理后,及时发布部队任务动态,上传官兵在抗疫一线冲锋陷阵的图片、视频,转载媒体反映官兵先进事迹的新闻报道。

  2月9日,二中队三分队一班班长王春尚在向中部战区总医院运送医疗物资的途中,恰好碰到正在医院病房救治一线的妻子朱新苗,这对战“疫”伉俪拥抱而泣,令在场很多人动容。这段“偶遇”被拍成充满温情的短视频《原来你也在这里》,深深打动和激励了身边的每一个战友。

  “互联网+”政治工作有威力,也有魅力。官兵自编的《运力铁军战歌》、87岁离休老干部吕忠顺创作的诗歌《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等在互联网上推出后,官兵战斗状态保持“满格”。

  得知儿子到一线抗疫的消息后,驻鄂部队抗击疫情运力支援队战士赵鑫的母亲胡桂兰起初有点担心,但当看到他们奔驰在大街上的短视频后,母亲感动了,打消之前的顾虑,坚定支持儿子上一线。视频连线里,她叮嘱儿子:“像个男子汉一样去抗疫,全家以你为荣!”

  砥砺前行的“加油站” 

  ——抗疫在哪里展开,政治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2月下旬,一条消息引发网民关注:武汉市硚口区民兵应急排排长周帆和综合救援排抢救班班长代志刚,因在疫情防控中表现突出获提拔。

  “火线提拔是激励,更是导向。”疫情发生后,省军区政治工作局把疫情防控战场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考场,第一时间下发《关于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干部考察的通知》,作出规定:对疫情防控中表现特别突出的,可以按规定火线提拔、破格提拔,以激励更多党员干部到一线冲锋陷阵。

  在抗疫一线,火线提拔、火线入党、火线立功成为政治工作重头戏。驻鄂部队抗击疫情运力支援队二中队95后战士王力,集结后当晚就主动请战,先后多次往返于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方舱医院等高危敏感区,执行防护物资运输任务。2月23日,他和另外9名战友一起火线入党。

  政治激励、组织激励、待遇激励、精神激励……随着抗疫斗争逐步推进,省军区各级密集推出激励措施。荆州市推荐表现突出的7名民兵志愿者转为正式编制,武汉市黄陂区人武部将民兵执勤补助标准由200元/人·天提升至300元/人·天,并给每名参加一线抗疫的民兵购买人身保险。宜昌市伍家岗区将基层武装部抗疫情况纳入年度党管武装考评范围,占比10%……

  2月21日,宜昌市秭归县沙镇溪镇民兵连指导员宋青山,在抗疫一线运送物资途中,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因公殉职。宜昌军分区会同退役军人事务局申报宋青山同志为烈士,并作出《决定》,号召全县党员干部、全体官兵和广大民兵向宋青山同志学习。“宋青山是我们民兵的英雄,我们要沿着他的抗疫足迹继续走下去,用胜利告慰他的在天之灵。”秭归县一位民兵眼含热泪说。

  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环境艰苦,是这次疫情防控的特点。前不久,省军区政委谢东辉刚刚上任,就前往防控一线给官兵打气:“政治工作是我党我军的看家本领,必须贯穿于疫情防控全过程和各环节。”省军区边开进边动员,边行动边鼓动,抗疫行动开展到哪里,政治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官兵的思想问题出现在哪里,政治工作就渗透到哪里,为抗疫工作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现在全国都在帮助我们武汉,作为武汉民兵,我们必须冲在最前面!”1月30日上午,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现场,机器轰鸣,距离交付使用还有不到4天。40多名民兵应急队员站成一圈,每人说一句感言。简短的话语,却充满感召力。不到半天时间,他们就将近10吨的物资全部转运完毕。

  “有时候,一句感言胜过一堂课!”武汉市蔡甸区人武部政委吕春峰说,重大任务时间紧,政治工作都是见缝插针进行,驾驶舱、火神山工地都成了战前动员的生动课堂。

  谈起父亲从随州老家打来的一个安心电话,战士伍博雄至今心情激动。一个多月来,他一直跟着车队在武汉执行物资运送任务,家中患有抑郁症的母亲成了他最大的牵挂。得知情况后,军地领导不仅上门给送去了米、油等生活必需品,还给伍博雄的母亲送去了一个月的药品。一个安心电话,让伍博雄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他说:“我要将组织的关爱,转化为抗击疫情的不竭动力!”

  一堂冒着热气的思政课 

  ——“五看五增强”,官兵收获满满 

  十堰市张湾区人武部政委张先军,7名亲属感染了新冠肺炎。家人刚确诊的时候,正在疫情防控一线指挥战斗的张先军,一度感到恐慌。但令他感到欣慰的是,经全力治疗,7名亲属目前已全部治愈出院。

  在一堂以“五看五增强”为主要内容的抗疫教育课上,张先军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悟给官兵说:“我一家7人患病,按照正常的收费标准,治疗费用加起来是一笔巨款,但国家一分钱没收。在‘为了谁’的问题上,中国给出了最响亮的回答!”

  “五看五增强”,是省军区结合抗疫实践,为官兵量身打造的一项专题教育。“省军区官兵参与疫情防控最早、距离疫情核心最近、参与抗疫时间最长,对疫情感知也最为深切。”省军区司令员马涛说,“对这些年轻官兵而言,没有哪一次教育能像这场抗疫斗争一样,能让他们刻骨铭心!”

  “68年前,您在战火纷飞的上甘岭战场救死扶伤;今天,我也要像当年的您一样在抗疫战场上守护生命。”这是疫情发生后,省军区孝感干休所90后文职护师张茜的心声。

  张茜所指的“您”,名叫王清珍,是该干休所的一名离休老干部,著名电影《上甘岭》中女卫生员王兰的人物原型。目睹抗疫一线无数用生命守护生命的白衣战士,王清珍想到68年前在上甘岭战场上的自己,她深有感触地说:“时代在变,白衣战士救死扶伤、敢上一线的精神始终没有变。青年一代用自己的抗疫表现,证明了他们是能够堪当大任的。”

  这次抗疫教育之所以触动人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冒着热气”的抗疫故事作为教材,在关照现实中引导大家体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人民军队为什么“行”,军民团结为什么“赢”。

  “不仅要让官兵‘抬头’倾听,更要让他们‘低头’思考。”谈及经验,省军区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归零!”3月10日15时30分,随着最后一批患者走出武汉市武昌方舱医院,运行了30余天、累计收治1.2万余人的武汉16家方舱医院全部休舱。看到自己参与建设的“生命方舟”陆续退出抗疫战场,武汉市东西湖区慈惠街道的“90后”民兵胡达感到格外欣慰。

  2月3日晚,武汉客厅方舱医院筹建。一声令下,胡达和200多名战友紧急增援,抢运物资、拼装床位,一夜之间将2000张床位准备完毕。当晚,和他一起并肩战斗的还有社区干部、公安民警、志愿者、退伍军人等,灾难面前,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场景,给这名90后民兵留下深刻印象:“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究竟在哪?过去说不出个一二三,经此一战,一目了然。”

  在“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专题辅导中,省军区着重围绕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13个显著优势,引导官兵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一一比对、一一应验。

  “不管是大事,还是难事,我们都一样挺过来,其中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省军区保障局助理员汪泉深有感触地说。

  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仍在继续,信仰坚定的官兵们将继续为战“疫”贡献力量。(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泉 通讯员 田国松 何武涛)

责任编辑:王炯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