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考”中交出优秀答卷——黄冈市中心医院医护人员群像

A-   A+
发表时间:2020-03-27 12:30    来源:湖北文明网

  3月18日,黄冈市最后3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从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治愈出院。50多天,这个被称为黄冈“小汤山”的定点医院,黄冈市中心医院近千名医护人员与山东、湖南医疗队并肩奋战,共治愈确诊患者968名,成为本土抗疫生力军。

  猝临强敌 奋勇阻击

  1月21日,黄冈首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12例。

  1月22日,黄冈市重新启用传染病医院,由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医护人员入驻,收治新冠肺炎患者。这时,该科已有2名医生、4名护士感染,但余下19人全员请战,无一退缩。仅两天,收治患者100多名,其中20多人需要高流量给氧。“传染病医院没有集中供氧设备,要把50多公斤的氧气瓶搬到患者床头,女护士搬不动,只能吃力地滚着走。”科主任王昌锋说。

  此后几天,黄冈确诊人数快速上升,一度仅次于武汉。病床告急!

  1月24日晚,市中心医院接到通知:该院新院区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被市政府紧急征用,要求用3天时间改建成1000张床位的定点救治医院。院党委书记夏又春连夜动员:“与疫魔赛跑,等不起慢不得。”

  48个小时,市中心医院医护、后勤人员上阵,将3栋住院楼分隔出清洁、污染、半污染3个区域,1000张病床安装到位。护理部主任熊合明忙得像陀螺,每天微信步数超过3万。

  1月28日晚11点,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正式收治病人。高峰时,有690名新冠肺炎确诊和疑似患者在这里治疗。

  直面疫魔 科学救治

  稳住阵脚后,黄冈市中心医院开启科学救治之路。

  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先后开辟19个病区,山东、湖南医疗队负责9个,市中心医院负责10个。2月4日,市中心医院麻醉科主任吴耀华、重症医学科主任杨亚东等提议,开建一个30张床位的重症病房,全力救治危重症患者。

  52岁的阮先生是重症病房收治的第一个患者。入住时,他呼吸极度困难,氧饱和度不断下降,必须插管。这是考验医生技术和胆量的操作:患者缺氧耐受力只有3分钟,必须争分夺秒;医生距病毒只有15厘米,感染风险巨大。

  “快快快!”吴耀华仅用5秒钟,就精准完成了插管,通气、升压、抗休克、降血糖、持续心电监测……团队配合默契。10天后,阮先生拔管成功,成为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首例脱离呼吸机的重症患者。

  杨亚东率重症病房100多名医护人员,将70多名重症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他穿着成人纸尿裤,一干就是八九个小时。

  62岁的杨女士连续多日黄疸指数异常,经与湖南医疗队联合会诊,决定实施人工肝血浆置换。2月27日,经过3个多小时治疗,置换成功,杨女士黄疸指数从467下降至226。

  杨亚东说,国家新版诊疗方案中所有治疗手段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均能实施,先后开展干细胞治疗8例、康复者血浆治疗5例、人工肝治疗2例,大幅提升了危重症患者的治愈率。

  医者仁心 不胜不休

  3月5日,两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需要实施气管切开术。“让我俩上吧。”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医生熊学辉和魏小川主动请缨。此前,两人都感染新冠病毒,治愈后主动申请重回一线,熊学辉还是黄冈市捐赠康复者血浆第一人。

  “我和小川都被感染过,更清楚怎么防护。”熊学辉克服视力受限等困难,精细主刀,魏小川协助,迅速插入气管套管,接上呼吸机……多年配合,他俩动作流畅,一气呵成。

  呼吸内科副主任黄虎翔感染新冠肺炎后,病情稍稳定,便利用手机看CT、视频会诊、讨论病例……2月12日,刚过隔离期,黄虎翔就重返岗位,作为市防控医疗专家组成员,他每天奔波在6个隔离点,平均一天会诊30多人,分析60多张CT片。

  正月初一,市中心医院介入室护士程财强的父亲病逝,他选择坚守一线;正月初六,原是他和同在医院工作的未婚妻的婚期,他们选择延迟婚礼,坚守隔离病区。

  产科主任吴义军请缨帮助医院联络物资。每天,她用两部手机、一台电脑,处理来自世界各地的捐赠信息,有时还跟着志愿者去各地接洽物资。很快,运回来的防护服、护目镜等物资摆满仓库。

  奋斗中,黄冈的春天如期而至。(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利华 通讯员 周勇 何幸运)

责任编辑:李欢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