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踏入医院,就是以性命相托,我们要保障每个孩子的安全。‘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六个坚持’落实到我们工作中,就是强化底线思维。”
11月24日,武汉儿童医院呼吸内科病区示教室,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省专家及代表人士宣讲团成员、党的二十大代表、武汉儿童医院院长陆小霞在宣讲时掷地有声。
从汉口门诊到“15分钟医疗圈”
71年守护,初心如磐
教室内,挤满了“白大褂”。他们中,有青年骨干医师、刚入职的医护,也有数名患儿家属。大屏幕上,“推动全会精神在湖北不折不扣落地生根”的标语格外醒目。教室外,时而传来患儿们稚嫩的童声。
“一个孩子,牵动一个家庭,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让孩子得到最及时的帮助,就是我们最朴素的心愿。”陆小霞说,加快建设健康中国,无论是一个专科、一个支部,乃至一个医院,都应该将发展作为主要工作。
陆小霞回顾武汉儿童医院71年的发展之路,作为新中国首批儿童医院之一,该院从简陋的汉口门诊到覆盖武汉三镇的“一院三区”,构筑起江城患儿就诊的“15分钟医疗圈”。
“正是几代儿医人的不懈努力,才实现了‘孩子不跑医生跑’的就医局面。”陆小霞说。
“如今,我们要贯彻落实省委部署,牢牢抓住支点建设这个总牵引,聚焦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陆小霞坚定地说,人心齐,泰山移,实现“十五五”发展目标,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继续努力。
迟到3年的感谢信
共情家长,点亮生命微光
宣讲中,陆小霞讲述了一封迟到3年的感谢信背后的故事。
1个月大的辰辰因重症肺炎住进了儿童医院呼吸内科。陆小霞敏锐地判断,辰辰并非普通感染。检查证实,辰辰同时感染了肺孢子菌、EB病毒、衣原体、链球菌等多种难治的细菌真菌和病毒,并且伴有消化道出血、心肌损害等。
辰辰妈妈在感谢信中回忆,当“最后一点希望崩塌”时,陆小霞“像天使一样,带着温暖的笑容,对辰辰关怀备至,告诉我如何护理,给我莫大的鼓励”。在后续长达半年时间里,陆小霞给出系统的复诊和康复方案,并且每次挂不上号的时候,都会为她加号。
3年后,辰辰健康成长,她送上迟到的感谢:“医护人员拯救了我们一家!”
从医28年,在陆小霞收到的感谢信中,有人夸她是“冬日暖阳”,有人夸她是“人间四月天”,在陆小霞看来无非是“能共情”。
“要实现‘十五五’目标,我们就要时刻以患儿为中心,共情每一位家长,密切与家长合作,点亮儿童的未来。”陆小霞说。
心系患儿,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一出生就“万籁俱寂”的重度听障宝宝,经该院为其申请国家“十三五”耳蜗慈善救助后,回到有声世界,在儿童节表演舞蹈;汉川的新生男婴突发心衰,经该院“移动NICU”转运到汉,抢回一命。
一位患儿家属在听完宣讲后表示:“深深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天安门广场的凌晨对话
医生心中,永远都是患者
“这是张有趣的合影。”宣讲中,陆小霞拿出一张与我国肺移植专家陈静瑜的合影。
2021年7月1日,陆小霞受邀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天安门广场的人群中,她一眼看到了陈静瑜。此前,两人曾为一名腺病毒肺炎的患儿反复沟通治疗方案。两人话题迅速转向那名患儿的病情。凌晨5时的天安门,其他人多在参观大会现场,两人热切的讨论吸引媒体的关注,于是留下了这张合影。
“医生心中,永远都是患者。”陆小霞说,在患者心中,遇到问题就能想起“陆医生”,这是自己砥砺前行的动力。
提问环节,入职刚刚一年的该院呼吸内科科研岗博士后闫艺直言迷茫:“如何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
“你们是幸运的一代,赶在了最好的时代。如今湖北高度重视科创,你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多参与临床,在临床中总结凝练问题。”陆小霞指点说,儿童门诊中三至四成都有呼吸问题,这为科研提供了很好的临床基础。
面对其他医护的提问,陆小霞在作答后勉励:“很多人说咱们儿科医护看上去年轻,那是因为,我们沐浴在爱和希望里。”(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余瑾毅 通讯员 高琛琛)
发表时间:2025-11-25 来源:湖北日报
