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残缺的身体托举抗疫的信心——记武汉市江岸区社区残疾协理员郭宏坤

A-   A+
发表时间:2020-02-26 09:57    来源:湖北文明网

  2月23日晚上10时,郭宏坤打开家门。从早上7时忙到现在,嗓音已沙哑,但紧绷的神经终于可以稍作放松。

  郭宏坤,江岸区江码社区残疾协理员,从1月22日至今,他在社区抗疫一线“连轴转”。但相比于一般人,郭宏坤的战“疫”更艰苦——15岁时,他因车祸失去了左臂和左腿。

  残疾的身躯、坎坷的经历,铸就了郭宏坤钢铁般的意志。“疫情当前,我常对居民说,凡是不能击倒我们的,终将使我们更强大。”

  “是我主动要求坚守岗位的,受点委屈不算啥。”

  “你忽悠我们!”2月8日,江码社区办公室,郭宏坤手机响了,还没来得及张口,电话里就劈头盖脸一通埋怨。

  来电的,是社区居民陈超(化名)。今年50多岁的陈超,和妻子、父母同住,一家四口感染新冠肺炎。在郭宏坤的协调下,陈超和父母被送入方舱医院分诊(陈超的妻子前期已在定点医院住院治疗)。

  因为对当时的送诊流程不了解,也担心自己和父母得不到及时、充分的治疗,电话里,陈超足足埋怨了郭宏坤两个多小时。

  “再等等,方舱医院先对你们进行分诊,病情需要的话,会及时安排你们进定点医院。”尽管满腹委屈,但郭宏坤还是耐心劝说,其实,为了争取方舱医院的这三个住院名额,郭宏坤已经把街道各个科室的电话打了个遍。当晚,陈超和父母被转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

  “是我主动要求坚守岗位的,受点委屈不算啥。”防疫期间,郭宏坤承担接听居民电话、分配社区车辆、填报疫情报表等工作,一天下来,光打电话就打得后脑勺疼。尤其在防疫初期,医院床位吃紧,有居民把怨气撒向社区,受委屈、挨埋怨、遭误会是家常便饭。

  郭宏坤暗下决心——无论居民怎么发火,自己绝不还嘴。他想得很开,“特殊时期,大家情绪紧张,能让他们出口气,也算贡献。”

  只要坚持,好消息总比坏消息多。

  “社区给你们送了一些消毒液和蔬菜,你们安心宅在家。”2月21日下午6时,郭宏坤给陈超打去电话。2月16日起,陈超和妻子、父亲先后治愈出院,母亲因有并发症仍住院治疗,但病情已经平稳。

  “身体的劣势,有时就是鼓舞士气的优势。”

  疫情期间,居民有时会情绪低落。遇到这种情况,郭宏坤就会用自己的信念鼓舞大家,“我身体的劣势,这时反而成了鼓舞士气的优势。”

  1月底,武汉严重的疫情,让不少居民处于恐慌中。一位婆婆拨通了郭宏坤的电话,希望社区工作人员帮忙买些常备药。聊了几句,婆婆竟哭了起来,怀疑自己是否能撑过这次疫情。

  同事们都在外办事,隔着电话,郭宏坤觉得自己的安慰有些苍白。他挂了电话,坐上轮椅,亲自出门帮婆婆买药。

  “麻烦您下楼拿药,我不太方便上楼。”20分钟后,郭宏坤把药送到楼下。当这位婆婆下楼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给她送药的,竟是一位残疾人!

  “您别自责,我过来是想当面告诉您,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您生活再糟,恐怕也比我轻松,我都信心十足,更何况您呢?”仿佛看穿了老人的心思,郭宏坤爽朗一笑,伸手递药。接过药的一刹那,老人脸上的阴霾散了。

  “凡是不能击倒我们的,终将使我们更强大”

  郭宏坤今年48岁,未婚,和70多岁的母亲,以及兄弟一家三口同住。坚守一线,郭宏坤只因感恩。

  15岁那年,因为一场车祸,郭宏坤失去了左臂和左腿,人生跌落谷底。重新为他撑起生活的希望的,是可爱的街坊们。

  “毫不夸张地说,我家一碰到啥事,街坊们都排着队帮忙。”郭宏坤回忆,一次,轮椅车胎破了,街坊康大哥得知后,放下手中的事就赶来帮忙修车。

  2007年,郭宏坤进入社区工作,本职工作是残疾协理员,负责为辖区残疾居民发放残疾证、国家相关补贴等事务。他又主动揽下老年人的工作,为辖区老年居民办理老年证、老年补贴等。工资不高,郭宏坤却干劲十足,“就为帮街坊们做点事。”

  这个朴素的想法,伴随郭宏坤至今。江码社区书记朱莉说,13年来,郭宏坤总是社区里“最闲不住”的人,节假日和周末,他也主动在社区值班。“谁家有个难事,只要找他,无论是否属于工作职责范围,他从不推脱。”

  疫情期间,社区办公室成了郭宏坤第二个家。

  为了抢时间,社区常在晚上转送四类人员,郭宏坤总是在办公室守到深夜。一次,为了劝说一位辖区密切接触者去隔离点,郭宏坤通过值班电话,从晚上10时一直劝到11时,终于做通这位居民的思想工作。担心居民被送入隔离点后不适应,郭宏坤干脆守着电话,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睡了通宵。

  这对郭宏坤是家常便饭。“我的母亲也曾是医务工作者,她很支持我。”

  朱莉说,防疫期间,社区工作者任务重、压力大,有时会两头受气,但每当大家看到郭宏坤的笑脸,负面情绪就会烟消云散。“就像他说的,凡是不能击倒我们的,终将使我们更强大。”(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蔡朝阳 王成龙 通讯员 刘培)

责任编辑:王炯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