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重症隔离病区医生的四个片段:穿上白大褂,就是责任在肩

A-   A+
发表时间:2020-02-22 10:18    来源:湖北文明网

  巡诊结束,余亭(中)与其他医生交流患者病情,沟通诊疗方案。

  “白大褂,白大褂在哪里,快来救救我的母亲。”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隔离病区南四区主任、共产党员余亭说,这是他抗疫50多天来,感触最深的一句话。

  从去年12月30日金银潭医院成立抗击新冠肺炎病房以来,余亭是医院第一批上前线的医生之一。

  2月20日中午,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他时,他刚从重症隔离病房巡诊出来不久。

  “穿上白大褂就是责任在肩!”他说,听到患者呼救时,必须向前冲。

  最平常的一天——

  对病区45名患者全部巡诊一遍

  2月20日8时,金银潭医院南四病区四楼重症隔离病房。

  余亭与两名医生换上防护装备,开始一天的巡诊。

  “现在喘气怎么样?”在1号病床,余亭详细询问患者身体状况。

  “好一些了。”

  “好到什么程度?独自上完厕所,回来感觉吃力不?”

  “还是有些吃力。”

  “先检测血氧饱和度,看需不需要用更好的氧疗设备。”余亭边说边在纸上记录病情,不时给患者加油打气。

  南四病区有45名危重症患者,60%的患者65岁以上。6名医生、20多名护士负责这些患者的医护。

  “不少患者会主动告诉我当天的感受,配合积极。”每天上午定点巡诊,余亭早已与患者非常熟悉。

  10时47分,45名患者全部巡诊完毕。出病房前,余亭将写有病情的记录单对着透明玻璃,玻璃外,护士对其逐一拍照。

  “记录单携带有病毒,不能带出。”余亭解释。

  11时10分,余亭脱掉防护装备回到办公室,开始整理、分析每一名患者的病情:谁有高风险需要重点观察,谁病情加重给开药方、谁病情转好需进一步检查,谁病情平稳需进一步评估是否达到出院标准……

  11时40分,余亭将整理的患者信息分配给医生、护士,并将患者情况、需要注意事项一一嘱咐。

  将近12时,余亭结束上午的工作。短暂午休后,下午、晚上还要继续奋战。

  最无奈的一刻——

  “只想再多救一会,或许奇迹能出现”

  2月19日,凌晨2时30分,余亭正在值班室休息,突然对讲机响起:83岁的向爹爹呼吸衰竭、血氧饱和度直线往下降,生命垂危。

  迅速穿上防护装备,余亭与其他4名医生、3个护士冲进病房,紧急为老人进行输氧等急救措施,向爹爹体征指标一度好转。

  3时15分,向爹爹血氧指数再次急剧下降,心率逐渐趋于零。“把高流量输氧机开到最大,做心肺复苏。”余亭边指挥边操作。

  3时45分,抢救已超过半小时,心电图机上仍是一条直线,向爹爹生命体征仍未恢复。

  在病房外,护士紧急与患者儿女沟通。“医生已经尽力了,希望老人没有痛苦地离去。”了解父亲的身体状况,向爹爹的女儿平静地说。

  病房里,8名医护人员仍在继续心肺复苏,全力救治。20分钟后,向爹爹再无生还希望,4时5分宣布去世。

  “老人年纪大了,本身也有高血压、心脏病,各个器官都在衰竭。”余亭沉默了一会,有些低沉地说,“这时候真的很无奈,只想再多救一会,或许奇迹能出现。”

  出病房,已是凌晨4时30分,余亭全身湿透,精疲力竭,与其他医护人员复盘了当晚抢救后,余亭又回到值班室。

  早上8时,他还要进行全病房巡诊。

  最感动的一声——

  “这是我最珍贵的照片,你们是我的救命恩人”

  “治愈率要比死亡率多得多,胜利的希望比疫情的挑战大得多。”余亭说,每抢救成功一名患者,看着患者情况越来越好,直至出院,是巨大的安慰与鼓舞。

  目前,金银潭医院已收治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病人2000余人,出院患者有1200多人。

  2月2日,82岁的陈义和爹爹出院,拉着余亭的手合影。

  “这是我最珍贵的照片,是余医生把我从鬼门关拉了回来,你们是我的救命恩人。”陈爹爹说。

  “这也是我最难忘、最感动的时刻。”余亭说。

  刚转入金银潭医院时,陈义和生活不能自理,搀扶着走两步路就喘个不停。

  “老爷子情况严重,不仅要对他进行身体治疗,还要让他心理上不能垮。”余亭对医护人员说。

  每天巡房时,余亭都会握着陈义和的手,说不同的鼓励话。

  “老爷爷,你怕不怕呀?”

  “不怕是假的。”

  “您要有信心,您这情况行,一定可以救治成功的。”起初,余亭给他希望。

  “您现在情况好多啦,再过些天就全好啦。”过了三四天,陈爷爷稍微好转一些,余亭“夸大”地报告好消息。

  整整奋斗了14天,陈义和治愈出院。

  “患者有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与意志,就会做有益于自己健康的事情,再加上实际的治疗措施,康复起来就会快一些。”余亭一直这样认为,也一直这样鼓励患者。

  余亭说,看着病人们带着笑容治愈出院,感觉最难的时刻正在过去,真正的春天即将来临。

  最期待的一刻——

  “抗击疫情早日取得胜利,做一名平凡的医生”

  在余亭的楼上两层,妻子丁娜也在紧张工作,她是南六病区的重症护士。

  余亭上一次看见妻子是在昨天,但上一次面对面说话却已是四天前了。

  “她偶尔过来取药时,会在楼梯口看见她防护服上的名字。但取完药就走了,我也有我的工作要做。”余亭解释。

  余亭与丁娜都是第一批投入战斗的医护人员,50多天来,余亭40多天住在值班室,偶尔去附近酒店换洗,丁娜一直住在定点酒店。

  “家里的老人、小孩怎么办呢?”记者问。

  “老人照顾小孩,一开始还说‘爸爸我好想你’,现在只剩下‘爸爸你保重身体’,估计在家玩得已经忘了我。” 说起11岁的女儿,余亭眼里满是疼爱。

  余亭说,他最大的期待是,抗击疫情早日取得胜利,老人能到公园里锻炼身体、聊天,孩子能正常上课、玩耍,而他们能恢复正常的工作,做一名平凡的医生,在休息日陪伴家人。

  记者手记

  平凡造就伟大

  □ 王婧

  从早上到深夜,经常凌晨处理突发事件,是抗疫期间余亭的工作常态,也是抗疫一线工作者的常态。

  他们说,自己没有可歌可泣的故事,有的只是平凡的坚守,有的只是在本职岗位上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大的付出,无怨无悔。

  余亭说,他也曾有过一丝忐忑,考虑过如果自己感染了,家中老小怎么办。但他从没有害怕,也绝不会退缩。他说,抛弃患者就是对身上白大褂的侮辱。

  明知前路艰险,偏向虎山行,这是英雄。

  明知荆棘丛生,仍锲而不舍,这是英雄。

  他们是一个个平凡的人,但他们每一个人都是英雄。

  也正是这一个个平凡的人,造就了令人崇敬的伟大。

  致敬平凡,致敬英雄。(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婧 )

责任编辑:王炯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