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潜江市后湖管理区阳光和煦。走进天新场社区,平坦的道路、整齐的楼房、门前簇拥的鲜花,处处散发着温馨与和谐,一幅“村美人和、生机盎然”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近年来,天新场社区以“积分制”为笔,绘出基层治理新图景,用“小积分”激活治理“大能量”,探索出一条居民自治、环境共治、成果共享的乡村发展新路。
“小积分”激活共治“一池水”
“过去,房前屋后垃圾杂物随处可见,居民对环境卫生不太上心。”天新场社区余岭队居民张勇回忆。社区虽制定卫生规范,但响应者寥寥,干部上门劝说也收效甚微。“环境不好,生活质量自然受到影响,社区发展也缺乏动力。”
为改变这一局面,今年5月3日,天新场社区召开首次居民代表大会,启动“积分制”管理草案的起草工作。5月9日,经管理区审核后,草案在第二次居民代表大会上正式通过,《村规民约》与积分细则同步实施。5月底,“积分制”全面推行。
“积分怎么算,居民说了算;表现怎么评,大家齐监督。”
社区工作人员曹超介绍,积分评定以房前屋后环境卫生为主,同时纳入综合治理、志愿服务等内容。通过定期开展环境评比,推选“五星农户”并给予对应积分。积分还可实打实兑换物品——1分等同1元,可在社区小卖部兑换洗衣粉、肥皂等日用品。
小小积分,带来显著变化。“现在大家主动打扫门前垃圾,看到公共区域有垃圾也会顺手清理,既赚积分,也美环境,一举两得。”张勇笑着说。如今,“比干净、比参与”已成为社区新时尚,曾经的“脏乱差”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全域整洁的新面貌。
“小积分”凝聚共建“一条心”
“积分榜上谁都不想落后,这种‘比一比’的劲头,比干部反复动员还有效。”曹超道出“积分制”的妙处。在积分评比的激励下,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居民参与热情高涨,社区也顺势将积分内容从“环境卫生”拓展到“家园美化”,鼓励居民利用房前屋后空地打造“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居民纷纷响应,清理闲置地块、翻土播种、栽花种菜,曾经的杂乱角落,变成四季有绿、三季有果的“微景观”。
“等道路刷黑工程完工,我们还计划沿路撒上花种,打造‘花园长廊’,进一步提升社区颜值。”站在规划道路旁,曹超眼中充满期待。
“积分制”不仅改善了环境,更凝聚了人心。居民逐渐意识到,社区的美好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共建共治正成为普遍共识。居民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形成了共建和美乡村的强大合力。
“小积分”撑起治理“一片天”
为确保“积分制”长效运行,天新场社区多次召开居民代表大会,广泛征求意见,制定详细的积分评定规则,并为每户建立积分台账,做到“积分清晰、加减有据”。
“积分制”不仅关注环境卫生,还将邻里互助、孝老爱亲等道德内容纳入评分体系,引导居民向上向善。“每月底,社区按小组汇总积分并张榜公布,让积分不仅是‘兑换券’,更成为‘荣誉证’。”曹超介绍,截至目前,社区已累计发放积分约1400分。
从“脏乱差”到“洁净美”,从“无人管”到“主动干”,天新场社区以“小积分”撬动乡村治理“大变革”,让共建共治共享成为和美乡村最动人的旋律,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后湖样本”。(潜江日报 记者 余晓勤)
发表时间:2025-11-24 来源:潜江日报
初冬的潜江市后湖管理区阳光和煦。走进天新场社区,平坦的道路、整齐的楼房、门前簇拥的鲜花,处处散发着温馨与和谐,一幅“村美人和、生机盎然”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近年来,天新场社区以“积分制”为笔,绘出基层治理新图景,用“小积分”激活治理“大能量”,探索出一条居民自治、环境共治、成果共享的乡村发展新路。
“小积分”激活共治“一池水”
“过去,房前屋后垃圾杂物随处可见,居民对环境卫生不太上心。”天新场社区余岭队居民张勇回忆。社区虽制定卫生规范,但响应者寥寥,干部上门劝说也收效甚微。“环境不好,生活质量自然受到影响,社区发展也缺乏动力。”
为改变这一局面,今年5月3日,天新场社区召开首次居民代表大会,启动“积分制”管理草案的起草工作。5月9日,经管理区审核后,草案在第二次居民代表大会上正式通过,《村规民约》与积分细则同步实施。5月底,“积分制”全面推行。
“积分怎么算,居民说了算;表现怎么评,大家齐监督。”
社区工作人员曹超介绍,积分评定以房前屋后环境卫生为主,同时纳入综合治理、志愿服务等内容。通过定期开展环境评比,推选“五星农户”并给予对应积分。积分还可实打实兑换物品——1分等同1元,可在社区小卖部兑换洗衣粉、肥皂等日用品。
小小积分,带来显著变化。“现在大家主动打扫门前垃圾,看到公共区域有垃圾也会顺手清理,既赚积分,也美环境,一举两得。”张勇笑着说。如今,“比干净、比参与”已成为社区新时尚,曾经的“脏乱差”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全域整洁的新面貌。
“小积分”凝聚共建“一条心”
“积分榜上谁都不想落后,这种‘比一比’的劲头,比干部反复动员还有效。”曹超道出“积分制”的妙处。在积分评比的激励下,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居民参与热情高涨,社区也顺势将积分内容从“环境卫生”拓展到“家园美化”,鼓励居民利用房前屋后空地打造“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居民纷纷响应,清理闲置地块、翻土播种、栽花种菜,曾经的杂乱角落,变成四季有绿、三季有果的“微景观”。
“等道路刷黑工程完工,我们还计划沿路撒上花种,打造‘花园长廊’,进一步提升社区颜值。”站在规划道路旁,曹超眼中充满期待。
“积分制”不仅改善了环境,更凝聚了人心。居民逐渐意识到,社区的美好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共建共治正成为普遍共识。居民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形成了共建和美乡村的强大合力。
“小积分”撑起治理“一片天”
为确保“积分制”长效运行,天新场社区多次召开居民代表大会,广泛征求意见,制定详细的积分评定规则,并为每户建立积分台账,做到“积分清晰、加减有据”。
“积分制”不仅关注环境卫生,还将邻里互助、孝老爱亲等道德内容纳入评分体系,引导居民向上向善。“每月底,社区按小组汇总积分并张榜公布,让积分不仅是‘兑换券’,更成为‘荣誉证’。”曹超介绍,截至目前,社区已累计发放积分约1400分。
从“脏乱差”到“洁净美”,从“无人管”到“主动干”,天新场社区以“小积分”撬动乡村治理“大变革”,让共建共治共享成为和美乡村最动人的旋律,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后湖样本”。(潜江日报 记者 余晓勤)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