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抗疫】“硬核”陪伴挑战父母智慧

A-   A+
发表时间:2020-03-11 08:58    来源:湖北文明网

  盼着疫情赶快结束,送走家中“神兽”,正成为许多父母的心愿。有父母在疫情前常说“我也想陪孩子,实在是工作太忙,没时间陪”,现在居家共处一个多月了,尤其是网课开始后,亲子矛盾升级,甚至有家长叹“几近崩溃边缘”。

  湖北省高校心理健康专家服务队成员、武昌理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教师、副教授陈梅认为,疫情期间的陪伴可谓“硬核”陪伴,不是平时带孩子逛逛游乐场,看看电影,而是空间有限的环境下每天面对面,这给父母带来更多挑战的同时,其实也是难得的深度陪伴孩子成长的机会。

  用稳定的情绪陪伴孩子

  孩子是天生的情绪感知者。父母自身的焦虑、恐慌和不安若不及时处理,就会传递给孩子。比如现在疫情不能出门,疫情过后要面对未来的各种不确定,有些父母也很压抑和焦虑,这时候再看到孩子作业没做好,或上网课不认真就气不打一处来,口不择言,甚至手不留情,孩子就成为了父母情绪的发泄口。

  陈梅提醒,父母首先要觉察到自己未经处理的个人情绪,接纳自己有这些情绪是正常的,允许自己用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方式释放情绪。这时可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等情绪平静了再来和孩子交流,避免自己的情绪失控引发亲子冲突,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受影响出现强烈而极端的情绪,甚至是极端行为。

  有温度的共情理解孩子

  陪伴孩子的质量不在于花了多少时间,而在于是否与孩子有内在深度的理解和联结。有些父母在陪孩子的过程中一味纠错、否定、指责,时刻想控制、命令、要求,这种沟通只会在无形中阻断彼此的联结,破坏亲子关系。

  父母要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情绪和需求,给予合适的支持和引导。如:看到孩子在网课课间休息时仍盯着电脑跟同学私聊,若强令孩子休息眼睛关掉电脑,会导致冲突,不妨试试去理解孩子课下聊天的情绪及需要,换一种沟通方式。可以说“妈妈看到你课下和同学QQ聊天很开心,知道你需要有同学的陪伴和关注,可是上了半天的网课,课间休息下眼睛好吗?换个时间再约同学聊天。”当孩子内心的情绪和感受被看到,亲子沟通也会更顺畅。

  有界限的管理引导孩子

  有些父母看到疫情导致开学延期,担心孩子上学后落后于人,给孩子做详细的学习计划,并监督执行;有些父母陪孩子听网课,给孩子抄笔记,帮孩子上传作业,结果孩子事事依赖父母,根本没有担起自己的学习责任。父母会因为付出这些却没有得到好的效果而情绪暴躁,孩子会觉得娱乐时间被占用而心生不满。

  陈梅建议,管理孩子要有界限感。父母不能代劳而要引导:学业是孩子要去承担的责任,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她给出了具体操作方式:请孩子列出必须要做的学业事项和自己想做的娱乐事项进行计划,让孩子知道,他有责任的部分,同时也有自由度的部分。一开始实行时,父母期望值不要太高,尤其是当下的网课学习,肯定有不完美和落实不了的地方,正是这种不完美让孩子有了发展的机会,用鼓励赋予权力与责任,孩子才能真正获得自信与能力。

  同时,父母也要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孩子。孩子学习时,父母也可以安排学习和工作,让孩子意识到每个人都有需要承担的责任。

  疫情其实也是一次学习教育的契机,疫情中的人和事都能成为与孩子深入探讨的话题。如“雷神山、火神山医院为什么这么快能建成?”等,家长从讨论中欣赏孩子的自由表达,引导孩子学做人、学做事。

  温馨提示:

  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组建的湖北省高校心理健康专家服务队心理援助热线4007-027-520每天9:00-21:00可以拨打,也可在微信“武汉微邻里”公众号“心理辅导”上留言咨询。此外,服务队出品的《心理减压操》和《公众心理防疫自助手册》可扫描湖北日报新媒体二维码查询。

  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4009678920、010-67440033、027-59427263也已开通。(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琳 通讯员 郑媛)

责任编辑:何霄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