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市官山镇:文旅相融扮靓山乡

A-   A+
发表时间:2025年11月25日    来源:十堰日报

官山镇素有“武当后花园”的美誉,坐拥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除了风光旖旎的武当大明峰景区,武当南神道景区更如一颗璀璨明珠,九道河如银线穿珠,串联起吕家河民歌村、红三军司令部旧址等众多景点。这里,武当文化源远流长,民歌文化独具韵味,红色文化底蕴深厚,茶文化清新淡雅,与原始生态景观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自然与人文共生的绝美画卷。近年来,一批批文产特派员陆续进驻,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成功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11月21日,记者走进武当大明峰景区所在的骆马沟村,只见神仙河河道沿线错落有致排布着一栋栋造型别致的仿古民宿。谁能想到,多年前还住着土坯房、踩着泥巴路的村民,如今纷纷搬进两层小洋楼,稳稳端起“旅游饭碗”,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我们运营团队多年来始终秉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理念,在守护原生态风光的基础上深挖生态特色、发展文旅产业,成功将‘生态环境’转化为‘生态经济’。”武当大明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蒲国伟介绍,为传承弘扬武当文化,团队规划建设大明小镇、不忘初心教育基地、万米栈道、观光索道、玉顶玉殿、民俗农耕体验区等系列项目,成功打造集自然生态观光、民俗农耕体验、休闲度假康养于一体的文旅融合景区。

官山镇吕家河村藏着一张国家级非遗“金名片”——吕家河民歌,这里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汉族民歌第一村”。为让这一文化瑰宝代代相传、焕发新生,丹江口市文旅部门派出的文产特派员牵头开展深度保护工作,不仅编撰出版了收录近千首民歌歌词与曲谱的《吕家河民歌集》,更常态化开展民歌培训,培育出一代又一代年轻民歌手。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文产特派员团队多次进村调研,撰写多篇高质量论文与专著,使吕家河民歌的文化价值愈发凸显,吸引海内外专家学者纷至沓来。

官山镇更是一片镌刻着红色记忆的热土。1931年5月,红三军解放均县后,贺龙随即率部进驻吕家河村;同年8月28日,他在此主持召开重要军事会议,开辟了以武当山为中心的鄂西北革命根据地,均县苏维埃政府也于当日恢复成立,鄂西北第一面红旗在此高高飘扬。为传承红色基因,丹江口市文产特派员团队对红三军司令部旧址等红色遗存进行系统性修缮与保护性开发,并建成红色历史纪念馆。馆内陈列的珍贵文物、图片与史料,生动还原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每逢节假日,众多游客怀揣崇敬之心前来,在参观旧址、聆听英雄事迹的同时,品尝农家美食、体验乡村生活,让红色文化在传承中焕发新生,实现了精神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有机统一。

官山镇境内植被繁茂,肥沃的土壤与温和的气候,孕育出品质上乘的茶叶。丹江口市人民政府主动招引市场主体——湖北神农之野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进驻,成功推动传统茶业向现代化、品牌化转型,让片片绿叶变成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叶子”。该公司负责人刘杰带领团队创新实践茶旅融合发展路径,兴建“茶香山南”智慧农业产业园,培育850亩茶园与

350亩果园。在这里,游客可参与采茶、制茶全过程,沉浸式感受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亦可在茶旅融合示范点品香茗、购买特色产品,全方位体验茶乡魅力。

群山如黛、群峰如笋、溪河如练、民歌如潮、景致如画……文旅深度融合的官山镇,正以愈发醇厚的底蕴、愈发鲜活的姿态,绽放出独特魅力。(十堰日报 记者 杨柳 通讯员 李蓉 刘惠敏

责任编辑:李欢

丹江口市官山镇:文旅相融扮靓山乡

发表时间:2025-11-25 来源:十堰日报

官山镇素有“武当后花园”的美誉,坐拥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除了风光旖旎的武当大明峰景区,武当南神道景区更如一颗璀璨明珠,九道河如银线穿珠,串联起吕家河民歌村、红三军司令部旧址等众多景点。这里,武当文化源远流长,民歌文化独具韵味,红色文化底蕴深厚,茶文化清新淡雅,与原始生态景观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自然与人文共生的绝美画卷。近年来,一批批文产特派员陆续进驻,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成功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11月21日,记者走进武当大明峰景区所在的骆马沟村,只见神仙河河道沿线错落有致排布着一栋栋造型别致的仿古民宿。谁能想到,多年前还住着土坯房、踩着泥巴路的村民,如今纷纷搬进两层小洋楼,稳稳端起“旅游饭碗”,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我们运营团队多年来始终秉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理念,在守护原生态风光的基础上深挖生态特色、发展文旅产业,成功将‘生态环境’转化为‘生态经济’。”武当大明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蒲国伟介绍,为传承弘扬武当文化,团队规划建设大明小镇、不忘初心教育基地、万米栈道、观光索道、玉顶玉殿、民俗农耕体验区等系列项目,成功打造集自然生态观光、民俗农耕体验、休闲度假康养于一体的文旅融合景区。

官山镇吕家河村藏着一张国家级非遗“金名片”——吕家河民歌,这里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汉族民歌第一村”。为让这一文化瑰宝代代相传、焕发新生,丹江口市文旅部门派出的文产特派员牵头开展深度保护工作,不仅编撰出版了收录近千首民歌歌词与曲谱的《吕家河民歌集》,更常态化开展民歌培训,培育出一代又一代年轻民歌手。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文产特派员团队多次进村调研,撰写多篇高质量论文与专著,使吕家河民歌的文化价值愈发凸显,吸引海内外专家学者纷至沓来。

官山镇更是一片镌刻着红色记忆的热土。1931年5月,红三军解放均县后,贺龙随即率部进驻吕家河村;同年8月28日,他在此主持召开重要军事会议,开辟了以武当山为中心的鄂西北革命根据地,均县苏维埃政府也于当日恢复成立,鄂西北第一面红旗在此高高飘扬。为传承红色基因,丹江口市文产特派员团队对红三军司令部旧址等红色遗存进行系统性修缮与保护性开发,并建成红色历史纪念馆。馆内陈列的珍贵文物、图片与史料,生动还原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每逢节假日,众多游客怀揣崇敬之心前来,在参观旧址、聆听英雄事迹的同时,品尝农家美食、体验乡村生活,让红色文化在传承中焕发新生,实现了精神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有机统一。

官山镇境内植被繁茂,肥沃的土壤与温和的气候,孕育出品质上乘的茶叶。丹江口市人民政府主动招引市场主体——湖北神农之野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进驻,成功推动传统茶业向现代化、品牌化转型,让片片绿叶变成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叶子”。该公司负责人刘杰带领团队创新实践茶旅融合发展路径,兴建“茶香山南”智慧农业产业园,培育850亩茶园与

350亩果园。在这里,游客可参与采茶、制茶全过程,沉浸式感受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亦可在茶旅融合示范点品香茗、购买特色产品,全方位体验茶乡魅力。

群山如黛、群峰如笋、溪河如练、民歌如潮、景致如画……文旅深度融合的官山镇,正以愈发醇厚的底蕴、愈发鲜活的姿态,绽放出独特魅力。(十堰日报 记者 杨柳 通讯员 李蓉 刘惠敏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