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来守护”——记二七街派出所“90后”突击队

A-   A+
发表时间:2020-02-16 09:55    来源:湖北文明网

  “非典时,我还在上小学。印象里,每当我们离开教室,学校都会安排工作人员进教室消毒。正是得益于无数一线抗“疫”人员的辛勤付出,才让我们安全地成长。现在,我们长大了,该换我们来守护你们了。”

  眼前这位“90后”民警,名叫郑宇。提起自己为何加入二七青年突击队,他眼神坚毅,如是回答。

  二七青年突击队,是一支由武汉市公安局江岸区分局二七街派出所34名“90后”民警、辅警组成的钢铁队伍,在抗击新冠肺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他们有的退掉回乡车票、有的火线入党奔赴一线、有的想方设法从老家返回工作岗位。

  2月13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近这群“90后”,感受他们的坚定与担当。

  “我申请火线入党!”

  “疫情在前,汉警不退!此时此刻,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下这份入党申请书,希望像那些战斗在防疫一线的共产党员一样,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勇往直前。”2月9日,刑侦民警彭泉均郑重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彭泉均29岁,2018年1月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在四川广安老家办完婚礼的他,得知武汉防疫形势严峻,毅然提前返汉回到工作岗位。

  “战友们都在战场上,我不能当逃兵。”面对新婚妻子的不舍,彭泉均语气温柔,态度坚定。

  返汉火车停运、飞机停飞,彭泉均开车辗转上千公里,回到属于他的战场,加入突击队。

  “青年突击队”专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彭泉均和队员们24小时待命。

  2月6日晚11时,天下着雨。彭泉均的手机突然响起:“集合,转运病人。”彭泉均和8名同事火速集结。

  当晚,9名突击队员分头将10多个小区的60多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转运到定点医院接受治疗。这些患者,三分之一是重症,60岁以上者占了三分之二。彭泉均和两位同事一组,负责开车转运10多位病人。

  凌晨4时,一位年近八旬的婆婆,在协和医院打针。由于高烧外加呼吸不畅,婆婆已经无法独自行走。冒着大雨,彭泉均和同事一起将婆婆小心地搀扶上车,转运至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住院治疗。防护服密不透风,尽管天气寒冷,但彭泉均的衣服却被汗浸得透湿。

  大雨下了一夜,9人一直忙到次日凌晨5时。短暂地休整了几个小时后,彭泉均又参与新一轮病人转运。

  “我必须顶上去”

  “我是派出所民警,上来看望大家,祝你们早日康复!”手提喇叭里,不断循环播放着郑宇刚录好的话。

  缓步走在走廊内,郑宇手心有些冒汗。毕竟这种情况,对于这位年仅25岁、警龄仅2年的民警来说,是头一次碰到。

  这里是江岸区科技馆路上一家被征用为集中隔离观察点的宾馆。几分钟前,郑宇接到街道的紧急求助:隔离点内,有些留观人员情绪不稳定,需要民警进入隔离楼层疏导。

  郑宇独自一人走进宾馆,这里住着46名疑似病例。“一开始,我心里也有些害怕,但我必须顶上去!”他说。

  307号房的门打开了,一位老婆婆探出头:“我的房间怎么突然断电了?”407号房的门也打开了,一位老爹爹的声音传来:“我的房间没有消毒水了。”

  “不用担心,我马上协调,给你们解决。”担心自己得病,又遇到服务疏漏,入住的留观人员难免心气不顺。问题在郑宇的协调下,很快得到了解决,留观人员的情绪稳定下来。

  郑宇是宜昌人,很早就买好了回家的车票。1月21日,武汉疫情形势严峻,他毅然退掉车票,坚守岗位至今。

  “工作时父母从不打我电话。”

  2月12日,看到自己孩子的状态恢复正常,社区民警郑燕松了一口气。

  今年26岁的郑燕,老家在恩施。今年1月,父母来武汉小住。疫情形势严峻后,郑燕选择坚守岗位,父母也留在武汉,照顾仅一岁半的小外孙。

  自打从警以来,父母就与郑燕有个默契,从不在工作时间给她打电话。郑燕投身防疫一线后,更是如此。

  2月6日,郑燕的孩子开始食欲不好,没精打采。此时,她恰恰进入最忙的时候,每天早上7时30分就出门,进社区开展防疫宣传,常常忙到晚上才回家。到第三天,孩子状态越来越差,郑燕只得白天坚守在防疫一线,晚上回家照顾孩子。

  每晚孩子睡觉后,郑燕都会给丈夫打电话问声平安。丈夫张谱元在交管部门工作,也坚守在一线。由于有同事确诊新冠肺炎,他从疫情暴发就没有回家。电话里,夫妻二人相互打气:“等疫情结束,我们一家人好好补顿‘团年饭’。”(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成龙 通讯员 唐时杰 刘培)

责任编辑:李欢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