“孩子们踏入医院,就是以性命相托,我们要保障每个孩子的安全。‘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六个坚持’落实到我们工作中,就是强化底线思维。”
11月24日,武汉儿童医院呼吸内科病区示教室,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省专家及代表人士宣讲团成员、党的二十大代表、武汉儿童医院院长陆小霞在宣讲时掷地有声。
从汉口门诊到“15分钟医疗圈”
71年守护,初心如磐
教室内,挤满了“白大褂”。他们中,有青年骨干医师、刚入职的医护,也有数名患儿家属。大屏幕上,“推动全会精神在湖北不折不扣落地生根”的标语格外醒目。教室外,时而传来患儿们稚嫩的童声。
“一个孩子,牵动一个家庭,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让孩子得到最及时的帮助,就是我们最朴素的心愿。”陆小霞说,加快建设健康中国,无论是一个专科、一个支部,乃至一个医院,都应该将发展作为主要工作。
陆小霞回顾武汉儿童医院71年的发展之路,作为新中国首批儿童医院之一,该院从简陋的汉口门诊到覆盖武汉三镇的“一院三区”,构筑起江城患儿就诊的“15分钟医疗圈”。
“正是几代儿医人的不懈努力,才实现了‘孩子不跑医生跑’的就医局面。”陆小霞说。
“如今,我们要贯彻落实省委部署,牢牢抓住支点建设这个总牵引,聚焦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陆小霞坚定地说,人心齐,泰山移,实现“十五五”发展目标,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继续努力。
迟到3年的感谢信
共情家长,点亮生命微光
宣讲中,陆小霞讲述了一封迟到3年的感谢信背后的故事。
1个月大的辰辰因重症肺炎住进了儿童医院呼吸内科。陆小霞敏锐地判断,辰辰并非普通感染。检查证实,辰辰同时感染了肺孢子菌、EB病毒、衣原体、链球菌等多种难治的细菌真菌和病毒,并且伴有消化道出血、心肌损害等。
辰辰妈妈在感谢信中回忆,当“最后一点希望崩塌”时,陆小霞“像天使一样,带着温暖的笑容,对辰辰关怀备至,告诉我如何护理,给我莫大的鼓励”。在后续长达半年时间里,陆小霞给出系统的复诊和康复方案,并且每次挂不上号的时候,都会为她加号。
3年后,辰辰健康成长,她送上迟到的感谢:“医护人员拯救了我们一家!”
从医28年,在陆小霞收到的感谢信中,有人夸她是“冬日暖阳”,有人夸她是“人间四月天”,在陆小霞看来无非是“能共情”。
“要实现‘十五五’目标,我们就要时刻以患儿为中心,共情每一位家长,密切与家长合作,点亮儿童的未来。”陆小霞说。
心系患儿,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一出生就“万籁俱寂”的重度听障宝宝,经该院为其申请国家“十三五”耳蜗慈善救助后,回到有声世界,在儿童节表演舞蹈;汉川的新生男婴突发心衰,经该院“移动NICU”转运到汉,抢回一命。
一位患儿家属在听完宣讲后表示:“深深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天安门广场的凌晨对话
医生心中,永远都是患者
“这是张有趣的合影。”宣讲中,陆小霞拿出一张与我国肺移植专家陈静瑜的合影。
2021年7月1日,陆小霞受邀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天安门广场的人群中,她一眼看到了陈静瑜。此前,两人曾为一名腺病毒肺炎的患儿反复沟通治疗方案。两人话题迅速转向那名患儿的病情。凌晨5时的天安门,其他人多在参观大会现场,两人热切的讨论吸引媒体的关注,于是留下了这张合影。
“医生心中,永远都是患者。”陆小霞说,在患者心中,遇到问题就能想起“陆医生”,这是自己砥砺前行的动力。
提问环节,入职刚刚一年的该院呼吸内科科研岗博士后闫艺直言迷茫:“如何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
“你们是幸运的一代,赶在了最好的时代。如今湖北高度重视科创,你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多参与临床,在临床中总结凝练问题。”陆小霞指点说,儿童门诊中三至四成都有呼吸问题,这为科研提供了很好的临床基础。
面对其他医护的提问,陆小霞在作答后勉励:“很多人说咱们儿科医护看上去年轻,那是因为,我们沐浴在爱和希望里。”(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余瑾毅 通讯员 高琛琛)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