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滞留者到武汉志愿者:谢谢你们,有难同当的异乡人

A-   A+
发表时间:2020-04-08 15:05    来源:湖北文明网

  江苏的李志生临时在汉口北搭起帐篷

  安徽人金志毓(右二)在汉做志愿者

  东北小伙康延龙(中)在物流公司宿舍

  今日零时,武汉解除离汉通道管控。

  这一天,对于那些滞留在武汉的外地人,盼望已久。

  于他们而言,那个被称为家乡的地方,在经历无数次的想念后即将抵达。

  武汉解封前夕,我们采访了三个外地人。他们因“封城”而滞留,最后不约而同做起志愿者。抗疫的这段日子,成为他们刻骨铭心的人生记忆。

  在城市解封的今天,我们要谢谢这些有难同当的异乡人。

  进城

  驾车驶入武汉时,金志毓就被防控卡口的工作人员告知,一旦进城,短期内将无法离开。

  但他还是把车开进了城,车上坐着他的武汉朋友,他必须把朋友安全送回家。

  28岁的金志毓是安徽人,在苏州一家公司从事绘画设计工作。年前,这位武汉朋友去苏州找他玩。武汉“封城”后,朋友只好退掉了回家的火车票。

  原本以为,“封城”也就十天半个月。等到2月19日,朋友急了,家人都在武汉,就算疫情再严重,还是想回家。

  苏州距离武汉750公里,金志毓决定开车“逆行”送朋友回家。

  最初,他打算把朋友送到武汉的收费站,等到了黄陂青龙收费站的防控卡点,朋友家没有车,普通私家车也不能通行。于是,他将车开进武汉,把朋友送到了家门口。

  与金志毓不同,来武汉的李志生父子,是为了谋生。

  今年元旦,47岁的李志生和儿子李从恩拉了一车水晶饰品,赶到汉口北参加年货展销会。展会原计划持续到年后,却于1月16日左右停办。

  李志生本想回家,可货太多,只能通过物流托运回家。当时物流公司都放假了,他们只能留下来守着货,哪也去不了。

  27岁的东北小伙康延龙,则是因为从青岛来汉旅游访友,被滞留下来。

  煎熬

  李志生来自江苏连云港东海县,常年在全国各地参加展会。为了节约,他到哪里都带着帐篷和锅碗瓢盆。

  这次滞留武汉,他和儿子将“家”搭在了汉口北轻纺辅料城门前的广场上。

  2月15日,父子俩迎来最难的一天:天降雨雪,帐篷被大风撕开一个大口,雨雪滴到床上,打湿了被褥。父子两人一夜没睡。

  在吃饭问题上,他们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有时候没青菜了,李志生就到野地里扯点荠菜,包荠菜鸡蛋馅的饺子。

  当地城管、派出所曾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助,李志生没好意思开口:“我都是小困难,武汉的困难更大,我不能再给国家添麻烦。”

  而把朋友送到家的金志毓,兜兜转转找了许久,才在洪山广场的怡莱酒店住下。

  开始几天,金志毓四处打电话,争取回去的机会,但离汉通道严格管控,没有松动的迹象。出不去,他无所事事,每天还要自费食宿,他有些着急。

  更着急的,是康延龙。他是月光族,来武汉旅游的钱已花光。

  这个来自黑龙江齐齐哈尔龙江县的90后,在青岛一家校园餐饮企业做厨师,月薪6000多元。

  因为武汉有个好友邀请了他多次,年前他趁着学校放假工作不忙时,来武汉旅游访友。此前,他还去上海玩了一趟。

  撸串、喝酒、唱歌……他好不容易攒下来的万余元旅游基金,很快花完了。他不好意思向家里伸手要钱,只好向朋友借了3000元救急。

  康延龙借住在青山朋友的出租屋,尽管是个厨师,但因手头拮据,菜不好买还有点小贵,方便面和挂面成了他最好的朋友。

  为了节约,他每天睡到九十点自然醒,煮点面条吃;晚上六七点,还是吃面,“加个鸡蛋”。

  战疫

  意外滞留武汉,李志生没有坐以待毙。

  1月17日,他在网络平台上注册了一个账号,希望通过网络订单在周边跑跑运输,挣点生活费。

  随着疫情的发展,很多人通过网络平台叫车,拉抗疫物资送往医院。李志生父子拉过口罩、消毒水和消杀设备,运费和平常一样。

  从早到晚,只要有活,父子两人就出车。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这些一线阵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老家的妻子担心他们外出感染,可李志生说:“武汉有难,咱们不能袖手旁观。”

  2月底,李志生从东西湖拉一批电线送到方舱医院。可电线太重,车受不了,发动机损坏,修理店也没开门。

  不能跑运输,父子俩仍闲不住,于是报名成了志愿者:为居民送菜,到社区为居民理发……

  “如果无法改变,就要着眼于当下。”对于被困的处境,金志毓也没有消沉。

  2月23日,他所住的怡莱酒店被征用为新冠肺炎康复患者隔离点,他和另外两名滞留者报名成为志愿者。这样不仅打发了焦虑的时光,食宿也有了保障。

  接待出院患者入住、为其全身消毒、统计信息、安排房间、询问体温、上门送餐、清理垃圾,三个人每天要为51名隔离人员服务。

  一般情况下,金志毓会避免与隔离人员接触。但有些老人不会用空调、电视遥控器,他还是要去房间帮忙解决。此外一些特殊要求,如老人要买药、孩子要喝奶粉,他们也要尽力满足。

  其间,金志毓第一次穿上了防护服。刚开始,他有些担心,消毒很勤快。过了几天,发现一切正常,便安心下来。不过,两名出院患者核酸检测显示复阳,还是让他内心咯噔了一下。

  3月13日,隔离点正式撤除。金志毓又转移到群建社区,做起了社区志愿者,每天接听居民电话,处理各种表格。

  康延龙也一直寻思着自谋生路。3月16日疫情好转,小区开了证明,他有了外出谋生的机会,来到东西湖一家物流公司做了志愿者,每天有150元补贴。

  物流公司24小时不停业,来的都是十三四米长的大货车,装的都是满车的货,有防疫物资、蔬菜水果等。工人们分早7时晚7时两班倒。

  “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的。”康延龙说,公司包住不包吃,刚去时他预支了300元。“干这么重的体力活,光吃素菜很快就饿了,小卖部8元一个的鸡腿很管用!”康延龙笑称,从厨师到搬运工,他做了自己从未想到过的工作。

  回家

  时间一天天过去,金志毓时刻都想回家。苏州的公司电话通知他复工,他短期内回不去,只好停薪留职。

  3月25日,他领到了滞汉外地人员3000元补助,填补前期房费。当天他还结束了志愿者工作,被安置到宾馆,食宿免费。得知4月8日可以离汉,他迫不及待做了核酸检测,拿到了健康证明,申请了湖北健康码。

  等待离开的日子,他回忆着这段时光: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所有人都在忙碌奔波,他有幸参与防疫工作,“这将成为我刻骨铭心的记忆。”

  几天阴雨后,天终于放晴。李志生也计划着4月8日回家,他已申请获得了绿码,还计划着是否去做一次核酸检测。

  “这是我跑过最长时间的一次展销会,但我不后悔来武汉。”李志生说,黄陂区汉口北管委会还帮他们申请了滞留人员补助,让人感到温暖。

  而康延龙并不急着离汉,“不能欠下武汉的债”。他想着继续当搬运工,等还清朋友的3000块钱,攒足了路费再走。(楚天都市报记者 张皓 刘毅 刘闪)

责任编辑:李克伟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