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创新安装环卫工工具箱提升城市温度

A-   A+
发表时间:2025年11月25日    来源:荆门日报

“小箱”大爱暖荆城 “绣花”功夫见初心

阅读提示:街头悄然出现的多功能保洁箱,是市城管委深入开展“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结出的暖心果实。市城管委党员干部主动领办民生实事,精准破解环卫工人工具存放难、休憩难等“痛点”。小小箱体实现了工具规范收纳、延长寿命和高效作业,更成为工人的“暖心驿站”和城市的“文明窗口”,彰显了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温度与深度。

近日,细心的市民或许已在荆门市掇刀、东宝、漳河新区的部分街道发现,一个个设计简洁、功能多样的崭新工具箱悄然伫立路边。这不仅是城市家具的新成员,更是市城管委在“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中,聚焦民生实事、主动领办解决的暖心成果,为辛勤的“城市美容师”们送上一份实实在在的关怀。

从“痛点”到“亮点”

民生实事精准领办

“以前扫帚、簸箕没处搁,找个角落藏起来,既怕影响市容,更怕丢了坏了。”谈起过去工具“安家难”的窘境,负责象山大道漳河万达楚街保洁的环卫工人李大姐记忆犹新。工具“四处藏匿”、工人“无处歇脚”,曾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盲点”,也是环卫群体心头萦绕的“痛点”。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在“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的推动下,市城管委的党员干部主动将“改善环卫工人作业条件”列为“领办”事项,下沉一线、蹲点调研,在与工人们的促膝交谈中摸清了症结。“听到工人们最朴素的愿望就是‘工具有个家,累了有凳坐’,我们深感责任在肩,必须把这件事办实、办好。”项目领办党员同志语气坚定。一场名为“箱”伴环卫·温暖同行的行动迅速从蓝图变为现实,首批11个多功能保洁箱精准投放到作业一线。

从“管理”到“服务”

“小箱体”承载“大情怀”

这些工具箱,体积不大,“内涵”却十分丰富。

“现在工具分类存放、随用随取,交接班清清楚楚,工作效率大大提升!”荆门高新区·掇刀区片区环卫班组长王师傅对工具箱带来的变化赞不绝口。工具的规范化管理直接带来了作业效率的跃升。而工具箱的密闭设计,更带来了意外之喜。“扫帚放在里面防尘防潮,使用寿命长了,损耗降了,这就是实实在在的‘降本增效’!”王师傅算起了经济账。

更让环卫工人们感到暖心的是,工具箱的上层被贴心设计成了坚固的座椅。“作业间隙能坐下来喝口水、歇歇脚,这感觉,既省心更暖心!”在东宝区金宁小区门前工具箱旁短暂休息的张师傅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处小小的休憩空间,也悄然拓展着城市服务的边界,它同样向快递小哥、过往市民开放,成为了彰显城市人文关怀与共享理念的“暖心角”。

从“试点”到“范本”

城市品质迈上新台阶

小小工具箱,是城市治理理念升级的缩影。它标志着管理方式从粗放向精细、从管理本位向服务本位的深刻转变,是“人民城市”理念在荆城大地的具体呈现。

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箱”伴环卫·温暖同行行动是对“干部素质提升年”成果的一次成功检验。通过领办关键小事,干部队伍发现问题、破解难题、服务群众的能力得到有效锤炼,工作作风更加扎实。此举不仅赢得了环卫工人的广泛好评,也收获了市民的点赞,成为提升城市品质和治理水平的有效切口。

据悉,市城管委将进一步总结经验、优化布局,适时推广这一暖心举措。让这份源自街头巷尾的温暖持续传递,让“干部素质提升年”的成效,真正转化为市民群众可观可感的幸福体验。(荆门日报 记者龚小强 通讯员上官子轩 杨正中)

责任编辑:李欢

荆门市创新安装环卫工工具箱提升城市温度

发表时间:2025-11-25 来源:荆门日报

“小箱”大爱暖荆城 “绣花”功夫见初心

阅读提示:街头悄然出现的多功能保洁箱,是市城管委深入开展“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结出的暖心果实。市城管委党员干部主动领办民生实事,精准破解环卫工人工具存放难、休憩难等“痛点”。小小箱体实现了工具规范收纳、延长寿命和高效作业,更成为工人的“暖心驿站”和城市的“文明窗口”,彰显了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温度与深度。

近日,细心的市民或许已在荆门市掇刀、东宝、漳河新区的部分街道发现,一个个设计简洁、功能多样的崭新工具箱悄然伫立路边。这不仅是城市家具的新成员,更是市城管委在“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中,聚焦民生实事、主动领办解决的暖心成果,为辛勤的“城市美容师”们送上一份实实在在的关怀。

从“痛点”到“亮点”

民生实事精准领办

“以前扫帚、簸箕没处搁,找个角落藏起来,既怕影响市容,更怕丢了坏了。”谈起过去工具“安家难”的窘境,负责象山大道漳河万达楚街保洁的环卫工人李大姐记忆犹新。工具“四处藏匿”、工人“无处歇脚”,曾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盲点”,也是环卫群体心头萦绕的“痛点”。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在“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的推动下,市城管委的党员干部主动将“改善环卫工人作业条件”列为“领办”事项,下沉一线、蹲点调研,在与工人们的促膝交谈中摸清了症结。“听到工人们最朴素的愿望就是‘工具有个家,累了有凳坐’,我们深感责任在肩,必须把这件事办实、办好。”项目领办党员同志语气坚定。一场名为“箱”伴环卫·温暖同行的行动迅速从蓝图变为现实,首批11个多功能保洁箱精准投放到作业一线。

从“管理”到“服务”

“小箱体”承载“大情怀”

这些工具箱,体积不大,“内涵”却十分丰富。

“现在工具分类存放、随用随取,交接班清清楚楚,工作效率大大提升!”荆门高新区·掇刀区片区环卫班组长王师傅对工具箱带来的变化赞不绝口。工具的规范化管理直接带来了作业效率的跃升。而工具箱的密闭设计,更带来了意外之喜。“扫帚放在里面防尘防潮,使用寿命长了,损耗降了,这就是实实在在的‘降本增效’!”王师傅算起了经济账。

更让环卫工人们感到暖心的是,工具箱的上层被贴心设计成了坚固的座椅。“作业间隙能坐下来喝口水、歇歇脚,这感觉,既省心更暖心!”在东宝区金宁小区门前工具箱旁短暂休息的张师傅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处小小的休憩空间,也悄然拓展着城市服务的边界,它同样向快递小哥、过往市民开放,成为了彰显城市人文关怀与共享理念的“暖心角”。

从“试点”到“范本”

城市品质迈上新台阶

小小工具箱,是城市治理理念升级的缩影。它标志着管理方式从粗放向精细、从管理本位向服务本位的深刻转变,是“人民城市”理念在荆城大地的具体呈现。

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箱”伴环卫·温暖同行行动是对“干部素质提升年”成果的一次成功检验。通过领办关键小事,干部队伍发现问题、破解难题、服务群众的能力得到有效锤炼,工作作风更加扎实。此举不仅赢得了环卫工人的广泛好评,也收获了市民的点赞,成为提升城市品质和治理水平的有效切口。

据悉,市城管委将进一步总结经验、优化布局,适时推广这一暖心举措。让这份源自街头巷尾的温暖持续传递,让“干部素质提升年”的成效,真正转化为市民群众可观可感的幸福体验。(荆门日报 记者龚小强 通讯员上官子轩 杨正中)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